浅析学术文化与风俗文化的关系

时间:2022-09-27 08:33:01

浅析学术文化与风俗文化的关系

【摘 要】学术文化即官方的雅文化,而风俗文化则对应民间的俗文化。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曾提到:“学术传统、高级思想、上层文化等等精英与经典的文化,其背后有一个弥漫并笼罩一切的一般思想背景,其下端有一个依靠教育和熏染传续的经验系统和知识系统,这才是产生他们的基础,文化并不总是‘自上而下’的渗透的”。为此,葛兆光先生认为,一般知识和思想是产生精英和经典的土壤,两者的关系是互相沟通与影响的。同样,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关系也是互动的,二者之间是互相影响与沟通的。学术文化中的一些观点、想法是从风俗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形成之后反过来会影响风俗文化。对于二者的关系,文章拟定以儒学与鲁地的风俗为例略陈管见。

【关键词】学术文化;风俗文化;儒学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59-02

儒家学说是鲁文化的精神成果。关于“儒”《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所谓“柔”指的是儒家学说的风格;而“术士”则是指儒家成员的社会身份。儒学之所以产生于鲁地,不仅与鲁地深厚的礼乐文化的积淀、丰富的文化典籍的收藏有关,而且与该地“柔顺、“尚仁”的民风s习俗也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儒学是鲁国的风俗文化在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同时,儒学在鲁地的产生及发展,又在鲁地的风俗文化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一、鲁俗与儒学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对“风俗”的理解,《汉书?地理志》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①简而言之,风俗包括社会风俗和习俗两个方面。所谓“社会风尚”指统治者倡导并为社会所认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借以表现的社会风气,在鲁地就表现为“好学重道”,而“民间习俗”则是指在民间相沿积久、约定俗称的民间生活模式,在鲁地就集中体现为“拘谨”和“俭啬”的习俗。关于鲁俗对儒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鲁地“好学重道”讲习礼乐、“柔顺”、“尚仁”的民间习俗是滋生儒学的土壤。鲁国当地人民喜欢讲习礼乐,尚礼乐是其自古以来的传统。鲁国人“柔顺”、“尚仁”的风格是促使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学在该地产生的精神土壤。

其次:鲁地“重道”“尚德义”的风俗文化促使儒学基本特征的形成。《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记载:“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②建国之始,鲁国就以“褒有德”为其特点。班固在《汉书?地理志》记载鲁国的情况时说:“其民有圣人之教化”,“濒洙泗,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③指出了鲁国尚德义的特点。正是由于鲁地“重道”、“尚德”的社会风气,形成了儒学“政治的伦理化”和“人格的道德化”的基本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重视道德教化,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正如《学而》篇所记述的那样,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爱护弟妹的人,在外很少有犯上作乱的。

再次:鲁地“好学”之风尚,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地区经学事业的发展。好学是指鲁国人对经学的重视与喜好,它是鲁地一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例如东汉时期设置的《五经》十四博士,就有许多鲁地的儒生,像治《尚书》的夏人夏侯始昌和夏侯胜,治《诗》的鲁国人申培公,治《春秋》的鲁国薛人颜安乐。好学蔚然成风,使鲁地成为当时经学最发达的地区。

最后:儒家思想借助风俗习惯的力量推广到全社会,连没有受过儒家文化教育的下层民众妇孺也在风俗习惯中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鲁国的民间风俗十分重视礼义廉耻,同样儒礼的中心思想也是强调伦理道德和尊卑等级。

二、儒学对鲁俗的影响

儒学作为在鲁地占统治地位的学术文化凭借着强大的政权力量和舆论手段,对社会施加强大的影响力,并在鲁地的风俗上打上自己的印记。

首先:鲁地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一特殊的学术文化环境促进了鲁地“好学”的社会风尚的发展。关于鲁地好学的社会风尚《汉书?地理志》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孔子闵王道将废,乃修《六经》,以述唐虞三代之道,弟子受业而通者七十有七人。是以其民好学,上礼仪,重廉耻……其好学犹愈于它俗。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④

班固的这段记述介绍了鲁地好学之风始于孔子著《六经》,并兴办私学,在当地传道授解惑,其中较为出名的有七十七位弟子。在孔子教学的影响下当地的人民兴起了好学之风,以至于汉代之后朝廷的许多卿相多是来自于鲁国。

鲁地好学的传统悠久,自孔子以来直到秦汉,自古以然,深入民心,遂成风尚,特别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学成为进入仕途的进身之阶,其风愈烈,韦贤和韦玄成父子就是鲁地好学的典型。

韦贤是西汉的大臣,鲁国邹(今邹城东南)人,他性情质朴,淡泊名利,善求学,一心专注学问,精通《诗》、《礼》、《尚书》,以教授《诗》著名,号称“邹鲁大儒”。汉武帝时期,朝廷征召他为博士,成为汉昭帝的老师,宣帝时,赐爵关内侯,前71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从韦贤起,汉代始有丞相致仕制度。韦贤的小儿子韦玄成继承父业,通晓儒经,后来进入仕途。汉元帝时成为少傅,后来又升任为太子太傅,直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永光二年(前42)春,接替于定国担任丞相。继承了父亲韦贤所曾经担任的丞相职位。这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邹鲁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⑤当地人们认为黄金可以坐吃山空,但是经学传家却可以受益无穷。鲁地“好学”风尚的发展与儒家重教育以及儒学在该地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儒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深沉厚重的道义感,对鲁地“重道”、“尚德”的社会风尚给予了深刻的影响。孔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重视教化,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于此相适应,鲁地的社会风尚是以“尚德”为价值取向,在道德与利益的取舍上,重义而轻利。《国语?鲁语下》云:

昔先王之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父不淫也。”⑥

从本段记述就可以看出鲁国人崇尚节俭,其目的是为了忘利而一心向善。

《史记?游侠列传》中记载的鲁朱家仗义就季布就是鲁国人尚德重义的典范。季布本是项羽手下的将军,项羽战败之后,汉高祖刘邦宣布悬赏千金捉拿季布,敢有窝藏季布的要罪及三族。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季布到得了朱家的救助,朱家不仅把季布安全的安顿下来,还四处为他打点游说,最终使季布获得了赦免,成为汉初的名臣。

再次:孔子提倡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学说相沿为教,促使鲁国人持重拘谨的群体性格的形成。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鲁国人有周公遗风、崇尚儒学,讲究礼法,“故其民龊龊”。所谓龊龊就是谨小慎微的意思。司马迁的这句话点出了鲁地拘谨的民间习俗。鲁国人在言行上谨小慎微,进入仕途也多以经学起家,这与孔子所提倡的“讷于言而敏于行”,批判“巧言令色”之人是密不可分的。

最后:儒家文化所宣扬的忠孝节义之类的封建论理观念对鲁地的风俗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之,儒学作为在鲁地占据统治地位的学术文化对鲁俗的形成了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对鲁地“好学”、“重道”的社会风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所标榜的封建论理观念也对鲁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小结

通过上述对儒学和鲁俗的关系的分析和阐释,表明了学术文化和风俗文化之间二者是互相沟通与影响的。风俗文化为学术文化的产生提供了一个肥沃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文化的长远发展。同时学术文化的形成又在影响着风俗文化的发展,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注释:

①③④⑤班固.汉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62:1640;1662; 1663;3107.

②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6:801.

⑥孟祥才,王克奇.齐鲁文化通史?秦汉卷[M].中华书局,2004:495.

上一篇:语言美学视阈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思考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