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治“偏食”

时间:2022-07-06 11:08:39

【摘 要】文章通过对偏爱理科的学生的现实情况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和措施,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来达到改变这种现状的目的。

【关键词】偏食;不拘一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41-01

油菜花开的季节,暖风又一次吹得学生醉了。随着仲春的到来,困意渐渐袭击着我们的课堂。尤其是那些偏爱理科的学生,纵使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天花乱坠,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即便课前准备的多么充分,课堂依旧难收到好的效果。

这些偏爱理科的学生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1.讨厌背诵和记忆,从而不愿学语文;2.语文基础比较差,阅读能力不够,更不愿意读文章,连文章写了什么都搞不清楚;3.基础还可以,能基本看懂文章,但害怕自己写文章;4.不够重视,认为语文考试只要把课内该背的内容背熟,其他文章读不读无所谓。而这样的学生往往现代文阅读赏析很差,写作能力也不高。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我想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

一、精心设计,形式多样

一层不变的背诵模式让偏爱理科的学生很是头疼。因此,在学习古诗文之时我给他们分组,给古诗文编剧本或歌曲,比如《水调歌头》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学生可以模仿它把古诗文加入到自己喜欢的歌曲中,找合适的曲调来吟唱,这样很有利于他们对诗文的记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历代优秀古诗词谱曲的诗人汪国真,目前已完成谱曲的古诗词就有400首,他认为古诗词和音乐除了可以增加人的文学、美学修养,对学生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读不如写,写不如背,背不如唱”。“唱着歌儿学古诗”,让老师和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完成古诗词的教与学。而且古诗词歌曲音乐不仅好听好记、好唱,而且不易忘记。俄语里就有一句成语“嵌到歌曲里的词,用斧子都砍不掉”。

还有些文言文,如《孙权劝学》,我让同学们把它编成了微型舞台剧,有文言版的、译文版的、绍兴话版的,在课上演绎的时候更是妙趣横生,一组比一组精彩,而且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了。起先有一组都是男生的小组还不肯表演,原来他们课后肯本就没有去准备。不过看了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后他们主动要求给他们一些时间,等下节课的时候一定给我们一个惊喜。果然,第二天他们给我们来了一个“大话劝学”版。“孙权”和“吕蒙”的对话让大家捧腹大笑,但没脱离主题“劝、学”。此后,大家对《孙权劝学》这篇古文的内容更加铭记于心了。而且还在班上掀起了读名著《三国演义》的风潮。读的多了,知识就广了,写作时也就更有话可说了。

二、结合地方特色,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事物较感兴趣,因此,在语文课中我们可以采用这一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文课中,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事物。如在这附近,有一个较为有名的风景区——兰亭书法圣地。四月,同学们刚好要参加游兰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我就事先布置了任务,先让他们去询问老人或查找资料,看看兰亭有什么历史传奇故事,再让其分组带上相机,在游玩的过程中把最美的景拍下来。大家都乐此不彼。几天后,课堂写作练习,我把他们的成果一一展示在大屏幕上,他们都显的很兴奋。我就先请那些课堂积极分子来介绍一下他们拍的美景。美景有8处:鹅池、乐池、小兰亭、流觞亭、御碑亭、右军祠、兰亭江、书法博物馆。大家都有拍,但角度不一。“为什么选择这个景点,这个角度?”随着问题的深入,他们的情绪更加被我调动起来,争先恐后想要说明理由。如御碑亭,有的同学说拍它是觉得御碑正面是康熙手书的《兰亭集序》全文,阴面是乾隆书写的《兰亭即事》诗,实乃世间罕见,绝对是珍宝;有的同学说是被御碑亭精美的顶部设计所吸引;有的说御碑亭经历了这么多年风雨竟然能够保存如此完好,真是个奇迹;有的还说是因为听说了乾隆皇帝是如何喜爱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了得到真迹不惜派人欺骗智永和尚的传奇故事而感叹不已。听着他们的介绍,其他同学也按耐不住纷纷加入我们的行列,我发现那些理科分子也高举着手快要从椅子上站起来了。这次讨论大家成功的分享了好多各自的想法和历史传奇故事,为接下去的写作积累了很多的素材。

同样,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也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文章一周前,就让学生开始观察班上其他同学的外貌穿着、平时的动作、说话的语气和语调,并把它记录下来。尤其是找同学身上的特别之处,大家都觉得很好玩。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再结合文章当中的人物描写让他们列出侧重点,这样他们就觉得有话可说,有据可循,不会一上来就望题却步嚷嚷不会写作文了。

三、巧妙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想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是首要的。而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取决于老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如在教学《社戏》这篇文章时,我仿造冯海云老师以课文的最后一段为突破口,如:作者在文末写到“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在学生齐读这段话之后,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两个词“好豆”、“好戏”并加了两个大大的问号。“那夜的豆真的那么好吃吗?我故意把目光投向那几个偏科生,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问题一抛出,他们都很认真的研读起来。不一会儿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最终结果是“豆?”不好吃、一般般。“那戏呢?”大家又是一阵翻书,结果和“豆”一样。“那就奇怪了,我们认为不好的,为什么作者要说好呢?他真正怀念的是什么?”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我想我已经让他们产生了“思”和“言”的欲望,有效的提问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让这些偏爱理科的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那么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上一篇:政治课教学要恰当运用穿插艺术 下一篇:浅谈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