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9-27 08:17:04

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方面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问题 措施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求企业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物质能源消耗的同时也要求企业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开发不合理、利用不充分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日益加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严重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而这一切与我国对资源的无偿耗费、对污染防治的不加计量、对相关环境信息不加披露有着密切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实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己是十分必要。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信息使用者的迫切需要

一般而言,企业外部的环境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国家(政府)、管理机关、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商品市场上的有关各方、企业职工及其工会组织、社会公众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影响企业相关关系人的决策、帮助企业树立环境形象、建立竞争优势。因此,企业会计要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信息和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解除企业环境责任的迫切需要

企业作为资源利用者和保护者,无时无刻不与环境紧密联系。由于滥用自然资源,造成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为此,企业应该自觉承担起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这种环境责任履行情况需要企业披露其环境会计信息,通过独立审计机构及人员的证明,解脱其环境责任,因此,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显得十分必要。

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环保意识较差。我国虽然一直提倡企业的利益要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一致,但是,我国目前仍有些企业的思想只从短期目标出发,力求减少环保投资和支出以求获得较高的利润。正因如此,他们忽视了环境要素,忽略了环境信息的披露。目前,我国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很少,并且多集中于重污染行业,他们并未感觉到公布环境信息对自身有何影响。

(二)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环境成本合理分配方面存在问题。(1) 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完善,尤其是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使得需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如何突破计量障碍,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急需解决的问题。(2) 尽管人们会接受“环境成本是企业相关成本的一部分”的观念,认为企业应对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和破坏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实务上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将环境成本在使用同一环境资源的不同企业、单位、部门之间予以分配。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缺乏环境会计准则的规范。十几年来,我国会计界一直忙于传统财务会计的模式性转换,而对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工作重视不够。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理论还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环境会计准则操作性很强,目前又没有可借鉴的、现成的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因而环境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

(四)我国财务人员素质跟不上。环境会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这就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必须有全面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财会人员基本上是由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他们缺乏相应的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制约了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有效进行。

(五)环保立法及执法力度方面。尽管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会主动去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大多数企业将不会为减轻生态环境破坏而自觉增加支出。即使增加了相关环保支出,大多数企业由于害怕损害企业的环保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仍不乐意主动向社会披露这方面的信息。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一些相关法律,但环保立法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执法的力度都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

三、解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认识。首先通过宣传和教育,要在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其次,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经济效益高低虽是衡量业绩的硬性指标,但环境效益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企业通过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可以赢得声誉和组织认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使企业得以长期可持续地发展。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环境会计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因此客观上要求从事环境会计的有关人员要掌握多学科知识技能。其一,加强对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大中专院校为主要培养基地,在财会专业增加环境会计方面的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可开设环境会计专业;其二,对现在在岗的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与环境有关的后续教育,使他们在熟练掌握会计和财务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环境科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知识,做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其三,可以选派环境技术人员作为财会部门的顾问,与财务会计人员一同参与企业环境会计工作。

(三)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由于环境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化,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还未突破,使得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其结果是环境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出现盲点。会计理论界应对环境会计这门新兴学科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以求解决诸如计量、成本确认等基本理论问题,使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想结合,以突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障碍。

(四)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加强环境会计法制建设。为了加强环境会计相关法律建设,我们可以采取的做法有:一是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将它付诸实施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二是制定高质量的环境会计准则,同时也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下转第114页)

(上接第16页)从而弥补会计准则、制度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缺陷和差距,以满足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要求并使其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化;三是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要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此外,还要加重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处罚力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从制度上促使牺牲环境的不可持续行为负担高额成本。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环境会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许多问题有待探讨。所以,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一定会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黄迎春,《试析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对策》,金 融财会,2009(6):100.

[2] 王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思考》,财务与审计,2009 (10):88-90.

作者简介:

张英,女,(1982-),河北深泽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助教,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会计。

上一篇:论企业会计报表的作用与分析报表的基本方法(1P... 下一篇:浅议会计电算化与全面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