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7 07:46:24

例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手段。多媒体教学以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的氛围。它对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立体化,帮助学生引思解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造意境,激趣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情感状态。兴趣是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趋力。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在传统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而学生这个主体未能参与控制。这种“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扼杀了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地把握小学生特别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感人的音响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采用故事、游戏、直观、操作、设疑等方法,创设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甚至把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把有关的图像、视频、动画、文本等多种信息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有真实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接着我又拿出课前设计好的多幅图案:如:粉笔盒、牙膏盒、书、足球、台灯罩等图案,显示后,让学生找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用着重号显现出。再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学生很快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通过多媒体的强大的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技术,创设出各种情景氛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激活思维,诱发探究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融声、情、景为一体,具有声像并茂的特点,呈现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去再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诱发探究,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技术先展示23×3与23×10(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竖式合并在起的电脑演示),让学生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两个竖式合并在一起的过程,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一目了然。学生们眼睛纷纷一亮,抢着回答:“老师,我就是这样想的。”其实这个过程很多学生都明白,但是用言语表达总不是很清楚,而多媒体却将这个过程非常清晰的呈现出来,如同把一个人的思维进行了复制,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思维,在电脑上完整的显示出来,也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又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的一道设疑题“3÷8”的商中,小数点后面第8位上的数是几?让学生从惊讶中产生悬念,在急于探求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巧用媒体,排除难点

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媒体教学已经成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想、去探求;它以直观、形象的优点,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我在教学射线一课时,针对射线具有可以无限延伸这一特点,又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物体,所以,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的理解似懂非懂。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无限延伸”的意思,我在设计多媒体时,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亮线越来越长,逐渐延伸出了屏幕。我一边演示,一边讲述“像这样无止境地延伸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出现了“无限长”的情景,学生对“无限延伸“一词有了真正的认识,从而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有了多媒体的帮助就更容易突出和突破。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既而抽象概括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成单位“1”。利用多媒体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可以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到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出“分数的意义”。这样不仅淡化了重难点,而且学生参与探索属性的意识也随之增强。

四、结合实际,合理运用

多媒体只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应是唯一手段。我们更不能片面地认为,只要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教学理念就先进了,于是出现了为用课件而用课件,造成了教学上运用多媒体过多、过滥的现象。媒体是灵活的,是可以替换的,关键是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什么样的媒体更合适,能用简单媒体解决问题的就无须用复杂媒体。再好的媒体若使用不当,也不会有好的使用效果,相反,会偏离教学目标,得不偿失。所以,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要克服盲目性、随意性、低效性,更要防止媒体教学代替黑板的使用价值,替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需的操作活动。我们一定要根据实情、师情、学情,慎用和科学合理地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展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独特魅力,真正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创设各种学习的情境,解决教学的重难点等有关教学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施科教兴国的今天,中国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科技介入与现行教学完美结合。因此,我们要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谈化学实验课堂教学 下一篇:谈开发学生数学成绩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