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数学学法指导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时间:2022-09-27 07:17:34

初一新生数学学法指导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摘 要: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多,而研究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相对较少。围绕初中新生数学学习方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从课前、课内、课后三个阶段予以全程指导。同时,数学学习方法涉及很多方面,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指导,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法指导;建设性意见

初中数学是学好数理化的基础,抓好学生数学学科的学法指导意义重大。但不少初一新生反映数学学科太难学,每天上完课似懂非懂,概念好像也理解了,但一做题就感到模棱两可。究其原因,是学生自己没有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对初一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围绕初中学生数学学法指导的方法与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预习指导,落实“六字经”

会预习的学生往往会带着问题听课,他们有一种想听、想问、想练的积极心理。而刚升入初一的学生,往往不知道预习有什么用,也不会预习,有时课前看看,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和疑点。所以,教师很有必要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我以为课前预习指导要落实好“六字经”:

1.读、想

给学生指导一种思想:数学也要阅读,而且要逐字逐句认真阅读,勾画出重点、标出难点,以便听课时有针对性。对于难理解的地方,不能只标出来就完事,而应自己先思考,积极去解决。这样边读边想,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写、说

预习要适当做些学习笔记,对模糊不懂之处,也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说说,在交流与探讨中,或许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3.做、练

比如,对于一些图形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就动手做一做,通过画图剪拼,就会弄清楚图形中的许多规律。对于教材中的例题,最好都做一遍,如果做题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必须要反思对照一下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改正。当然,如果自己弄不明白,在听课时就要带着问题仔细听。

二、课内听讲指导,培养思维能力

1.黄金时间要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新生面对增多的课程、扩大的课容量,往往顾此失彼、疲于应付,造成听课效率低下。所以要给学生强调:课堂是学习的黄金时间,那么黄金时间就要出产“黄金”。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紧跟老师的思路走,并预想下一步会推导什么,并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讲的有哪些不同。要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实时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要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时尽量做到条理、清晰。

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做好听课笔记

上课时,老师总有一些对教材内容的补充部分,所以,笔记不仅要记老师讲解的重点,对于老师的补充部分也绝不能放过。千万不要以为当时看了就过了,其实看三遍也不如写一遍。

学生做课堂笔记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笔记本不要写得太满,应适当留出一些空白,以补充本题的多种解法,或将相似的习题补充到此处,以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对于老师的课堂小结部分,要认真梳理,及时捕捉、笔记,因为它们都是本章节的精华部分。

(3)听课活动是学生听、思、记的综合活动,要以听课、思考为主,不要为做笔记,而忽视了老师的讲课要点。

三、课后独立作业,不留疑难点

数学课后,在做相关习题时,要求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完成,对于自己思路不清,一时难解的习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冷静下来,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再熟悉一下本章节中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通过回忆,一方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理清了思路,刚才不会做的练习题,此时或许已豁然开朗。

四、从其他角度进行必要的指导

1.对于概念要理解“透彻”

概念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和基石,理解概念,包括定理、性质时,教师要抓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和前提条件,给学生做详细深入的解析,学生方能领悟其本质。另外,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它是怎么推导得出的,又会在何处用到,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们解决数学问题。

2.对于例题要关注“层次”

老师在讲解本章节内容之后,常常会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例题或引导学生看一些复习资料上的例题。那么,学生在看例题时,要注意难易试题的层次搭配,要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例题因为有现成的思路可循,所以可以让学生看一些难度较大,自己很难解决的例题,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又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对于练习要保证“数量”

上课“听懂了”不见得课后就“会做了”,加强练习才能积累解题技巧,因此,要保证练习的数量。保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才能把基本功练熟练透。精讲练当然好,但没有一定的数量保证,练习不可能有成效。通过练习,才能掌握知识重点、总结解题规律、形成应试技巧、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心理素质。保证一定量的练习,当然不是搞“题海战术”,是引导学生在做了一道新题之后去反思本题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是否还有其他解法等。

对于一些典型的习题要反复做,争取一题多解。所以,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基本题型及其解法,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题,基本上都要求做一遍;课外的一些习题,也包含许多基本题型,方法多、针对性强,引导学生能够尽量多地去关注,多做一些就多积累一些做题的经验和技巧。

4.对于思维要总结“定势”

学习数学就是学习众多思维的技巧,每道习题里面都渗透了数学的思维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积累这些思维方法,每一类题型有它“通用”的解法,这就是我所说的正确的思维定势。掌握了这些“思维定势”,在解题中,学生如果能够正确运用这些思维定势,很快解决问题,不也很快乐吗?

5.对于错题要勤于“反思”

每次考完数学都有学生问我:“老师,这次又没考好,数学到底应该怎么学?”其实,数学要取得好成绩,在于平时的积累和总结,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有好多学生依赖于所谓的优秀的复习资料。如今的数学资料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资料上的总结和归纳诚然很好,但那是别人的,跟我们学生自己的关系很小。学生在总结新题出错的原因时总会发现:新题的错误在于旧题中的错误没彻底弄明白。针对这种情况,当务之急是要教会学生建立数学错题本。

教给学生收集错题的方法:(1)先将出错的那道题抄下来;(2)抄下来自己错误的做法;(3)写出正确解法,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旁边批注出错的原因或做题的感悟、心得等。要求学生做错了题就去认真反思,并勤于积累和整理,那么三年下来这个错题本将是学生最能提分的复习资料。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很多,而作为教师,应在学生课前预习、课内听讲、课后练习的三个阶段,予以全程指导。除此之外,还应从概念、例题、练习、思维、错题等五个方面对学生全面、深入、细致地给予指导,以帮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学)

上一篇:化学新教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