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计量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7 05:19:24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计量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文章首先就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特征展开分析,指出缺乏对工作原理的认识、使用和校准脱节以及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足是当前存在于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而后就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特征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讨论,对于提升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水平,明确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价值和意义有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计量;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1-0097-01

所谓计量设备管理,是指以计量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以及组织措施,对计量设备展开一系列科学管理的整体过程,其中鉴于计量设备本身的功能性特征,管理工作应当包括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校准、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等诸多环节。

1 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特征分析

当前社会和科技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领域出现在工业环境之中,并且以往已经存在的诸多领域中,技术精度的要求也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计量设备的应用被推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之上,计量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并且为工业环境提供尽量精准的计量数据,不但关系着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准确性,对于工业生产的安全和能源的节约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计量设备如此重要的工作地位,对其的管理工作也应当受到同样的重视,而想要获取到良好的管理工作效果,首先应当对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本身的特征有所了解。总结起来,针对于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1 缺乏对工作原理的认识

对于计量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工作,都应当在对其有着充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展开,唯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获取到计量设备的工作特征表现信息,并且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展开应对。并且当前计量设备的应用十分广泛,相应的专业人员难以跟随计量设备深入到各个应用环境中,这就需要在不同工业环境中使用计量设备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其工作原理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认识。正确认识计量设备的工作原理,对于在实践工作中正确使用相应设备,并且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对设备进行简单的纠偏和急救,以及在对其工作数据进行更深一步处理的时候能够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的分析,正确处理存在于计量设备本身工作过程的误差数据,使得最终所获取到的计算结果最为贴近实际值。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计量设备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妥善的维护,甚至于连使用都存在有一定的不规范现象。

1.2 使用和校准脱节

使用和校准脱节也是存在于计量设备生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通常表现为使用人群和校准工作人群不重合。此种问题从表面上看并不存在太大影响,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如果每一次校准活动都必须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展开,那么这种校准活动就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的生产过程有所影响。例如可能会存在计量设备已经需要进行校准而不能得到及时处理的状况,或者存在因为需要将计量设备送走校准而导致对连续性的生产活动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等。实际上,即便计量设备的使用和校准都在同一个经济组织内完成,通常分属不同部门这一工作特征也决定了使用和校准工作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

1.3 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足

工作人员素质不足的问题,在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整个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这不仅仅在于能否确保计量设备是否能够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健康状况,也不仅仅在于工业生产的过程能否处于相对正常的连续状态,这种来源于工作人员素质因素的影响,会遍布整个工业生产环境,包括安全,节能环保,经济等诸多方面。以计量设备密度相对大的石油工业为例,从油气能源开采开始,就需要对压力等生产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整个生产环境的安全;而在石油从油田向石油加工工厂输送的过程中,因为需要不断对输送过程中的石油进行加温,因此对温度计量的仪表直接关系到能源的有效利用与石油能否正常运输到目的地的重要问题;除此以外,石油工业环境中,贸易环境下计量设备的精准程度,更是关系到石油工业企业的经济利益。而这些,从正确使用到维护和保养,以及对于示值进行计算和估计等方面,都与工作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

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特征

基于存在于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并且随着信息化技术和应用本身的不断深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也在不断朝向与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计算机信息系统与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相结合而呈现出的应用特征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2.1 更多数据支持精准管理工作的展开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计量设备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首当其中的特征就在于为计量设备的管理带来了丰富的数据。从计量设备本身每天工作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一直到其维护和管理周期,以及在设备生命周期中所采取的维修维护以及校准工作时间和工作动态,甚至于相应的计量设备的工作环境和所面对的被计量物质等,都会成为整个系统的支持性数据出现。这些数据都会参与到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中来,并且更为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可以不必跟进计量设备的工作过程,就能够从数据中读取到其工作状态和健康水平。这对于帮助设备管理人员及时获取到计量设备的自身状态,并且进一步判断其是否需要展开维护以及需要哪一方面的维护都有极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庞大的数据支持,也为计量设备所服务的工业组织从中受益匪浅,对其工作状态以及示值准确度和校准工作展开的周期和效果的研究,能够帮助工业生产企业从计算方法的角度对于计量设备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修正,获取到最为准确的计量示值。除此以外,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大规模应用,还能够帮助建立起相应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有了数据的支持,计算机能够更好地执行对于计量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督和统计,并且实现更为有效的自动化告警以及触发相应的自动保护动作。同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还能够帮助计量数据参与到更大范围的工业生产监控环境中,对于人工智能的实现意义重大。

2.2 知识体系支持员工素质提升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于员工素质的提升同样功不可没。一方面计量设备的工作数据以及维护记录会对普通使用计量设备的员工形成一定的指导作用,而同时,既往的维护和校准记录,对于专业维护工作人员之间的经验传播和互相学习也同样提供了可能。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在于,根据计量设备的维护和校准记录数据,以及相关的工作状态数据,能够发现存在于各个工作群体之中的认识层面不足问题,这对于工业组织提出相应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结论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计量设备管理领域中的纵深应用,一方面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宝贵的经验财富,另外对于推进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同样意义重大,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并且进行探索,发现正确的发展方向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光成,孙世勃.工业企业测量设备管理若干问题的研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195-197.

[2]何增梅,杨建华.现场计量的质量控制[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327-328.

上一篇:应用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