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时间:2022-09-27 05:17:33

浅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直接面向学习者的便携式学习材料,因其短小精悍、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微课的设计水准和制作水平对于微课学习效果的最终呈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微课学习者实际学习效果的调查和合理分析,提出应该从微课的选题、内容的选取、重难点的划分、教学方式和过程的设计、视频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来提升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水平。

关键词:微课;微课设计;微课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0引言

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一般以较短的时间来讲述某个专题的内容、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并且适合在移动终端上展现的可视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自2011 年首次在国内提出“微课”概念以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就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微课这一概念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迅速传播,而与之相关实践和应用也迅速展开。

1.微课简介

1.1什么是微课

微课(Microlecture),又名微课程,是相对常规课来说的一种微小的课程,一般在5~10分钟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它通常由简短的视频及配套资源所组成。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新形式,微课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等方面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微课的核心理念

为什么微课自引进之后很快就变得比较火爆?它能给学习者带来什么?微课的核心理念和精髓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提供便捷的面向学习者的学习材料。它能使学习者利用工作之外被浪费的简短空闲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种诉求成为可能,比如在上班的地铁里或者在下班回家的公交上人们可以利用手机学习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知识,使得学习者有事可做,感到充实,不无聊。如果把微课比作超市里的货物,把学习者比作进超市采购的消费者,就不难理解微课的核心理念了。

1.3 微课的发展

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麦克格鲁教授开发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正式提出微课这一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他明确阐述了微课程的概念和创作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在线课程。

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于2011年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2.微课的设计

微课作为一种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知识点破碎化的面向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资源,契合了当今时代追求便捷与效率的趋势,解决了教育需求多样性、资源便捷性等问题。微课与常规课程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见表1。

表1 常规课程与微课的对比

项目

常规课程

微课

授课内容

多个知识点

单个知识点

适用学科/内容

所有学科

理科或不需要持续讲解探讨的内容

授课方式

面对面讲授,课程无法重现

以教学信息技术媒体为载体,可反复

授课时长

45分钟左右

一般10分钟以内

教学场地

学校教室

任何场所

设备

计算机、投影仪等常规教学设备

多媒体数码终端(电脑、手机、平板等)

知识点针对性

对教师信息技术要求

较低

较高

网络环境要求

较低

较高

相比于常规课,微课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制作出一堂优秀的微课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一般需要考虑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微课制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1教学分析

在制作微课前应仔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选题,选题要新颖,好的选题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人们学习的兴趣;选题要聚焦,受限于微课的时长,选题要尽可能集中到某个知识点、某个小技巧等;选题要便于表现,应该尽可能选择便于采用图形或视频形式表现的内容。(2)受众,微课面对的学习对象要明确,同时还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如何、学习的特点如何等。

2.2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微课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其教学不能以大篇幅的发挥,细细分解,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2.2.1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1)微课内容的选择要做到真实化,微课的时长很短,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学习者学会某个知识点或某项技能,应该选择非常典型的案例,最好是工作现场发生的事情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可以给学习者留下最直观、最直接的感受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微课内容的选择要做到先声夺人,微课在开始部分要做到迅速抓住学习的注意力,为后面内容的阐述做好准备。

(3)微课的内容选择要做到环环相扣,微课各部分之间应有确切的逻辑联系,可以采用对应的图片或文字来明确表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但前后之间的跨度不能过大,这样才能使学习者能更轻松地接受新的学习内容。

上一篇: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课堂中 下一篇:基于新课标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