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大闹天空》到戏曲表演程式性

时间:2022-09-27 05:06:49

从电影《大闹天空》到戏曲表演程式性

摘要:电影《大闹天空》中甄子丹的表演注重写实、侧重特效,在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的表演则写意洒脱、灵性十足。对比二者的身份背景和表演特点,从一个新视角来解读戏曲表演程式的优势长处、独到魅力和不可替代性,并对戏曲表演程式的继承与创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戏曲表演;程式;继承与创造

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0)03-0137-01

电影《大闹天空》是由星皓电影出品的一部魔幻IMAX-3D电影,该影片取材自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的前八回,讲述一个中国文化范畴内,具有世界普遍认识度的东方超级英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该影片于2014年大年初一上映,首映日便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过亿的票房,截止到2月18日票房已经接近10亿。该影片不仅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在业内口碑也相当不错,但这二者都不是笔者此文的重点。

《大闹天空》的男主角毫无疑问非孙悟空莫属,其扮演者为香港动作巨星甄子丹。据介绍该影片制作团队在影片拍摄前的九个月便开始了孙悟空的形象设计,前后一共经历了二十多稿才最终确定。甄子丹“变脸”美猴王的上妆工序多达二十五道,其每天花在上妆、卸妆的时间将近十个小时。除了这些“表面功夫”,甄子丹为了演好孙悟空,早在电影开拍前一年,他便开始进动物园观察猴子,并观看猴类的科普纪录片。此外,甄子丹对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进行了仔细的观摩。不得不说甄子丹的这些苦功夫没有白费,他此次的表演相比较他以往的角色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在笔者看来,甄子丹的表演依旧写实有余,灵性不足。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自有大荧幕以来,便是影视从业人员的最爱之一。该小说丰富奇诡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都是影视剧创作的富矿。在众多的孙悟空形象中,六小龄童先生在1986年电视剧版《西游记》中塑造的齐天大圣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对所有后来者来说都是一个标杆。以至于崔永元曾经调侃他――在哪部戏里都是演孙悟空,这也可见六小龄童所扮演的孙悟空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六小龄童原名章金莱,出生于“章氏猴戏”世家,六岁从父学艺。其父六龄童本名章宗义,是绍剧一代宗师、猴戏表演艺术大师,被誉为“南猴王”。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与戏曲滋养,同时又有自幼学艺、高人指点、勤学苦练的童子功,再加上过人的悟性,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在笔者看来写意洒脱、灵性十足,有着一股子仙气。

对比甄子丹和六小龄童二者的孙悟空,二人各有千秋。甄子丹所塑造的孙悟空无论是特效造型上,还是对孙悟空这个角色本身的猴性、人性、入魔状态等内心戏的表演上都更加写实。与此同时,作为动作巨星的甄子丹在这部电影的动作设计、镜头运用、剪接方式等方面找到了新的契合点,将孙悟空的动作设计得行云流水、天马行空。而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更注重表现孙悟空这个角色的灵性与顽皮,动作设计更多取经于邵剧猴戏,将许多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动作融入其间。笔者无意在二者之间分出一个胜败,艺术欣赏本就是主观性极浓的个人判断,本就无对错好坏之分,但是个人爱好倾向、层次境界的高低还是有的。无论是就孙悟空这个角色的经历和性格特点来讲,还是就《西游记》这部小说所具有的魔幻浪漫主义情结来讲,六小龄童先生的处理无疑更高明一点。甄子丹为了演好孙悟空,去动物园仔细观察猴子的动作习性,看有关纪录片,在化妆上精雕细琢,在表演上更加强调“真实性”以期获得观众的代入感。这些努力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也正是这些努力造成了局限性――甄子丹的孙悟空是努力“演”出来的。如果说甄子丹的孙悟空是“演”出来的,那么六小龄童先生本身就“是”孙悟空了。六小龄童先生受益于戏曲的丰厚底蕴,他的表演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这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套话,这是站在了无数戏曲先辈们的肩膀上,经过了自己的总结提炼,得出来的精华的集结。

程式一词本意指法式、规范或模式。因此人们常常把戏曲的程式化看成是模式化、固定化,把程式化当成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扼杀创造的代名词。其实不然,从场上技巧来讲,程式具有规范性、权威性。但是,从艺术创造上来讲,程式又具有灵活性、多变性和创造性。戏曲理论家安葵先生说:“程式和程式性都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的程式指经舞蹈化和规范化的戏曲表演动作,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的表演就具有程式性。广义的程式和程式性则存在于戏曲艺术的各个方面。……戏曲程式来自于生活,是多少代戏曲艺术家对生活提炼、概括的结果。因此,戏曲程式中蕴含着丰富精湛的生活内容,而它表现出来又比生活更强烈、更优美。”因此,戏曲程式不是无思考的机械重复而是对经典的艺术重现,是创造的基础和起点,同时也是重要的传承媒介和训练方法。当然,掌握最基本的戏曲程式动作还远远不够,戏曲程式表演既要求共性,更要求个性。戏曲演员要结合具体演出剧目,根据脚色行当、人物性格、故事背景的变化,灵活运用程式,赋予程式新的生命力,最终继承并创造出新的程式。就正如昆曲老艺人周传瑛所说:“传统表演动作及程式原本也是从生活中来的。合理的程式动作,不是演员表演角色的障碍,相反地为演员更好地表演角色提供了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极有用的手段。……大身段守家门,小动作出人物。”

六小龄童先生显然深谙此中道理,因此他的孙悟空形象能够立在人们心中,经久不衰。

上一篇:浅谈日本筝乐 下一篇:谈谈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