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与实践

时间:2022-09-27 05:02:28

初中生物教学与实践

经过近十年的课程改革,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成果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作为生物教师,我也义不容辞的参与了相关的教学研究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用课改的理论替换旧思想,并把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教学实践,获益匪浅,从而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刻。

一、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课堂教学模式纷呈,最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班级实际,教学模式不可一刀切。目前,各个学校班级结构模式各异,诸如尖刀班、实验班、平行班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就需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这需要有一个精心设计课堂学习的引入,以不同方式创设情境,如:一个小故事、一段录音讲话、一段视频、一副或几副图片、一件或几件教具等。例如: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前,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一对双眼皮的父母,生下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当孩子逐渐长大,邻居给这位父亲开个玩笑说:“你儿子不像你们两个,倒像邻居某某。”这位父亲回到家中,看着妻子和儿子,边看边想,越想越气,不久提出和妻子离婚,理由是:儿子不是我的,我们家里没有单眼皮的人,只有邻居某某家里人才全是单眼皮。不知这位父亲的想法和做法是否正确。学生们议论开了,教师抓住时机,引入课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回答这个问题。紧接着在学习“禁止近亲结婚”这一内容时,给学生讲达尔文的不幸婚姻:达尔文和他的表妹玛丽结婚,生下了十个孩子,个个体弱多病,有三个很小就夭折了,其余的子女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精神疾病,许多年后,生物科学家才揭开这个问题之谜。这时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和交流,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来解释。在师生、生生的讨论交流过程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参与到学生小组的讨论中,尤其是能力较差的小组。在小组间的交流过程中,交流面要广泛,让大多数小组发表意见。在教师对小组的评价时,不能主观武断,应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管理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1. 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积极主动地参加新课标的学习和研讨,深刻领会课标的分段要求和总体要求,深入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编排体系,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把握好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制定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案。

2.备课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课标要求为准绳,符合班级和学生实际。通过集体备课,结合班级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选用适合本节课的引例和例题(创设情境),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拥有的知识入手,注重基础知识,不拔高要求。根据不同内容,选用好相应的辅助教具或多媒体,力求提高课堂效益,使学生易学易懂,教师教得轻松。

3.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决定课堂效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发挥,怎样发挥都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把更多的时间作为学生活动,使新课教学的课堂模式适合自己的班级实际,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给予巧妙的点拨和启发,注意课堂调空,强调注意事项,使学生活动能顺利完成。

4.作业量和作业难度要适中,及时批改和评讲。生物学科和语、数、外、理、化等学科不同,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是副科,容易被大多数学生忽视,而生物教师的工作特点是任课班级多,跨年级教学,及时批改作业和评讲尤为重要,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局部知识的情况,使学生能及时获得知识回授。当作业量和难度过大时,部分学生就不能保证作业质量,因此,布置作业应分层次要求,确保作业质量。

5.适时检测,分层次达标。检测是了解学生对相应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方式,主要为笔试。适时进行单元检测,检测前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目标预测,或由学生自定目标,后一次的目标应比前一次的目标有所递增,使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进步有成就感。检测还可以采用自测、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用笔试检测的,要及时评讲,若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复试。总之,检测是必要的,但目标和要求不能一刀切。

6.平等关爱学生,分层次指导和辅导。在任何班级中,学生个体差异始终存在,教师能否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现教师成就的重要因素。在生物教学中,随着学习的深入,两极分化的现象会日趋明显,对后进生应给予关爱,通过谈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尽可能对其辅导,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目标,对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进步的信心,使辅导更加有效。班级中的优生倍受教师的关注,他们大多具有学习自觉性,不懂的地方会主动问老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进行经常的学习指导,包括学科知识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其表扬或鼓励应选择在单独谈话时进行,以避免伤害后进生的自尊心。

上一篇:应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化学思维能力 下一篇: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