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幸福的密码

时间:2022-09-27 05:01:46

在人类文化中,幸福就像一个密码,它唤醒所有的此刻,打开所有的梦想。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幸福在哪里。我们固执地以为,幸福是风雨之后的彩虹,是穿过黑夜的黎明,是对苦难与付出的奖赏和回报。一句话,我们以为幸福永远居住在明天,居住在某一个理想的峰巅。

是的,我们以为幸福是一个结果,却全然忘了,幸福从来就是一个过程;我们以为它就是锦衣玉食,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建功立业;就是成为人们羡慕的那颗“星”,成为达人,成为大众传媒里的公众人物,成为拥有名车豪宅的富翁。

我们不断地在为幸福寻求一种“公共标准”,却忽而忘了,幸福从来就是人生的自定义。就像婚姻与爱情一样,幸福的味道,从来只有自己懂得。因此,幸福永远不是人生的方程式,而是人生的一个密码。

幸福作为密码,从来是隐秘的、个人的、是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定义成功,不断地以权力、金钱、名誉、地位、影响来为某一个或某一类成功人士“画像”,将“成功”转化为一连串庸俗的指标。

我们或许可以“图解成功”,却无法“图解幸福”。为什么?因为,成功与否,衡量的指标可能属于社会;而幸福与否,衡量的指标则是个人的体验。

生命中的每个日子都是自己的,都属于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再伟大的目标都是从个人开始的。离开了个人这个基础,还有高尚概念里的集体、社会、国家、民族吗?我们期盼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可是,马克思说过,只有个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如果你认同马克思的话,如果你更加看重自己,那么,我想说,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没有幸福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

或许,每个人都有对幸福的理解,都有信奉的为人准则、处事方式、生活智慧。如果我们将种种幸福的理解编织到一起,那可以成为一本“幸福辞典”,而你信奉的那些词条,则是你的幸福哲学。

现在,我不想谈哲学,只想说如何去寻找幸福的密码。我所说的密码,不是数字,不是字母,而是三对词语。在我看来,这样三对词语,其

实就是六颗种子,六颗观念的种子。

成全与成就

我想,我们能否找到幸福的密码,它取决于我们能否回到“生命的原点”,以此重新认识“人”自身。作父母,我们能将一个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此间不知要累积多少善缘,聚合多少偶然,见证几世几劫的生命修行。生命与世界的遇见,这样的神圣,这样的庄严,这样的幸运,实在无与伦比。对于这样的生命创造,如果细细掂量,我们是不是应当心怀感恩,并肃然起敬?

敬畏,让我们在每一种生命的创造面前,显现出应有的虔诚与谦卑。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来到人间的“天使”,而家长与教师都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那个“天使”。而教育呢,就是“天使与天使”的遇见。因此,任何教育的简单与粗暴,都是对生命神性的践踏,都是对生命可能的漠然。

这里我想说的第一组密码是:成全与成就。

什么是成全?成全不是以我的“退让”来圆你的“梦想”,成全你的“好事”。那不是真正的成全。真正的成全,是教育之于生命、之于成长的本质。

人来到这个世界,从生到死,永远都没有完美的时候。世间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与孩子的遇见,都是因为“不完美”而来。教育,也是因为人的“不完美”才赢得价值。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这是生命的神奇。无论是个人禀赋、性格、气质、思维、习惯、情感、语言,乃至成长环境、人生经历、命运遭际,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唯其如此,每个人才成为了独特的“那一个”。那么,教育之于人,能做什么呢?它是一个选择的工具,藉以优胜而劣汰吗?它是将一群孩子分出三六九等,然后一一贴上标签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宁可不要学校。因为,学校的意义,就在于成人之美,让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与可能都在这里得到释放,得到保护,得到尊重,得到成全。

为什么一所学校要开出球类、舞蹈、音乐、科学实验等校本课程以供孩子自由选择?因为,一门课程就是一个生命的流域,而几乎每一种流域都可能孵化某一类孩子的潜能与梦想。可供选择的课程,呼应着拥有不同可能性的生命。什么样的课程,将打开什么样的生命之窗。我们知道,十几岁的徐特立,早就是长沙乡间蒙学里一个“小先生”。他完全可以凭着四书五经,养家糊口,过着平庸而自足的日子。如果不是当时的“新学”,不是几何、代数等新知的召引,他可能也不会宁可破产也要读书,不会来长沙,去日本,直至远赴法国看世界?在这里,正是新的知识、新的课程给他的生命以一种成全,让他成了特立独行的“那一位”。

懂得教育是一种成全,我们才可能懂得:什么是生命的平等与尊重。生命的神秘在于:我们无法复制一个一样的生命,我们无法断定一个生命的可能,更无法卜知一个生命的奇迹。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成全生命的美好,让他始终朝向温暖与光明。

教育是一种成全,因为与“成绩”相比,“成长”才是至关重要的。“成绩”写在试卷上,“成长”才是生命拔节,是生命之知、情、意、行的神奇改变。

成长是生命的渐变,而成绩只是知识的改变;成绩是一时一事,成长才是一生一世。就像幸福比成功重要一样,“成长”远比“成绩”重要。因为,成绩是量的标志,而成长是质的飞跃。成长的内涵,包括学习,又远远大于学习,它是一个人的个性发展,更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与成全相关的这个词,叫成就。生活中,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将“成就”仅仅理解为一个结果,一个名词。我想说的是,对于教育来说, “成就”不是一个结果,而恰好是一个过程;成就,不是一个名词,更多时候,它是一个动词。“成就”作为过程,作为动词,它是“成全”的另一种表达。

在文言里,成就的这个“就”字就是“完成”的意思。就是生命在某一个阶段的完成态。

在教育过程中,成就,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我来帮助、成全你,而是双向的生命互动。真正的成就,一定是彼此的完成。

一个老师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也“成就”了他自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教育了自己;一个家长在“成就”孩子的过程中,也“成就”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教育了自己。所以,我们拥有孩子,不只是拥有了生命的延续,拥有了一个养育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孩子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

倘若一个孩子急躁,我们可以问:是不是我们平时不冷静,不从容?一个孩子不文明,我们可以问:是不是我们也粗俗;一个孩子说谎,我们可以问:是不是自己经常当着他的面说假话?孩子长成今天这个“模样”,他的优点与缺点,都有我们的参与。

这,就是生命的神秘,这种神秘赋予了我们一种使命,一种奠基未来与明天的使命。

监护与陪伴

何谓监护?从法律意义上,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应当对孩子的生命安全负有责任。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取决于它如何对待明星、达官、贵人,而恰恰取决于它如何对待一只流浪狗,如何对待女性与儿童,如何对待所有的弱势群体。看灾难片《泰坦尼克号》时,大家是否看到:在沉船威胁生命的最后时刻,绅士们依然让孩子与妇女先撤离,小提琴师依然在那生死离乱中从容鸣奏。

监护,其实是父母此生的天职。我们对于孩子的监护,从亲情的角度说,它是血浓于水的自发;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是对于未来的监护,也是对自己的另一种监护。

与“监护”相关的一个词是“陪伴”。在这里,“监护”是一个法律概念,更多出于权力与责任;而“陪伴”是一个伦理概念,更多出于精神与情感。

什么叫陪伴?大家一起想想这个“陪”,所有的生命秘密都在这里。

“陪”的左边是“耳”,很大,占了一半,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是老听我们唠叨,而是要我们学会倾听,倾听孩子世界的每一种声音。是不是不要说话呢?也不。“口”在右下角,在“立”字之下。就是说,我们说话,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说,而是站在与孩子“并肩”的一个角度来说。“立”字也很小,这意味着我们在孩子面前的理想姿势是蹲着,守着,注视着。而“伴”的内涵更深了。伴者,人之半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像是你的一半,这才是最高境界的“伴”。如果就一个人说,如果“人”的一半是身体,那么,另一半则是心灵。所谓“伴”就是:身在一起,心也在一起。“心在一起”,比“身在一起”重要得多,也困难得多。这就涉及如何沟通以及沟通的密码是什么。

血缘与亲情是天然的密码。为什么同样都有血缘、都有亲情,依然有那多么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我觉得,这个理由就与夫妻相处之道是一样的。最理想的夫妻可能不是一起去赚钱,一起去旅行,而是精神上一起成长。我们经常看见,生活中很多夫妻分开看,都极其优秀。两个人到一起,就说不到一块。话不投机半句多。此中原因可能很多,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没有最大公约数,没有同类项,他们没有找到共通的密码。与孩子相处也是这样,我们找到那个最好沟通的密码吗?这个密码是什么呢?

我以为,最廉价、最便捷、最常态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中设置共同的“暗号”。让心照不宣的那份默契,成为你与孩子最懂的那种超越于语言的“语言”。

三年前,我的孩子以6A成绩考入长沙市第一中学,现在读高三了。与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密码当然有很多:一个笑话,一个段子,一个眼神,一个拥抱……而最大的密码,还是读书。很小的时候,我们特意买了中外民间故事的磁带给孩子播放故事,一遍一遍地听,睡前给他讲不同的故事,书上的、自编的、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天天都讲。故事,是儿童的精神乳汁。不出多久,论语汇的丰富度,语言的表达力,与同龄孩子相比,儿子就显得特别突出。

我们从没有跟孩子说过,你要看什么书。只是我在孩子面前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捧着书阅读。或坐在床上,或坐在车上,或坐在桌前。在孩子眼里,父母从小就是阅读的风景。终于,他从自己的幼儿故事与童话中走了出来。那时候,电视里正在热播易中天的“说三国”。儿子悄悄从我的书架上取下三大本原版的《三国演义》,那种有文言与诗词的版本。他一字一句读完了。沿着这个线路,他又读了《三国志》。这种阅读给他的好处在日后一再凸显。到了初中、高中,孩子对于文言学习远不像同龄人那么吃力。他说,读《三国》的时候,他读的文言远比其他同学要多。读过《三国演义》之后,他又读了《水浒》,读《西游记》,只是没把《红楼梦》读下去,他还没有到达那种理解的境界。我们只好等待。

沿着名著阅读这一条路径,孩子还阅读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书籍,其中,包括古希腊罗马的神话。那些书,都是我平时买了放到书架上的,我并没有要求他读,他自己偶然看见,就去读了。

读好书是与交良友联系在一起的。儿子小时候,我也经常推荐给他一些好书。我的忘年之交李少白是个儿童文学家,因为他,我给儿子读儿童诗;我的同事皮朝晖是个儿童文学作家,他写的“面包狼系列”,孩子就特别喜欢。后来,皮老师给我儿子又推荐过林格伦的《吵闹村的故事》等许多世界著名童话书。有一些读书的朋友,也经常送书给我孩子,大多是些经典好书。比如《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比如郑渊洁系列书籍。是那些书,陪伴着儿子走过了小学。

进入中学之后,我会将自己读过的一些好书推荐给儿子。多年来,读书、谈论一篇文章,讨论一个好作者,成为我与儿子交流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总的来说,他更喜欢思想类的书、历史类的书物传记的书。像《约翰克里斯朵夫》他早就读完了。现在,儿子高三了,几乎难得再有闲暇读书。有时,我读到好文章,读到一部好书,就在电脑里打印出来,谈一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并以书信的方式给儿子推介。这样,文字与文学,又成为我们亲子沟通的有效“密码”。

现在微信这么发达,人们似乎更喜欢短篇阅读。我乘势给儿子介绍了《世说新语》,让他从短文字里看见大时代。遇到某种特定的生命情境,我也跟孩子解说李白、杜甫、坡,说说他们的那些诗词。与此同时,我不忘给孩子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家,如熊培云、蒋勋、龙应台、齐邦媛等,儿子有时候也给我介绍一些书,比如最近告诉我神秘的预测之书《推背图》。儿子特别喜欢足球,经常给我介绍足球赛的排兵布阵,介绍每一个球星的出身。其实,我并不是特别喜欢,但没有办法,还只能饶有兴致地听他说。这样说,并不是儿子就把书读得特别好。只是觉得,因为亲子读书所带来的愉快,让我们之间没有隔阂,他甚至很少规规矩矩地叫我“老爸”,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昵称。这是我们之间的亲情“密码”,而对于书的喜爱,对于问题的一些看法,则是我们更大的沟通“密码”。

记得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曾应邀去他们学校作过一次关于亲子阅读的演讲,题目就叫《世间最奇异的幽香》。我说,这个世界上最奇异的幽香不一定是鲜花,而一定是思想,是真正的经典散发的芬芳。

宽度与深度

何谓宽度?就是一个人由自我走向他人,由独白走向对话,让生命走向开阔与宽广。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时间终结的地方,空间正在敞开了。这就是生命的层次。一个人,由“自我”走向“他我”,由“家庭”走向“社会”,由“小我”走向“大我”。这一切,都源于交往与对话。

没有交往与对话,人类就没有文明,这是人类这个生命物种的伟大与神圣之处。那么,与谁交往,与谁对话呢?生活中不乏朋友同伴间的交往,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我想说的另一重交往与对话,那就是如何与“理想的自己”为伍,也就是像朱永新先生所说的“发现自己的生命原型”,如何通过经典文本去神交古人,对话思想,让我们的生命的时空不再属于当下、此刻,而是以一种精神的领悟去架通历史、现实与未来。

深度呢,它对生命的天问。楚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长于天问。他问宇宙大道,他问生命何来。一个孩子的读书,不可能永远停留于童年读物。他在长大,读物也在深化;阅读的陪伴,重心在小学,但不只是在小学。这样的陪伴,是终身的。所谓深度,就是能在喧哗中知道安静的声音,就是在夜色里看见“星空”,就是在众人皆知的现象里看见了“本质”,就是在日日流动的生活中看见了“价值”。这样的生命,才不至于那么单调,那么平面,那么“泯然于众”。

读书,让我们的生命越活越通透,让我们的长相越来越能传递内心澄明。一个不读书的男人与女人,为什么会忽而变得“面目可憎”?一切,都是因为生命是否以读书来丰盈,是否于天地之间以文化“立心”。

在全世界爱读书的民族中,以犹太人为最,他们对世界的贡献也最大。紧随其后的还有俄罗斯人,德国人,匈牙利人,日本人。我们的图书馆,国人的读书年平均量很少很少。为什么呢?从文化上归因的话,我们崇尚强大的官本位、钱本位,看不起读书人,在中国,“书生”几乎等同于一个贬义词,“书生气”更是成为哈里哈气,不合时宜的一种表达。我们总以一种功利与世俗的“小聪明”去嘲笑书香浸染下的某一种刚正,某一种优雅,某一种善良与纯真。为什么我们近百年乃至数百年以来,对于世界文明并无太多举世瞩目的贡献?为什么我们赢得了物质丰裕的同时而依然幸福缺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我们失去了文化的气质与情怀,失去对于书,也失去了对于真正读书人的敬重。随处可见的就是那种把权力当思想,以屁股定大脑的浮躁、疏狂、自大的声音。

阅读,无疑能丈量我们的生命宽度,奠定我们生命的高度,它能决定我们精神与生命的流域。孩子的阅读不是规定的,先童话,后历史,再诗词文学。最美丽的阅读生态,一定是顺其自然的结果。阅读没有预设的起点,也没有预设的终点。日日是好日,时时可读书,从哪里开始都是最恰当的。

我们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除非,那些作品明显关涉鬼怪玄幻,诲淫诲盗,粗痞低俗者。能够为孩子提供的阅读指点,或许可以帮孩子勾勒一下他的“阅读地图”。比如像我儿子,他爱历史,爱思想,爱体育,对诗词涉及不多,对于世界文学了解不多。与此同时,父母与老师都得确立一个大致的“阅读坐标”。我们需要确立一个怎样的坐标呢?

历史与世界可以组成第一个坐标系:历史是时间,世界是空间。历史是纵深,世界是横跨。因此,读中国经典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地让孩子去读一些世界经典的文本。

经典与经验可以组成第二个坐标系:经典是大浪淘沙的精品,那里沉淀着智慧与思想,可以滋养人的精神。但我想,经典不是供我们膜拜的,而是供我们走近的。我们对于经典的态度,永远是将它看作一个开放的结构,经典的生命是因为有我们的参与。“经典”是文本的世界,而“经验”是生活的世界。我们固然需要“经典”的力量,但我们更需要“经验”的启发。

孩子要读书,但不能成为书呆子。并且,我想将“书”的内涵作极大的拓展。

写在纸上的文字是书,而生活本身都是无字的书。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是一种陪伴。我们跟孩子一起看一场电影,在回家的路上,探讨这部电影的意义,是不是另一种“体验”呢?我们和孩子一起听音乐、唱歌,一起去郊外踏青,一起拍照片,一起写微信,是不是另一种“文本”呢?我们跟孩子一起打球,一起登山,一起大江南北地旅行,是不是另一种“阅读”呢?是的,这不是“经典的阅读”,而是“经验的阅读”。经典因为对经验的照耀,而显出它的亲切,而经验因为它的智慧而更丰富经典的魅力。在经典中遇见自己的经验,又从经验中发现经典的力量,这就是“文本与生命的同行”。

有用与无用可以组成第三个坐标系:有用,就是实用,这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精神。实用,固然没有错;经世致用,正是湖湘文化的生命力,特别是在晚清那种空疏腐败的文化氛围下,它的生命气象殊为可贵。问题是,当“实用”演变为“实用主义”,甚至演变为“实利主义”,演变为“科学主义”之后,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有用”二字。

蔡元培先生做民国教育总长时就提到美育,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那么,什么是美育?音乐、体育、舞蹈、书法等一切课程都是美育课程,让身体更美,让心灵更优雅。问题在于,在功利的应试教育下,这些课程不能变换为录取分数之时,我们就开始忽略了它们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了。我们会武断地说,这些东西好是好,就是“没用”。想想,千百年来,“有什么用”这一句质疑,有很多时候,正代表一种缺乏远见的世俗主义,它所忽略的是人最为神奇最为伟大的一面。

我们只需要“实用”就够了吗?一间房子是“实用”的,为什么我们还要装修出“文化”?2月14日是实用的一张日历,为什么我们还是有玫瑰与德芙巧克力?如果要问“有什么用”的话,“一朵茉莉花”可以泡茶喝,那《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呢,它作为一首经典的民歌,有什么用吗?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有什么用”的追问之下,一步步走向了实利。于是,精神的天地越来越狭小。我们成为那种没有想像、没有创意的“单面人”,乃至成为精神与思想的“侏儒”。孩子读书的时候,如果我们还以为对“考试有用”的书才可以读,才“有用”,那就近于愚昧了。所有的美好都是“没用”的,一切文学的经典都没有用,但是,“无用之用乃大用”。就像世间的空气、阳光一样,它们不要钱买,却是最有价值的生命构成。有“实用”专业,我们可以选择;也有“不实用”的专业,我们看见它的意义。一所大学里,为什么还要开哲学课?如果没有这些,所有的大学都成为“职业培养所”,那我们这个民族还有没有思辩的力量?我们有没有对“人之为人”的自身的关怀?

意义与意思可以组成第四个坐标系:意义就是大主题,是社会历史框架下的叙事与感叹,意思是生命主题下的叙事。

孩子读书,“意义”固然要有,我更喜欢“意思”。

意义可能流于空而大,意思则是小而深。它更贴近我们的生命本身。所谓的意思,就是给孩子以种子,以光明。

中国著名的绘本画家蔡皋先生说,只有芬芳,才会互相拜访。真的生命芬芳,不是大而空的那些概念,那些目的,而是细切的、属于这一朵与那一朵的生命气息。这就是所谓的“意思”,涵括情意、旨趣、天真、稚拙、纯朴、生动、丰富等一切自然而朴素的生命天然与自在的美。我说,一个人一辈子可爱需要一种不曾污染的童心。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单纯而透明的幸福。

(作者单位:湖南教育报刊社新媒体中心)

上一篇:走在开满鲜花的教育路上 下一篇:根瘤菌M豆科植物共生体系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