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如何保护老年人权益

时间:2022-09-27 04:49:48

司法如何保护老年人权益

编者按: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涉案或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为破解老年人司法保护这一难题,上海市检察机关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如静安区检察院率先制定了《涉案老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规定(试行)》。日前,上海市检察官协会和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会议,针对老年人司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讨。

积极推行保障涉案老年人权益的长效机制

文/罗昌平

近年来,静安区检察院突出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工作重点,结合法律监督职能,推行保障涉案老年人权益的长效机制,提升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更新理念,将老年人司法保护作为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司法实践中,涉案老年人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由于在社会、家庭、经济、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上的相对弱势,决定了他们在参与诉讼时需要比一般群体更多的司法保护,以确保获得在实体、程序等多方面的合法权益。目前,静安区的老龄化程度为全市最高,至2008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达8.2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6.68%。积极探索老年人司法保护,健全老年维权体系,既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两减少”、“两扩大”精神,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区域发展,实现静安和谐社会共同体、文明先行区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二、规范机制,从制度层面积极构建涉案老年人司法权益保护体系。今年5月,静安区检察院检委会讨论通过了《涉案老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规定》,对涉案的老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老年被害人、证人、老年服刑人员以及老年举报人、控告人、申诉人等四类人员给予全程、全面、分类和专业的司法保护。实行快速审理,对涉及老年人的刑事案件依法快速办理;对老年人轻微犯罪案件建议快速移送审查。把握“宽、严”标准,对老年犯罪嫌疑人慎用拘留、逮捕等羁押性强制措施,依法扩大非监禁刑适用和非犯罪化处理;对侵犯老年人人身、财产权利的案件,建议法院从重处罚;对老年被害人运用经济、安康、监护等方式进行司法救助;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老年服刑人员,建议执行机关提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注重工作方式,在不影响案件审查处理的情况下,充分考虑老年人身心特点及其在社区、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特殊情况,尽量选择影响较小的方式。增进沟通协作,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司法行政部门、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老年人司法保护工作。

三、精心组织,体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静安区检察院将老年权益保障作为实事工程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成立老年人犯罪案件办理小组,选派熟悉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检察人员担任成员,并在办案中做到“三优先”,即对老年人诉讼实行优先审查;对确有困难的老年被害人采取优先救助;对老年被害人确立优先受偿。此外,结合“举报宣传周”、“5・12”区大型助老服务等主题,采取发放《老年人防骗宣传手册》、开展“老年人防范诈骗犯罪”巡回法制宣讲、做客《东方网》为老年网友在线解读典型骗术等方式,放大老年人司法保护的社会效应。检察环节老年人司法权益保护被列为静安区“10・26”重阳节敬老助老宣传内容之一,社会反映良好。

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支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静安区检察院将在探索中不断前行、在创新中实现发展,不断推动老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实践中摸索老年罪犯管教方式

文/杨国强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政法机关研究解决老年人司法保护就显得更具现实意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南汇监狱作为专门关押老病残罪犯的监狱, 自2007年7月收押罪犯时起,就成立专门关押老年罪犯的监区,对老年罪犯集中关押,以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工作。根据老年罪犯的年龄、心理、身体状况等特点,南汇监狱在实践中探索、提高,逐渐摸索出一套老年罪犯管理教育的方式、方法。

如老年犯监舍楼在整体设计上充分考虑老年罪犯的特点,设有防撞护栏,为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年罪犯提供行走便利;每个监房都设有坐式马桶,每层楼面都配备热水器、消毒柜、洗衣机等设施,为老年罪犯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监房内床位附近设有报警系统,夜晚罪犯有病时,可及时送诊;监区楼层设有无障碍设施。

老年罪犯集中关押后,监狱从健康状况角度,将老年罪犯分为身体健康、年老体弱和身患重病三类,加强针对性管控。对那些被家属遗弃和患严重疾病导致悲观厌世的老年罪犯,监狱为他们指定护理犯,集定监房,定期开展重塑生活信心的教育,防止其在狱内非正常死亡。

在进行认罪悔罪教育的同时,监狱注重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教育,如开办老年书画爱好班、曲乐爱好班、读书兴趣小组等,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改造的目的。一批老年犯在狱内自发办了《老年报》,通过这一平台自警、自律,认罪悔罪。

由于近年来假释比例较低、罪犯押量不断攀升等原因,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和司法局等四部门于今年6月1日联合发文对原有假释规定作了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对老病残罪犯,更大幅度放宽了假释的条件。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南汇监狱在具体的刑罚执行实践中积极落实、兑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南汇监狱在重视和解决老年罪犯的生活和就医需求的同时,还重视和解决老年罪犯的亲情需求。老年人具有较强依赖性,他们更需要亲情的关爱。但由于部分老年犯的罪行恶劣,严重伤害亲情,比如奸淫、杀害老伴等,导致子女、家属不愿探监。对此,监狱干警积极做工作,使很多长年不来探监的家属来监探望,给予老年犯谅解,有效地减轻了老年犯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使他们增加希望,减少失望,避免绝望。

由于老年犯在生理、心理和刑罚执行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性,措施要有针对性,要保障老年罪犯的合法权益,体现司法人文关怀,从而紧紧围绕降低罪犯重新违法犯罪率这一首要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老年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质量,最大限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老年被害人

是老年人司法保护的重点

文/汤啸天

应当明确,我们讲社会公平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对每一个人都要一视同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是差别性的社会公平。在整个社会上,一定存在着一定量的人口,在利益取得和权益保障方面处于“最不利者”的地位。对处于“最不利者”地位的人群,法律制度和整个社会都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不言而喻,老年人在整个社会中的利益取得和权益保障方面处于“最不利者”的地位。使“最不利者”得到最大的利益的差别原则,特别应当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是因为,弱势群体客观存在,当处于最不利地位的弱势者都能得到良好照顾的时候,社会各层次的利益公平就自然实现了。形象地说,司法保护不应当给已经获得最大利益者“锦上添花”,而应当为在利益获取中处于最不利地位者“雪中送炭”。如果我们切实把处于“最不利者”人群的权益保障工作做好了,整个社会公平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

老年人司法保护应当以老年被害人为重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决定了他们是最容易成为被害人的。被害人学认为,社会上客观存在犯罪侵害的高危人群,即在面对同样的犯罪侵害时,有一部分人的危险性特别大。例如,尽管老年人居家的时间比较多,但其遭受以“入室”为手段的犯罪侵害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人。其次,被害也存在易感性。什么人最容易感冒,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染上传染病,医学上称之为易感性。老年人是在社会中最具有被害易感性的人群,例如,同样的电话诈骗,老年人最容易上当。

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探索颇具特色。我认为,静安检察院的做法特色鲜明,是可圈可点的。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资源,把法律确定的权力运用到底。就是说,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中,凡是能用的权力静安检察院都一一考虑到了,尽可能避免法律资源的浪费。第二,细心体谅老年人的困难,把人文关怀的温情传递到人。比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涉案老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规定》试行稿中的第21、22条就体现了把温情传递到每一位涉案的老年人。温情不能看似天上的彩云飘在空中,温情一定要落实到人头,要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第三,主动联手实施延伸性的保护,把爱民护民的措施落实到位。例如,对可能发生的打击报复老年人的行为,需要各个方面的力量合力防范,共同为老年人构筑“防火墙”。

我们正面临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富先老”、社会福利供给能力不足等特征。老年人司法保护具有广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空间。老年人的司法保护既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在理论上也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这是大有可为的。巨大的社会需求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空间,社会需求正在呼唤老年人司法保护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政法系统应当加强与老龄委、民政局等方面的合作,把老年人司法保护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好。政法系统的公检法司等各部门对老年人司法保护具有不容推卸的责任,爱民为民的理念要进一步转化为扶老携幼的具体行动。当前,我国公权力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介入不是过多而是太少,不是过犹而是不及。社会各方面都要根据自己的职能和特点,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精细化、适合老年人身心特征的服务,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天天重阳,今又重阳”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她们在检察热土上挥洒情怀 下一篇:揭秘公诉“世纪贼王”张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