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回归高中语文

时间:2022-09-27 03:47:58

让传统文化回归高中语文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

小学阶段我们大多学习基本的汉语知识,比如拼音和常用字及其组词造句的用法,还有些简单的诗词,初中我们逐步接触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知识,开始逐步确立人生三观,在简单诗词的基础上逐步接触文言文,这一阶段的语文古文学习是打好古文基础的过程,我们会了解常用字词的意义,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步入高中阶段,我们已经可以借助字典理解通篇古文了,这时候我们自己已经可以独自理解文章而不必直接看通篇翻译,已经有了相当的古文功底,对于古文化的学习有了自己的见解,学习可以完全在课堂外进行,从而对古文化有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高中阶段是学生有了相当基础,并对包括古文在内的古代文化真正理解和接纳的阶段。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高中语文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强理想的教材使用

中学语文教材以文字为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灵魂,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题材。这一点小从中国汉字的措词和表达中都可以看出,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教材在学生和文学作品之间建立一个纽带,使学生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吸收更多的知识和道理。在文学作品中找寻沉淀着的丰富的哲学内蕴,并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态。

二、改进教学方法,立足生本,激发兴趣

社会之浮躁气息,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比较艰深难懂的古代文化,他们往往会在未深入阅读和了解时从心理上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予以排斥或拒绝。此时,恰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显得特别重要。而我们选择教学方法的第一追求就是激发兴趣。

对什么样的东西人会发生兴趣?从人的学习心理看,新奇的、变化的、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是存在“兴趣潜力”的。这个潜力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从小学到高中,学生都学习过古代的诗歌散文,过去的方法大都要求“讲深讲透”,因此面面俱到。这样的方法并非不可行。但作为专题的选修,则不可再如此进行,而应该另辟新途径,设计新方法。

例如,为激发学生兴趣,我在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时,设计一个总体的教学方法:讲论结合,析品结合。具体而言,每个单元安排5课时,分别是“讲”(概念理解)“读”(概念读解)“析”(作品分析)“论”(作品讨论)“悟”(融会贯通)。

而这一部分,一般是极为枯燥的,因此要进行教学方法的精细设计。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我采用的是“试误、诱思、通达”的方法。我拿出唐代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一诗作引: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问:这首诗的主题是哪一类?选择:A爱情诗 B闺怨诗 C行卷诗

学生纷纷上当。因为,从字面意思看,当然是爱情诗!

待学生回答后,我又出示了张籍的答诗《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典菱歌敌万金。

之后,对唐代科举考试、朱张二人的关系等背景材料进行解释说明,学生恍然大悟——阅读古代诗歌作品,一定要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才不至于曲解或误解作品。这样的试误与释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又加深了对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

再如,《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选读》的教学,因为学习对于论语的理解,尤其是孔子思想深度的理解是有难度的。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合适的?我采用“联系实际、对比激趣”的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知孔子。第一单元是《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选入的文段都是《论语》中故事性较强的部分。在学生掌握了文章内容之后,我让学生把五则文字合并起来,用现代文改写成一篇小说,要求体现孔子的精神形象。之后进行全班交流。从学生改写的小说看,都注意到了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高拔执着和坚定不移。而由此引发的对孔子这种精神的“可敬”还是“可悲”的争论,则把对这一单元的深入学习推上了高潮。

以上只是两个例子。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只要心中有学生,有“激发兴趣”的追求,就一定会有最佳的选择。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方法本身都不存在优劣之分,关键看这方法的使用是否适时,组合是否得当。

此外,还应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传统。比如传统的节日中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等。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传统节日文化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与新课标所强调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契合。在去年中秋节,就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了解中秋的由来、相关的传说,交流中秋节的习俗,同时回顾古人诗歌中表现中秋、月亮的诗句,同学们的积极性和热情被调动起来,一下子背诵了几十首与中秋、月亮相关的古典诗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诗歌,不但能背诵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体会出诗歌中蕴含的浓浓的乡愁和对于季节变化的感叹。其他节日同样有许多传统蕴含其中,找准时机作适当的引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让同学们对淡漠的传统节日热衷起来。

总之,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上一篇:浅谈《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及其反思 下一篇:农村基础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