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境下库存问题以及控制方法

时间:2022-09-27 03:43:00

供应链环境下库存问题以及控制方法

摘要: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问题和传统企业库存问题有许多不同之处。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批量和订货点。但是从供应链整体角度看,仅靠单一企业库存成本是不够的。供应链环境下库存到底有哪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供应链环境;库存问题;控制方法

1.供应链下的库存问题

目前,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类:信息类问题;供应链的战略和规划问题;供应链的运作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综合成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需求信息放大――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指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的现象。即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的时候,由于无法有效的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扩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他直接加重了供应商供应和库存风险,甚至扰乱生产商的计划安排和管理秩序,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解决“牛鞭效应”的难题是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和良好的顾客服务的必要前提。

1.2交货状态数据不准确不及时

当顾客下达订单后在等待交货的过程中,也可能对订单状态进行修改。当交货被延迟以后,企业并没有及时而准确的把推迟的订单交货的修改数据提供给用户,会导致用户的不满和企业信誉损失。交货状态数据不及时、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传递系统的问题。

1.3信息传递系统效率低

在供应链中,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供应链组织之间,难以做到实时、准确的共享与传递。

1.4忽视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

供应链运作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问题,如订货提前期、货物运输状况、原材料的质量、生产过程的时间、运输时间、需求的变化等。为减少不缺性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首先应了解其来源和影响程度。很多公司并没有认真研究和跟踪其不确定因素的来源和影响,错误的估计供应链中物料的流动时间,造成有的物品库存增加,而有的物品库存不足。

1.5缺乏合作与协调性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需要协调各方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如果组织间缺乏协调与合作,会导致交货期延迟和服务水平的下降,同时库存水平也因此增加。

组织之间存在的障碍有可能使库存控制变得困难,因为各自有不同的目标、绩效评价尺度、不同的仓库,也不愿意去帮助其他部门共享资源。在分布式的组织体系中,组织之间的障碍对库存集中控制的阻力更大。

同时,信任风险的存在更加深了问题的严重性,供应链各相关方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是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不稳固的原因。

2.供应链下库存控制方法

2.1供应商库存管理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它以系统、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化的运作,是一种在客户和供应之间的合作性策略,是在一个双方协定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法。

VMI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客户允许下设定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并拥有库存的控制权。VMI体现了供应链集成的思想,有助于打破传统企业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使得整个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最优化目标得以实现。通过VMI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而且零售商还可以获得高水平的服务,改进资金流,与供应商共享需求变化的透明性,并且获得更好的客户信任。

一般来说,在以下情况下适合实施VMI策略:零售商或批发商没有IT系统或基础设施来有效的管理库存;制造商实力雄厚并且比零售商信息量大;有较高的直接存储交货能力,因而制造商能够有效规划运输。

2.2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库存控制方法。与VMI有所不同的是它强调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过程的每个库存管理者相互协调,以使供应链相邻节点间的需求保持一致,从而削弱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对供应链库存的影响,是有效解决“牛鞭效应”的一种方式。

联合库存系统把供应链系统管理集成为上游和下游两个协调管理中心,从而部分消除了由于供应链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需求扭曲现象导致的供应链库存波动,提高了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

2.3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系统是供应链集成的一种技术手段。它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如产品运输、订单选择、库存管理等。第三方物流系统通常是由一些大的公共仓储公司通过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演变而来,另外一种产生形式是由一些制造企业的运输和分销部门演变而来。

把库存管理功能给第三方物流系统管理,可以使企业更加集中精力与自己的核心业务。第三方物流系统起到了供应商和用户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为企业获得诸多好处:减少成本;使得企业集中自己力量作用于核心业务;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获得一流的物流咨询;改进服务质量;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等。

2.4多级库存

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联盟式供应链管理策略,是对供应链的局部优化,而要对供应链的全局进行优化与控制,则必须采取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方法。因此,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是供应链资源的全局优化。

多级库存的优化与控制是在单机库存控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多级库存系统根据不同的配置方式,有串行系统、并行系统、无回路系统和一般系统。

多级库存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非中心化策略,另一种是中心化策略。非中心化策略是将各个库存点独立地采取各自的库存策略,这种策略在管理上比较简单,但是并不能保证整体供应链的优化。由于非中心化策略需要共享更过信息,因此如果信息的共享度低,多数情况下会产生次优的结果。而中心化策略,所有库存点的控制参数是同时确定的,考虑了各个库存点的相互关系,通过协调的办法获得库存的优化。但是,中心化策略在管理上需要协调的工作多、协调的难度大,特别是供应链的层次比较多的时候,也就是说供应链比较长的时候,增加了难度。

参考文献:

[1]赵晓波,黄四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思远.供应链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叶芝文化态度的解读 下一篇:用新批评细读法批评丁尼生的诗《泪水,无端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