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策略

时间:2022-09-27 03:14:17

基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策略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的完善,但城市在水泥路面的长期影响下的局部气候在发生着变化,城市热岛效应也就随之而来,应当寻求解决的方法,而园林的绿化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就从这一问题研习,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全面地分析。

关键词:热岛效应;城市建设;园林;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在城市建筑的过程中,通常会在不同的局域气候之下形成的一种特异的局部小气候,就是“热岛效应”。国家近年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和生态的破毁,夏季城市持续的高温,给市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大城市,因此主动对热岛效应的研究和认识、方法和方式显的很重要。以下,笔者将城市园林绿化降低热岛效应问题进行研讨。

1 园林绿化和城市热岛效应之间的关系

1.1 园林绿化和城市热岛效应之间的联系

在城市中提高市民生态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把加强绿化管理和园林管理作为重点,局部气候与生态环境管理也会有一些影响,城市绿化有降低温度以及增加湿度的效果。由于建筑群的密集,而且一般把建筑群都建的相对较高,这样一来也就很容易形成内部温度的增加,这样就会增大气压,若在城市的周围或者是内部进行一些内部园林绿化,那么就可以很好的降低周围的温度,增加周围的湿度,这样一来,在不同的气压层之间就会形成从高压流向低压的变化,也就是说形成了风。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园林绿化和热岛效应是相辅相成的,园林绿化对城市热岛效应有极大的缓解和抑制作用。

1.2 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

加强城市绿化和提高城市绿化的总体水平,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是重要举措;提倡和发展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是城市的呼吸机,可以美化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降低温度的供氧机;建立规模化的集中绿地,减低热岛的影响。要想形成以绿地为中心的低温局域,绿地面积必须达到要求(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面积6hm2);规模化的集中绿地区域气温低,与周围环境形成温度差,而形成局地空气小环流,对周围高温环境有消弱的作用;采用合理的绿化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绿地的生态功能。在绿色植物降温中,降温效果最好的是乔木灌木,乔草型和灌草型绿地较好的降温效果没有乔木灌木好,降温效果最差的是草坪,乔木灌木的降温能力超过了草坪;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控制空调的使用和建筑隔热材料的质量,避免人为热量的产生,加强城市环保项目进行地面洒水工作;制定新的城市管理内容的应把消除裸地、消除灰尘作为重点。除马路、楼房、花草树木之外,全部地表应种植草坪,在一些草丛难以生长的地方可以进行一些遮挡工作避免水分的流失,这样地表的比热容就会慢慢的升高。

2 园林绿化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作用

经过分析和探讨,发现在进行园林绿化过程中区域温度变化明显,绿化区域的温度明显比没有绿化的区域低的多。由此来看,城市的绿化要进行很好的园林规划设计,就能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园林绿化对于热岛效应是非常重要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清醒,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空气中的浮尘减少,市民的呼吸病也不断的减少,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一举两得。所以,园林绿化对于热岛效应有着重要的作用,促使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环境的转变。

2.1 绿色植物的蒸腾有降温增湿作用

大面积的园林绿化,这些绿色植物在充足的阳光、温度、水分条件下,植物的毛根进行充分的水分吸收,就会通过光合作用,把叶部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并且吸收空气中的灰尘,会使空气湿润。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大量的CO2,从而有效的抑制热岛效应。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很好的降低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PM2.5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抑制。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应该大量的使用乔木,因为乔木的吸收能力是在各种城市绿化植物中最强的。

2.2 园林绿化树木的热量平衡效应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时要通过有效的绿化和管理,绿色植物可以遮挡对于城市地面的辐射,这样绿化区域内辐射平衡减少,辐射平衡的主要作用是地面水分蒸发和植物光合作用。如果在没有绿色植物的城市中生活,会接受很多的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的照射,在现在社会里平常以柏油马路、广场为基础建设的城市中辐射的反射会增大,温度升高,辐射平衡也会随之增大。城市的柏油马路多数没有良好的管理,比较干燥大量的热量交换会使气压发生变化,乱流的交换强度增大的,气温升高的快,白天和晚上的温度相差大。

2.3 改善热岛效应

改善热岛效应可以通过建设园林绿化,建设园林绿化会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而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周围区域气温上升,在热空气的压迫下气压减弱,而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热量高气压高,这样通过气流的不同气压的变化,进而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

3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能够形成气压的循环,是消减城市热岛效应的比较有效果的途径,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绿化是重点。利用绿色植物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的绿化建设措施,包括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生态效益,抓住植物特征合理进行种植,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其次,通过技术培养新的物种,使城市园林绿化抑制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热岛效应的途径放在城市绿化建设上,合理的规划、增加城市人造水的面积、更改城市地面材料和调整土地利用模式等作为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瑞闪,肖杰生,郑雨苹,等.论城市热岛效应[J].福建地理,1996,11(2):1-5.

[2] 周红妹,丁金才.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分布的关系监测和评估[J].上海农业学报,2002,18(2):83-88.

[3] 李延明,郭佳,冯久莹.城市绿色空间及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17(1):1-4.

作者简介:高飞(1984-),女,辽宁辽阳人,东北大学毕业,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

上一篇:浅谈高职学生语文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园林绿化养护监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