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27 02:53:17

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农村家庭普遍把教育看成一种跳农门的功利行为,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往往信奉“不打不成器”。如何让传统的灌输型、放任自流型、束缚限制型家庭教育变成民主的、开放式的家庭教育,是探索的目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化;家教观念;家教环境;家教内容;家教方式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也不能互相代替,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孩子施以教育,能有效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走向科学化、合理化,最终使家校合力得到强有力发展。

一、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1.教育价值观的严重扭曲

在农村,人们普遍把教育看成一种跳农门的功利行为,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价值取向。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家长缺乏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经常有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回家一点活也不让他干,就让他专心读书,不知怎么回事,他的成绩还是不理想。”这让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艰苦生活环境的感受,缺乏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思想。

2.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日益严重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有职能,分工不同,教育内容、形式、途径也各有侧重。但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农村家庭教育却出现了“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学校化,他们把家庭当作“第二学校”,自己充当“第二教师”,天天“备课”,夜夜“上课”。把辅导孩子学好文化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随意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和作业量。为了让孩子争个好成绩,不惜把孩子“囚禁”在家里,剥夺他们休息和玩耍的时间。家长则坐镇监督,整天围着孩子的学习转,成了地地道道的“助教”和“陪读”。

3.教育方法简单化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必须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当前的家庭教育普遍方法简单,许多家长赞成以打骂代教育,信奉“不打不成器”“棍棒下面出孝子”“说理不灵,棍棒先行”,不仅不能教育好孩子,反而会使孩子性格压抑,心理自卑,产生逆反心理,于无意中形成脾气暴戾等不良习惯。也有许多家长属于“过分保护型”。这些父母就像保姆一样干家务,帮助孩子解决一切问题。这样就容易使孩子养成“惟我独尊”的不良习惯。于是孤傲、自满、胆小、自私等集孩子于一身,经常暴露出宽而无度的现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头脑中的烙印最深,父母的言行、环境的影响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认为“责在校方”而“推卸家教”

一些农村家长忙于致富奔小康,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无忧就可以了,将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老师与学校。认为老师是万能的,把一切责任“打包”推给老师管理,一旦出现教育偏差行为,家长会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如果遇到师生冲突或者校园事故,家长不会冷静处理,常常进校闹事,造成家校鸿沟愈拉愈大,致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另一方面“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在外打工,孩子长期由爷爷、奶奶、舅舅、阿姨等人照顾教育,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更不用说检查督促了。

二、如何提高农村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1.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学生应当成为所有人都懂得的一门科学――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应当懂得它。”所以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不能以“打骂代教”,不要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横加干涉,百般阻挠,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孩子毕竟不是家长的私有物,每一个父母都应该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意愿,使孩子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2.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

家长应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家教环境。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让孩子在一种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中自由成长。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对家庭中的一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家长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也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试想父母如果沉溺于扑克牌、麻将桌,要求孩子勤奋学习,孩子能做到吗?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让自己的品质、言行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养成顽强拼搏、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

3.重视健康的家教内容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诸方面,它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道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夸美纽斯曾说:“假如你不把良好的种子撒在地上,它只会生出最恶的莠草。”孩子如同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长必须设法为孩子提供健康的家教内容,如带孩子观看科教片、远足旅游等,从而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和品行施以积极的影响,给孩子染上孩子喜欢、大人喜欢、社会需要的颜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运用科学的家教方式

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的模式几乎都是一代传一代的经验说教,传统的灌输型、放任自流型、束缚限制型的教育方式依然存在,这样很容易使家庭教育走向极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应该成为教育的行家。”家长必须采取民主的、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正确了解孩子、指点孩子、评价孩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孩子心悦诚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 甘肃武山县教育体育局)

上一篇:再谈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下一篇:让“团队合作”成为学生通往自信\创新\成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