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差异性教学

时间:2022-09-27 02:34:26

谈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差异性教学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差异性教学实践的实施原则、影响因素,提出了实施实践的构想,探索了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差异性教学实践的内涵、方法、途径及其操作策略。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数字化学习环境 差异性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能够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适应自身的最大发展。中学生是介于小学生和大学生间的中间阶层,他们靠形象思维、表象、行为、动作方面的认知能力理解信息,抽象逻辑思维在中学生的认知活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精力充沛,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易接受新事物,具有一定学习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有组织地进行自主学习。开展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他们对知识形成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比较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活动的主导,具有整个空间统一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个体和整体为中心,推动活动实践的不断进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课程改革推动,它和传统的教育形式有所不同,传统的实践活动一般目的性比较单一,追求知识的掌握和学生的共性的发展,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多主题、多任务、多方法的融合。针对现代数字化学习环境高速发展、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适用于网络环境、多媒体技术和组织数字化学习资源方面。在这样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更有利于推动层次与形式多样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如何正确、有效地面对这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进一步打造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使其成为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力、创新精神和探究力的发展性课程?关注差异、分享差异、发展差异是很有必要的。面对现实中有差异的学生,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有差异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在承认差异是一种需要的前提下,不断地寻找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促使不同的人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现在的差异教学形式从分层作业到分层教学,再到分类教学、异步教学等,每一种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差异教学目标。

中学综合实践中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大多数的教师在综合实践中能使用贴近学生的组织形式,采取自主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式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但由于对“数字化学习环境”了解得不全面,不能充分发挥“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积极作用。在活动设计上,对如何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活动方案有一定的困惑。多数学生都参加过并喜欢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但同样因为对“数字化学习环境”了解不全面,不能充分运用“数字化学习环境”进行学习。而且对不同的活动内容,投入的感情、状态、对活动参与程度波动较大,缺乏对活动的正确定位,不明确自己的活动目的,导致收获甚微。针对这一现状,研究构想是和实际的活动内容相联系的,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在活动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具有其复杂性。面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情趣、知识背景、强项、弱势,分析学生已具备的基础能力、学习特点等。如对思维活跃、能力比较全面的学生,实践时应当考虑如何对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如何从不同角度切入引发他们的思考,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对专注力一般、反应速度一般的学生,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刺激他们的兴奋点,结合基础、启发引导。对于差异明显的学生,要加强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综合实践的作用。面对不同的活动内容时,要分析活动的主要内容,把握内容的深、浅、简、难、侧重点、内容承前启后的特点等。接着对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细化;确定教学策略、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推荐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教学手段等;查找相关参考资料,准备所需教学材料。最后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进行评价与修正。无论是在重在体验的课程中,还是在理论性较强、相对复杂枯燥的课程中,或在偏重于动手操作的实践课程中,教师都要充分分析差异存在的形式及原因,如学生差异(背景、兴趣、学习方式、知识结构)、内容差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成果差异(练习达成)、评价差异(评判标准、集体与个人)。在实践中的应用要符合逻辑性,注重灵活性,实现可持续性,体现可操作性并具有积极性的原则下,鼓励学生实践,做好“指向”,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处理好实践与知识、小组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综合实践活动.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17号.

[3]殷旭彪,陈琳.论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现代教育技术[J],2013,5.

上一篇:搭建学生乐学平台,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下一篇:第十五届国际航空展在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