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浅议

时间:2022-09-27 01:56:49

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浅议

[提要] 服务读者是建立图书馆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万花齐放。但是,目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跟不上读者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这就弱化了图书馆的功能。本文主要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不足谈起,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介绍近年来“新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如何更好地服务读者,让图书馆成为一个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平台。

关键词:资源共享;图书馆服务;新模式;价值

基金项目: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2017年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创新研究”(hmx20160068)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2日

一、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制约因素

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传统图书馆主要以收藏纸质书籍以纸张为载体达到传播信息、分享知识的目的,所以它的服务必然围绕纸张文献和图书馆舍来开展。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封建时期藏书楼的影响,图书馆藏书的目的是保存图书,形成“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办馆思想,往往把读者放到次要位置。图书馆设施的建设也以更好保证藏书、治理藏书为重点,因此传统服务的局限及封闭性的管理模式一直制约着读者利用图书馆。主要表现在:

(一)地域限制。地域限制主要指图书馆与读者距离的远近。在传统图书馆服务当中这是制约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居住地或工作场所离图书馆太远,所以无法将这种即时的需求转化为即时的行为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一点在异地读者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二)时间限制。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主要以人的管理来推动实施,这就不能避免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读者利用时间发生冲突,这就大大降低了图书馆资源被利用的效率。

(三)制度限制。公共图书馆虽然说对外开放,但也并不是完全开放,一个原因是图书馆本身的规章制度对读者借阅做出了种种严格限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图书本身特点限制,由于这些图书本身的历史特点以及稀有程度决定了这些藏书不能对外借阅。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

(四)服务手段限制。传统图书馆主要运用手工操作来服务大众,无论是从检索机上搜索,还是利用检索卡片进行查找以及询问图书管理员,这些方式查找的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这就导致了读者浪费了大量时间却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书籍。

(五)重视程度限制。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非盈利组织没有所谓的“损益”。所以传统图书馆对于其服务的标准也就比较漠视,不愿意投入精力开展精细化管理,导致图书馆职能相对低下,作用彰显不够。

二、图书馆创新的必要性

在当今的这个创新无处不在的社会大环境,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如:传统商I模式受到创新形势下“互联网+”新模式的冲击,科技无时无刻不在创新,对于教育而言就更加需要创新。而每一次的创新都让传统模式产生不小的冲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这个处处都需要创新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服务明显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读者想获取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的创新就变得刻不容缓。图书馆创新形式下的三种服务模式:

(一)真人图书馆。真人图书馆是近年来兴起于国内外图书馆界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真人图书馆起源于1993年丹麦哥本哈根5个年轻人创立的一个非政府反暴力组织。2000年在北欧音乐节上借了75本“真人图书”现场与观众互动交流,“真人图书馆”就此诞生。自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引进并实施,“真人图书馆”这种文化传播活动后,“真人图书馆”在我国掀起了热潮,其服务模式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真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出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广泛和自由的交流沟通平台。其提供的真人图书不仅能够分享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且能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这就摆脱了传统图书馆以只提供给读者图书资源的使命。互联网时代到处都是传播知识的载体;相反,如今面对面交流却是一种稀有的资源。“真人图书馆”认为,每个人都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或者具有某种独特的思想,这些“真人图书们”通过与读者交流其最想分享的经历或者某种不一样的看法达到分享智慧的目的,这正是“真人图书馆”独特的魅力所在。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不同,“真人图书馆”摆脱了地域、时间的限制。无论线上线下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那么几个人来充当“真人图书”的角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说明了其中的道理。真人图书馆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所以我们仍然需要联合传统图书馆,以传统图书馆作为服务平台,发动社会各个团体和组织,从而促使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更好的服务读者,创造其应有的价值。

(二)嵌入式图书馆。“嵌入”指一种事物嵌套到更大的实体或环境的一种心态。“嵌入”概念最初是由人类学家波兰尼于1944年在《大变革》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类的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中。198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刊》上发表了《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问题》一文,标志着学术界正式引入了嵌入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嵌入式的服务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中,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因此,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人们也在研究如何运用这种新型的服务理念使得图书馆资源更好的利用。

中国知网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目下有关“嵌入”主题的文献1999年开始出现,但是直到2005年前后,国内才开始出现论及嵌入式图书馆服务的文章。2007年发表的《嵌入式数字图书馆工具条的设计与实现》一文,在图书馆领域正式提出并引用嵌入式工具。从完整意义上的用户服务而言,200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提出“融入一线,嵌入过程”,并实施了全新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与机制,标志着国内的学科服务以“嵌入”为标志,开始了从第一代学科馆员到第二代学科馆员的转变。2008年有关嵌入式服务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一篇:河北省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建议 下一篇:应用型高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