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屋面裂缝问题

时间:2022-09-27 12:54:47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裂缝问题

【摘要】:屋面裂缝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了建筑工程屋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裂缝 原因 措施

【 abstract 】 : roofing crack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actual work experienc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rack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oofing reason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 key words 】 : crack; Reas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屋面的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就裂缝轻重程度而言,轻者影响其美观,重者影响其安全使用,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就屋面裂缝的成因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屋面裂缝的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房屋屋面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有设计、原材料及施工等三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逐一进行分析。

1.1设计方面

(1)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在住宅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板的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对于那些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要想保正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楼房的拉裂和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板的开裂。

(2)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

房屋长度过长,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也越多,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

(3)在楼屋的设计中,设备专业特别是电气专业,大多将照明、消防、通讯等所需的管线直接敷设于现浇板中,而且有时集中于某一处现浇板中的管线多达7~8根,并且这些管线的直径多为2~3cm,由此就会使该处的现浇板厚度大大削弱,从而引起现浇板在该处开裂。

1.2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碱——骨料反应:

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裂缝。

(2)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上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1.3施工质量方面

(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施工工艺不当引起: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穹矩造成横向裂缝。

(3)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4)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

众所周知,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如施工发生在夏季炎热气温下,石子表面温度升高,使石子体积膨胀,拌制成混凝土后,石子受冷收缩,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发丝裂缝;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三、屋面裂缝的预防措施 

对于现浇板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

2.1设计方面

(1)对于地基的不均允沉降,可以通过调整基础的选型来对楼房沉降和沉降差进行控制,如采取改用深基础及桩基础等方式以减少这类裂缝的发生。

(2)在板角增加辐射筋。

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此外配筋较多时,相对来说也能明显改善裂缝的产生或扩展,根据裂缝距板角的距离,辐射筋长度为1.5m左右。

(3)平面布置上尽量减少凹凸现象和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平面转角过多,即薄弱部位越多,而这些部位由于应力集中,往往是裂缝的多发区。

2.2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尽可能不使用民办小厂生产的水泥,如必须使用,应认真对水泥标号及安定性进行试验。

(2)采取严把原材料进货关、认真地对进场砂石骨料进行检验,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并做好各项试验,一经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场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场。

(3)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3施工质量

(1)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2)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3)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一般可以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保湿养护,也可采用喷养护液进行养护。

四、结语

对于楼屋面现浇板容易出现的一些非结构性裂缝现象,经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分析研究,以及实际工程中的防治、处理案例,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要彻底消除裂缝现象,尚有待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积累经验,并进行技术创新,采用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颜斌,苏宁. 建筑工程房屋裂缝问题浅谈.《建筑科技与管理》2009年3期

【2】]郑爱武. 混凝土结构防裂探讨.《建筑科技与管理》2009年3期

【3】 刘晓俊. 楼屋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止措施.《建筑科技与管理》2009年3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谈语文教学如何适应课程改革 下一篇:刍议建筑工程中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