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2-09-27 12:10:51

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对传统数学教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文章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目前的应用中对中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肯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并提出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推进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学数学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38-02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资源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教育者指明教育技术的工作对象、领域和任务。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中学推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现代教育技术进中学,像是一把双面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1.计算机的精确性便于学生发现正确结论。计算机的出现,消除了几何教学中手工测量存在的误差,便于学生在探究问题时发现正确的结论。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很快可以得出“两个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在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时,也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准确测量角度,帮助学生发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猜想。

2.计算器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数学学习方法。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秋季组织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对中学生学习使用计算器知识作了具体规定,计算器由此走进了中学校园。计算器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数学学习方法,原来要求掌握的很多复杂的运算技能和要求记忆的大量数学公式都可以使用计算器完成。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应用到对数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上,更有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3.多媒体的使用实现高效传递信息。多媒体的使用颠覆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呈现静态信息,还可以呈现动态信息。对于定理和性质,利用多媒体可以完美地呈现给学生,老师不用一遍一遍重复书写,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对定理和性质的解说和证明上;对于学生来说,一些抽象的问题,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可以变得简单具体,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本身很抽象,但如果使用动画演示,学生很快就能理解。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一个物体的截面等较抽象的概念借助动画模拟可以很快在学生脑中形成概念。

4.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教与学的广泛交流。在互联网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能够从网上获取大量自己需要的知识。老师间可以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学生间可以交换学习资料,不懂的知识甚至可以向陌生人请教。各种学习网站、交流群、论坛实现了教与学的广泛交流。

5.常用软件的使用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常见的数学软件主要包括几何作图、图象处理、测量及计算类软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图像处理功能,可以轻松解决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具体与抽象、直观与逻辑之间的矛盾,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例如在“对数函数的性质”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是通过作出y=log■x,y=log■x,y=log■x,y=log■x等几个特殊的函数图象,通过函数的变化趋势来讨论对数函数y=log■x的性质。仅凭研究这几个函数图象就得到对数函数的性质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作图软件,引导学生随意地取a的值,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对应函数的图像.在取值作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底数a对函数图象的影响,并且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经过的定点等性质一目了然。另外,使用数学软件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展示知识的结构,使尝试过程中错误的成分减少,数学思维的目的性增强,数学思考更有程序性,从而数学推理的逻辑基础更加清晰。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消极影响

在积极影响的另一面,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也伴随着很多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1.图形滥用,影响学生抽象的思维训练。多媒体计算机由于其计算准确、作图快捷、色彩丰富且其动态效果好深得广大中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青睐。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理解问题,不管有无必要,一律在题目中配以计算机作图。这样做,固然可以依托图形的直观性、形象性,使得一些抽象思维欠佳的学生确实在短时间内能理解问题,但是这样做会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得不到训练。中学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强化抽象图形的直观性就会弱化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一旦离开了图,学生就很难理解问题,更别说去解决问题。数学的一个特点就是抽象,长此下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极为不利。

2.信息超量,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信息量大、展示方便快捷是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一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把数学教学变成播放多媒体课件。以“三垂线”定理和逆定理的证明为例,在黑板上讲要十几分钟,可是用多媒体放映只需三分钟。这样做的后果,不只是教师自身会忽视了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而言,短时间内大量信息的涌入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没有记忆、想象、思考和理解的时间,自然也就学不好数学。

3.教学手段单一,目的和方法南辕北辙。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中,部分数学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课件不分重、难点,将整堂课涉及的资料或黑板都搬进课件,电子课件成为黑板甚至课本替代品,授课过程只顾坐在电脑面前点击鼠标,把教学过程变成名副其实的“照屏宣科”。师生互动减少,情感交流减少,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单一的教学手段只会造成现代化教育的假象,不能真正为教学目标服务。事实上,并非每一节课都必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像定理的证明,习题的解答,在黑板上讲解、推导学生更容易接受。所以应根据实际需要,在恰当的地方运用好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4.课件花哨,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精美的课件对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花哨的课件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有些数学教师为追求课件表面美观,在课件中插入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声音或图片,结果上课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这些动画、声音或图片上,真正要学的东西反而没有注意到。所以花哨的课件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只会冲淡教学主题,还会影响教学效果。课件本身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释数学知识而制作的,只要设计简洁,重难点突出,知识点清晰,能够确实帮助到知识的理解就行。

三、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进中学是中学教学的一大进步。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目前的应用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是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的。为了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学校领导首先要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推进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要积极引入相关软硬件,更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2.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技术价值观。引导教师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避免盲目崇拜、过分地夸大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或轻视、排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要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和内在价值,不断引入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不足,它要与人的因素、体制的因素、内容的因素等相互协调才能产生作用。可以采用集中学习、请有关专家作报告、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深入思考,转变观念,真正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

3.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①要注重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只有将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知识的流通与转化。因此,必须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帮助广大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掌握现代教育的原则、方法等,解决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来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等问题,提高教师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院校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②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是单纯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要熟悉教育技术应用软件如计算机的使用及课件的制作、计算机网络知识,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声、光、电、图像等有机地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③要注重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实际的教学过程纷繁复杂,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想合理有效地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使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重视对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培训,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论知识,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可以建立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训中心,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组织相应的短期培训或在职培训,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高校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

4.建立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和开发。①在教师评价方面,如教师考核、职称评定等,可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②在教学评价方面,如各类教学比赛,可将是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及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评价教学的标准之一。③在科学研究方面,对那些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奖励。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运用创新实验,提高高中物理复习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