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趣课堂 快乐阅读

时间:2022-09-26 08:29:24

学趣课堂 快乐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直观性和趣味性,以学趣为主,这样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师教得如痴如醉,整堂课趣味盎然,情意浓浓。

一、学贵有疑,以疑促学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是学生进步的关键所在。开课时,引导学生读课题质疑。学生读完课题后,一句轻描淡写的“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花,一语点燃万千思绪。学生的思维被质疑的火花点燃,纷纷各抒己见。以《小壁虎借尾巴》为例,学生提问:小壁虎为何要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孩子们的思路完全被打开,思维都被激活。从小就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带着思考去学习知识。质疑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学习之路指明了方向,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在疑问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解惑,在解惑中感知,在感知中习得,真正达到学贵有疑,以疑促学的高超境界。

二、读思结合,以读促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证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教学中,老师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烦琐细碎地讲解,整堂课,删繁就简读为主,“读”占鳌头。读的方式灵活多样,有教师示范读,有小老师领读,有师生合作读,有分角色朗读,有配乐朗读,有比赛读,读的方式花样百出,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读中不厌其烦,读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朗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思考,以读促思,读思结合,以读促悟。课堂上,老师一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一边读书一边圈圈画画,边读书边思考问题,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在快乐的朗读中,学生不但能理解感悟文本,还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更难能可贵的是获得了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朗读,无需讲解任何朗读的技巧,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模仿着读,读出了温和的礼貌语气,读出了婉转的询问语调!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教师通过一些关键的询问,让学生去思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话语气,这样一点一滴地指导学生朗读,扣住关键语气词读,让学生读出了不同的语调和不同的语气。这样专注于细节的朗读指导,能让教学返璞归真,让学习水到渠成。

三、寓教于乐,情趣盎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好动、好玩,紧扣一个“趣”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始终兴致高昂,高举的小手如林,得到的知识颇多。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应渗透学生随文识字,引导学生在情趣中识字。识字是低段教学的重头戏,平时我们的识字教学往往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情趣中识

字。如,教学“姐”字时,教师用情趣化的语言问道:姐姐吃几碗饭呀?学生在答“两碗”中牢牢记住了“且”中间有两横。通过做动作、玩游戏、比赛认等有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趣浓浓的教学中学得轻松、快乐。这样的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学生在“趣”的引领下,跟随着教师的思维融入课题,走进文本,不厌其烦,乐在其中,使整堂课寓教于乐,情趣盎然。

总而言之,低段的阅读课教学应凸显语文的工具性,还要兼顾语文人文性的渗透。让学生亲历有情有趣的阅读实践,让他们享受儿童文化的熏陶,获得鲜活语言的飞扬,让他们爱上阅读课、爱上阅读!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幼儿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下一篇:小天地里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