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孩子的习作也活起来

时间:2022-10-03 03:28:17

让农村孩子的习作也活起来

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村孩子写出的作文如出一炉,东拼西凑,空洞乏味,没有感情,也没有灵魂。我尝试着带学生走进身边的生活,让他们品味、思考,渐渐的,我仿佛看到了那真正称为“作文”的嫩芽缓缓破土而出……

一、美丽的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写作材料

农村的孩子是大自然的幸运儿,他们在广阔的原野中奔跑,

在潺潺的溪水边捉鱼,在青青的山坡上放歌……我引领孩子们去享受这大自然独特的馈赠,让他们尽情地沐浴在家乡的山山水水之间,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去发现,去交流,从而有条理地去组合、去连缀,孩子们一篇篇优美的写景作文跃然纸上,如马晓兰写的一段句子:“春天来了,那白色的李子花在枝头上吹着喇叭,嫩绿的小草悄悄地钻出地面来偷听……”多么富有童趣的句子,将春的生机描绘得如诗如画……

二、淳朴的民俗民风,是信手拈来的写作素材

农家的生活沿袭了太多的习俗,也充满了太多的乐趣。这些素材对孩子们来说可信手拈来,我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讲述,整理,润色,那一篇篇风趣幽默的习作让你忍俊不禁。如,有孩子写道:“伯父这下可惨了,被取闹的人们戴上萝卜削成的眼镜,两根弯弯的辣椒垂在鼻下,宛如西游记中的大象精,下巴却戴着毛刷做成的胡须,脸上涂的犹如京剧中的丑角,滑稽可笑,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耳濡目染的写作素材

农村的孩子,身边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不乏美丽的传说、悠久的历史。孩子们从小对这些耳濡目染,他们会从晒太阳的老奶奶那儿听到因果报应的民间故事,会从叼烟袋的老爷爷那儿听到家乡的美丽传说,也会从除草的村姑那儿听到悦耳动听的花儿……我让孩子们搜集整理,在课堂上稍作引导,孩子们便会用、会感悟了。如,有孩子在《美丽的家乡》中开头用花儿导入:“杏花开的个三月天,马莲花开着个路边。”顺口的表达,扼要的描述,似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

四、民间俏皮的语言,是津津乐道的写作材料

农村的语言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的谚语、俗语都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精华。或叙事,或规劝,或逗趣,或气象,人们会妙语连珠。在孩子的习作中加入这别样的作料,那么他们的习作会别具一番滋味,如叶小燕的《我的“野蛮”爸爸》中写到:“爸爸嘴里数落着:‘三天不打,你还上房揭瓦’,便扒下弟弟的裤子,抡起蒲扇般的巴掌朝他的屁股蛋挥下去。”寥寥几笔,将爸爸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

只要我们巧妙用心,另辟蹊径,让孩子们立足于身边的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你将会看到那一刻花儿开了……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塔尔中心学校)

上一篇:零距离阅读 下一篇:爱心永恒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