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神农本草经》(8)

时间:2022-09-26 08:10:10

原文:

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游,下痢,大小便不通,贲豚,上气,咳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症瘕,惊邪,癫痫,鬼疰,喉痹,齿痛,耳聋,目肓,金疮,蹯折,痈肿,恶疮,痔,漏,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乏赢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此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宜依端绪以取之。

译文:

大病主要有中风,伤寒,寒热病,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游,痢疾,大小便不通,贲豚,上气,咳嗽,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症瘕,惊风,癫痫,鬼疰,喉痹,牙齿痛,耳聋,目盲,金疮,骨折挫伤,痈肿,恶疮,痔,漏,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损困乏,消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害的病。此书当中稍微有变化,应该根据各个病证线索,寻找治疗它们的相应的药物。

解读:

此段列举了大病主要有中风、伤寒等四十几种病证,根据这些病证,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下面对不常见的病名做一解释:

中风:指风邪袭表,症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塞,脉浮缓的证候,又称表虚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载:“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伤寒:指寒邪袭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又称表寒证。《伤寒论》亦载:“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温疟:指以发热为主的疟疾。

中恶:为一种病名。《诸病源候论》曰:“中恶者,是人精神衰弱,为鬼神之气卒中之也……其状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

肠澼:一指腹泻,二指痢疾。

贲豚:多因。肾脏虚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腔和咽喉,发作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痛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及少气等。

上气:《圣济总录》解释说:“所谓上气者,盖气上而不下,升而不降,痞满膈中,胸背相引,气道奔迫,喘息而有声者是也。”

留饮:即饮邪日久不化,留而不去。其症状随饮邪停留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癖食:即饮水结聚于膀胱,遇冷热相搏,因而作癖;脾得湿冷,则不能消谷,使人赢瘦不能食,合称癖食。

症瘕:为腹腔内有包块,质硬且固定,病在血分者为症;包块时聚时散且病位不同定,病在气分者称聚,故有症瘕积聚之说。

踒折:泛指骨折、扭伤。

瘿:现代称甲状腺肿大。

阴蚀:指妇女下阴溃疡。

蛊毒:指感染异常邪毒所致的病症。

上一篇:学点心理治疗知识(二十)认知领悟疗法 下一篇:花卉疗疾美良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