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网络蜘蛛侠

时间:2022-09-26 06:23:32

马云,网络蜘蛛侠

很清楚地记得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晚会上,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被主持人称为“蜘蛛侠”,听到这个称呼,马云一脸讪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比他的回头率更高,因为我的样子比他更怪。”

他有一张象外星人的脸:瘦、头小、额宽、眼距较宽、嘴瘪小、肤色薄白;但他反戈一击:“人的智慧和外貌是成反比的。”他开垦了中国电子商务的荒原,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商务网站。他会流利的英文,并且有着不合乎中国传统习俗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但他却引领了契合中国国情的商务模式。布莱尔称“他正在改变全球商人做生意的方式。”

不懂IT的IT英雄

他坦言自己小学考重点中学考了三次没有考上,大学考了三次才考了个师范学院,且是由专科升本科。

马云总结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无法成功的原因,是“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他们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的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其实爱迪生是因为懒得想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就编了这句话来误导我们。”这可能是马云为了活跃气氛的随口调侃,不能否定的是有许多冥冥之中的因缘际遇促成了伟大的诞生。

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公开,不保守,不造概念,他坦言自己也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什么模式。这恐怕会让习惯于逻辑思维,有缜密框架结构的大公司的企业家惊若木鸡。当很多媒体人喋喋不休地描写“阿里巴巴是什么”的时候,他便会挑衅地说,“你们确定自己知道吗?告诉你们,其实连我也不知道。”他甚至宣称,“能说出阿里巴巴模式的人,我就认为他们不是我的对手。”

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一直掌控着阿里巴巴前进的方向,虽然马云至今还不想让阿里巴巴定型,但一切又似乎都在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前进。他认为阿里巴巴还有很多种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他一直在公众和公司内部酿造着这种“不确定文化”,他逼着自己和大家一起去寻找……“我觉得网络这个东西不要想得太清楚了,但是你要知道一个大方向。”

他一直用最简单的思维,最简单的自我问答模式,创造着网络传奇;国内也有无数的门户、行业、商务网站,但他们大多大而杂,一眼看上去框架齐整,逻辑严密、无所不包的模式。只有他,一个网站精简到就是买和卖,但是功能齐全,方便易用,诚信保证,他知道人们需要什么,人们的目的是明确的。于是他可以摒弃许多的繁文缛节,直奔主题。

他称自己不懂互联网技术,至今还只是会收发E-mail和上网浏览等基本操作。但他却他认为不懂技术并不妨碍他做点子商务,不妨碍他去管理公司。“我就告诉我们的工程师,你们是为我服务的,技术是为人服务的。人不能为技术服务。再好的技术如果不管用,就只能扔了。我们的网站为什么那么受欢迎,那么受普通企业家的欢迎,我曾经大概做了一年左右的质量管理员,就是他们写的任何程序我都要试试看,如果我发现不会用,我就说赶紧扔了,80%的人跟我一样蠢,不会用的。”

疯狂赌徒的维新变法

马云的职业生涯基本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中国黄页;二是阿里巴巴淘宝;三是并购雅虎中国。2000年,马云从风险投资公司拿到2500万美元,2004年又从软银筹到8200万美元,然后一年内为淘宝网砸出1亿元人民币。而最近的一个数字却是10亿美元投资――来自雅虎公司。其中第一笔融资只用了6分钟。

马云,是一个赌徒,他的每一次开创和飞跃在某个角度都巧合地和赌重合在一个圆点。

第一次赌创办了黄页,那是真正的赌博性质的赌,他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玩了吃饺子老虎游戏,用25美分就在上赢了600美元,这600美元成为他走上互联网道路的第一笔天使资金。1995年4月,他创办了“中国黄页”,这是国内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同时也在国内最早形成主页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成功地了无锡小天鹅、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主页。1997年年底,马云决定到北京发展。他带着“中国黄页”的6个新人,从杭州来到北京。他说“如果说我这辈子骗过人,就骗过这6个人。我对他们说跟我做吧,机会多多。其实说实在的,当时我自己心里也没底。”

马云一行加盟到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运作该中心所属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站点。

第二次赌创办了阿里巴巴,这是砸锅卖铁,孤注一掷的赌。1999年2月,马云到新加坡参加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发现讨论的是亚洲的电子商务,发言的85%是美国人,说的全是Ebay、Amazon。他突然蹦出一个想法,亚洲要有自己的模式,中国要有自己的模式。欧美的电子商务市场,特别是B-B模式是针对大企业的,亚洲电子商务市场主要在中小型企业,这两种市场不可能用一样的模式。

马云决定创办一种中国没有,美国也找不到的模式。他一回国就请了朋友到家里聚会,都是平时玩得最好的,一共24条好汉,他向他们宣布了两件事:辞职、回杭州做网站。当时马云只给他们3天时间考虑,回去的条件是每月只有500元工资,在加拿大MBA毕业的也一视同仁。但他们都跟着马云回到了杭州,大家把各自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凑了50万元,开始创办阿里巴巴网站,明确其发展方向是为商人建立一个全球最大的网上商业机会信息交流平台。

第三次赌,他把宝押在了雅虎中国。去年,当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阿里巴巴及雅虎中国身上时,马云和他的团队又一次站在了舆论风暴的中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雅虎中国“送给”阿里巴巴10亿美元;雅虎中国得到阿里巴巴40%的股份和35%的决定权……在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交易背后,阿里巴巴由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但是他说:“是的,我在赌博,但我只赌自己有把握的事。”

向往心中的江湖

无论在开创初期上门推销经历的苦难,阿里和淘宝的辉煌,还是西湖论剑的豪情,你看到的马云在他身上有股侠义之气。他最喜欢看金庸的武侠《笑傲江湖》。

有种领导者有种中国传统文化地浸润,比如张瑞敏,比如严介和,相对于他们,就象一个在庙堂,一个在江湖。庙堂里有大道,有厚重,有殊途同归;而在江湖,有豪情,有义气,有忍辱受重,有不到长城非好汉,有撞破南墙也不回头。他是更男性化的领导方式,甚至传言他挑选员工都要求会“倒立”,以证明体魄强壮。

他说:“我的性格缺点有一大堆,最大的优点是总是开开心心的,特别是大灾难来的时候,压力越大越开心,如果顺利的时候,比谁都担心。”其实人与人之间很简单,不管是做领导还是员工,谁也不希望看到愁眉苦脸,深沉的样子,一个公司的文化无疑在快乐的气氛中生气勃勃,快乐不是骄傲不是自负,是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智慧。

他经常说,“领导者的艺术无非是这三样:眼光,胸怀和实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经常跑经常看以后,眼光就比别人看得远,别人就会钦佩你。做领导者一定要有胸怀,十个有才华的人九个都有种古怪的脾气,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你要去包容他们,而男人的胸怀是被冤枉撑大的。还有实力,你一次一次地失败,一次次地被打倒再起来再被打倒再起来,这时候你才会有实力。”

在他周围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把各路英雄聚集在自己周围,他们可以放弃高薪,放弃安逸,毫无怨言地跟着他吃盒饭,睡地板,北上,南下地打拼。直到现在当初创业地二十四个人都还在他的身边。马云曾经说过:希望到60岁的时候,和现在这帮做“阿里巴巴”的老家伙们站在西湖边的桥边上,听到喇叭里说,“阿里巴巴今年再度分红,股票继续往前冲……”

上一篇:茶水发炎 等 下一篇:大国基石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