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09-26 05:52:36

浅谈文言文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难点,除了难在它知识点繁多,难成系统,还难在它的内容离我们生活远以及古人的想法与现代人有差异,容易造成满堂灌的枯燥的教学模式。要破除这块坚冰需要多种手段,笔者想就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办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文言文学习可以使学生更直接的去理解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而不衰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她能鼓舞人改变人,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如儒家的担当与道家的豁达,外加佛家的虚空,在选入课本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对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如《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对子路、冉有“祸起萧墙”的指责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可以参看《〈指南录〉后序》中的第一段“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来研读文天祥出使的背景,理解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不计个人安危,跳出政治斗争的狭隘,担当起挽救国家命运的重要使命,这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也就能让学生理解文天祥在叙写他南逃中连写了十八种“死”但仍然顽强“活”下来的原因,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情怀。

又如,在学习《赤壁赋》时我让学生重点讨论“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一句的内涵。重点体会“得”和“遇”反映的心理境界。学生在理解“物各有主”的基础上,再给一些苏轼的背景,最终学生总结为这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放弃的理智与豁达,让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是多重的,以前看似很平常的景物,在作者眼里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也就是说苏轼的另一种生命被唤醒了,这就有点“禅”的意味了。

二、文言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名篇佳作充满各种变幻无穷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开篇“蜀山兀,阿房出”,以大胆夸张的手法,使人想象出阿房宫之规模气势,“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些文字想象丰富,阿房宫中楼阁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桥梁横卧水面,灵动如飞;复道飞架在楼阁间,色彩绚丽,美丽如虹。文字激发学生的想象,秦王穷奢极欲的生活便历然在目了。再如庄子的《逍遥游》开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一节文字描写鲲鹏变化、鹏鸟高飞,构思奇特,闭目凝神,眼前就会展现一幅神奇、雄伟的画面:在浩渺的北海,鲲这条大鱼在游动,只见洪波涌起,大鱼的闪闪银鳞在海水动荡中化作轻柔的羽毛,一只奇大无比的神鸟冲天而起,它的翅膀遮蔽了天空,翅膀拍动激起的浪花不知有几千里。这是何等的奇观,文字给学生以神奇的想象,一幅壮美的画面油然而在目前。

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出一些情景来给学生的想象提供帮助,如设置关键性的问题。如《滕王阁序》中的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落霞是什么颜色的,孤鹜本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落霞像在飞,作者为什么抓住的场景里是孤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 秋水是什么样子的,长天是什么颜色,为什么秋水能反映出长天的颜色,整个的画面是什么颜色,什么氛围,和“落霞与孤鹜齐飞”搭配起来又是什么效果。这些问题能使学生的想象具体化,体会作者反映的是一个色彩艳丽,宁静广阔而不失昂扬活力的大境界,既照应了下文中“彩彻区明”,也为王勃书写个人抱负情怀张本,情景交融,使学生捕捉到了瞬时的美,进而明白古人的昂扬奋发的精神,同时也培养了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文言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可以积累作文素材。高考满分作文选中,屈原、司马迁、苏武、苏轼等人的材料屡见不鲜,课内文言语句的征引也频频出现,运用这些材料能提升表达效果,赋予作文历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深度。当然,材料的范围应该适当加以拓展,不能总是让这几位名人露脸,一到高考,他们总是最忙碌的。

其次,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这表现在学生可以运用文言词汇。例如,《赤壁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等可以被直接运用到写景的文章中去。

第三,可以借鉴作文技法。文言文中有许多技法,值得学生在作文中借鉴。例如,韩愈的《师说》,先立后破,正反论证;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先叙后议,环环相扣;这些布局上的技法,对学生写作很有价值。

总之,文化素养本天成,文言阅读精雕琢。

上一篇:题目与板书相得益彰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书面表达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