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任务型英语教学及其应用

时间:2022-09-26 05:27:13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任务型英语教学及其应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对于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并赋予意义的。该理论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处在中心位置的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生,后三者则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环境,对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建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理论还汲取了人本主义的思想精华,特别注重学习者的全人发展――除认知发展外,还有学习能力的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和个性品质的发展。[1]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改革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师灌输式”教学,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要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并对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主动建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英语课堂不应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师生的“群言堂”;教学不应再是教师的“单向传输”,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多边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在“多边互动”中主动探究知识、建构意义,在“多边互动”中互相启迪、共同进步,不断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2]

建构主义理论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3]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的创设。由于我国的外语学生几乎不可能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英语,他们与英语的接触主要是在同学中和在课堂上,因而创造语言情境尤其重要。

二、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英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它代表了真实语境下学习语言的现代语言教学理念。[4]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理解和体会语言之后在课堂内外参与的有目的、有意义的能促进其语言学习进程的活动。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者看来,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生活的任务。其主要特点就是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设计尽量真实可行的任务,激励、引导学生参与并最终完成这些任务,将知识教学融入到亲自完成一项任务的具体活动当中,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教育部在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它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5]

我国学者对任务型教学的引入与研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的研究范围涉及任务大纲、任务类型与任务教学模式等,探究了任务型教学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适用性与不足。任务型教学符合第二语习得发展的认知假设,有其教学理论基础,它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对长期占据外语教学的结构大纲、意念功能大纲等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6]

任务型教学具体特点如下:

1.教学目的。任务型教学涉及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强调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它强调发展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技能,并注重发展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协商合作能力、思考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习者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堂情景。任务型教学强调情景的多样性、真实性,情景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情感与能力水平来设置情景、布置任务,鼓励学生根据真实的情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讲述真实的生活经历,传递真实的信息,使各种语言技能在交际中灵活体现。

3.教与学的主体。任务型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核心,体现他们的生活经验,反映他们的认知水平,体现他们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师不再是权威,而是交际活动的促成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主动性。

4.学生的认知。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7]

任务型语言教学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角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设计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整个教学活动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学生在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点。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断提高,最终使学生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到“我要学”的状态,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应用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将教学的中心向学生转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重新交回到学生手中,而“任务型”的英语教学模式,恰恰符合这一要求。

从任务型教学的特征来看,它强调“增强学习者个人经历作为重要的促进课堂学习要素的作用”,即重视学生个人经历对学习的促进作用,非常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己去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这无疑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经验与知识的双向建构。

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体现了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人文性,教学环境的丰富性和教学任务的复杂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学活动的任务性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合作性,以及评价体系中主体的多元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的实施中需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1.导入方面。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在十分活跃的气氛和轻松愉快的感觉中进入英语学习的情境,为后续各阶段做好铺垫。

2.任务前阶段。这一阶段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输入,帮助他们熟悉话题,并识别新词和短语。目的在于突出任务主题,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减轻学生的认知加工负担。

3.任务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设计多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习单元中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学生以个人、结对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在完成任务时所使用的语言是自然发生的。

4.任务后阶段。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成果,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也使他们接触了更多的口头语和书面语。教师可以让若干个同伴或小组向全班做简要汇报,要大家对结论进行比较;也可以只让一两个小组完整汇报,其他人进行评论,补充观点,做笔记。

5.检查评价阶段。本阶段要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将他们已观察到的语言特征系统化,澄清概念并注意到新的东西,概括出语言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学生更自信、更积极。学生通过评价,反思自己的成功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

6.课外作业。根据课堂任务内容,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做相关项目。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把课外作业改为与课堂学习任务有关的项目化作业形式,使课外作业与任务型语言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设计项目化的作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控制难易程度。由于这些项目化作业都与课堂学习任务及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关,既可以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8]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足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发展了交际法通过任务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优势,同时,又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克服了交际法忽视语言形式学习的不足。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挖掘和利用学生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实际,也更容易被学生深切感知,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Marion Williams,Robert 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宋红波,耿殿磊.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4).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4] 程馨.英语任务型教学:过程观、综合观与真实观[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赵振华,莫新语.近年来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⑻.

[7] 曾文雄.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途径新探[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⑹.

[8] 郑红苹.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06⑴.

上一篇:论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下一篇:跳远技术动作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