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联合α―干扰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6 04:59:05

喜炎平联合α―干扰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α-干扰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喜炎平联合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临床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95.53%(26/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手足口病喜炎平α-干扰素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03-0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免疫力较低,故较易感染该病,且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1]。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我科采用喜炎平联合α-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取得了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53例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资料、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手足掌部及臀部皮疹、口腔黏膜疱疹)。年龄在1~3岁,平均年龄(1.56±0.71)岁。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治疗组2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实验室检查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在给予补充水、电解质及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干扰素(α-IFN)5~8万U/(kg・d)肌内注射,1次/d,连用3d,喜炎平5~10mg/(kg.d)分别于100ml生理盐水静脉点滴;对照组仅给予病毒唑10~15mg,/(kg・d)和喜炎平5~10mg/(kg・d)静脉点滴,应用至体温降至正常后2d为一疗程。

1.3疗效判定。显效:2天内体温正常、皮疹明显减少、一般情况好转,3天内不流涎、进食增加、玩耍如常;有效:3天内体征正常、皮疹减少、一般情况好转,5天内不流涎、进食增加;无效:治疗4天仍发热、皮疹无减少或增多、流涎、进食减少,口腔粘膜充血、疱疹破溃、或合并细菌感染。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采用组间t检验,两组治疗效果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上一篇:剖宫产后足月妊娠再次分娩方式分析 下一篇:注射用水和生理盐水配制皮试液的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