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不讨人喜欢”的孩子

时间:2022-09-26 04:49:10

可爱、漂亮、聪明……被冠上这些形容词的孩子,常常成为班级中的宠儿、成人逗乐的对象。与之相反的那一部分“边缘”孩子,命运却与之截然相反:面相稍逊者,获得拥抱关爱的次数就少;流涕垢面者,常遭白眼;性格怪异者,避之不及……此类实例举不胜举。是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只是停留于表面吗?我们不妨从一些实例来剖析这些“不讨人喜欢”的孩子。

1.倔犟的孩子最执着

班上有的孩子是人们常说的“犟种”,老师教东,他说西;大家在安静活动时,他总有“惊人之举”,他们的行为常遭到大家的一致抨击。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为班级中的“边缘一族”。但是,细心的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倔孩子往往是执着追求的典范:别人画未完成,就去玩耍,而他们却坚持不懈,直至交上一份与众不同的画稿为止。对一些有疑惑的答案,他们非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验证,哪怕老师的所谓的“正确答案”也在所不惜。你能说他们不可爱吗?

2.木讷的孩子最具爱心、善意

在智力活动中,一些反应较慢的孩子常受到同伴的讥笑。长此以往,他们的自信心日趋丧失。但是这些孩子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另一面:当别人受灾时,他们的捐赠最慷慨、最无私;当同伴受伤痛苦时,最先送去问候、跑前跑后忙乎的也是他们,你能说他们不可爱吗?

3.顽皮的孩子最具创造力

“皮大王”常是孩子们心目中避之不及的“头儿”,他们不是抢了别人的玩具,就是将水洒了别人一身。可别小瞧这些顽皮的孩子,他们也有闪光的一面:拼搭的玩具总是与众不同;对新异的刺激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回答问题独特而有创造性,你能说他们不可爱吗?

可爱与否,不能凭直观印象而妄下结论。以貌取人,会挫伤一部分孩子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永远生活在幼儿园、班级的底层,永远生活在人们强加于他们的“阴影”之中。

教师应善于观察,了解孩子,以平等、友善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

教师还应尊重和热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丑、脏、笨、顽皮和没有金钱、权势背景的孩子。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有了这种博大无私的胸怀,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不可爱”的孩子。

由此话题,我想到了前不久某市一项调查结果:近六成的母亲对孩子不满意。那么如果您的孩子是个表面上不讨人喜欢的孩子,你应如何对待呢?

首先要细心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肯定和鼓励。

当别人的孩子因漂亮、聪明或能说会道等博得众人赞美时,有的妈妈免不了沮丧,觉得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其实这是虚荣心在作祟。不要总是把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来自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对孩子成为一个自信乐观的人是至关重要的。耐心地发掘孩子的闪光点,真挚的爱和恰当的赏识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可爱。

其次,多与老师沟通,帮助老师了解孩子。

老师对孩子的了解却局限于孩子的在园表现,一个班上几十个孩子,再细心的老师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对于个别老师的偏见,妈妈要心里坦然,争取通过个别交谈、接待家访、写家园联系册等方式与老师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帮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上一篇:关于乙肝的问答 下一篇:心态放松烦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