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背景下中欧贸易摩擦动因分析

时间:2022-09-26 02:26:43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欧贸易摩擦动因分析

摘要:在欧债危机之后,欧盟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现今欧债危机的前景不明,在此情况下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极有可能进一步激化。本文分析了欧债危机对中欧贸易摩擦的影响,之后探索中欧贸易摩擦的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层面上提出了应对中欧贸易摩擦的措施。

关键词:中欧贸易 欧债危机 应对措施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和欧盟之间一直有着频繁的经贸往来。目前,欧盟已经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自2003年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之于欧盟,欧盟之于中国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欧债危机的演变,经济增长放缓,内部压力增大,必将导致欧盟与中国的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双边贸易摩擦更加频繁。

随着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不断增长,欧盟与中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尤其是根据”非市场经济”反倾销条款对中国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以“非市场经济”为由对我国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我国产品出口受此影响颇大。 在反补贴案问题上,欧盟也是对我国发起贸易调查的主力之一。随着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的调整,除了对我国传统出口产品如纺织、化工产品进行限制外,欧盟还开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行限制,贸易摩擦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蔓延,中欧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种类日益多样化。

一、中欧贸易摩擦动因分析

(一)从内因看

1、贸易顺差引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规模每年以高于30%速度增长,同时我国贸易顺差也大幅度增长。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各国都以自身利益为先。这就必然存在贸易利益的争夺。当中欧双方存在着利益失衡,市场争夺等就极易发生贸易摩擦。随着欧债危机不断演变,欧盟经济整体较为低迷,在此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却持续强劲,欧盟为了自身经济体的利益,必然会掀起以中国为目标的贸易保护主义。

2、中国内需不足导致出口需求偏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增长,同时我国的居民的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由于中国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消费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居民消费占 GDP 比重的确从 1978 年的 48、8%下降到 2009 年的 35、6%,同时消费率也有所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居民的储蓄率却呈上升趋势。高储蓄导致高放贷和高投资,由此带来的过剩产能在国内消费不能够完全消化的情况下只能寻求对外出口来释放,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外部压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中国对外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根源是我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

3、作为WTO成员国,中国还不是很熟悉世贸组织规则

尽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在利用世贸规则处理贸易摩擦方面与欧美国家相去甚远,常处于劣势。再者,中国未像大部分发达国家那样加入区域经济集团,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面对贸易摩擦时会缺乏伙伴的帮助,自身的反击能力较弱。

(二)从外因看

1、政治和制度因素导致贸易摩擦

自2010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必然要运用各种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崛起。采用挑起贸易争端的方式来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他们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贸易争端必然会造成中欧之间贸易摩擦。另外,中国对欧盟国家出口的产品大多为生活必需品,并在欧盟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欧盟国家出于对欧盟内产业的保护,防止中国产品垄断其市场,以及基于稳定原本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的考虑,必然会对中国产品出口设限。

2、世贸组织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

①世贸组织的例外规则为贸易保护主义披上合理的外衣。世贸组织为了保护参与贸易的各国的利益,避免缔约国经济由于过度贸易自由化而造成太大冲击,制定了一系列的例外条款,比如:缔约国可以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特定产业的建立等理由修改、暂停甚至撤销WTO的各项义务。这些“例外”因为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模糊性,所以贸易保护主义常常利用其来限制产品的进口,导致贸易摩擦的发生。

②世贸组织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中国产品因为低廉的价格常常遭受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而在确定倾销程度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被承认,则需要引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确定成本数据来计算正常价值,从而来确定倾销幅度,而不根据我国的原始数据。同时,在替代国的选择上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替代国的消费和价格水平往往远远高于中国,这大大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应付反倾销指控时的自卫能力,致使中国企业蒙受严重损失。

③WTO 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缺陷,而这种缺陷对于经常作为调查目标国的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危害极大。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WTO争端解决机制耗时太长。目前,从提出诉讼开始,各个环节消耗的合理时间加总长达27个月。对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从物质和时间方面都是耗费不起的。然而,无论调查结果怎样,国都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这就会给调查目标国带来严重损失;第二,缺乏追溯惩罚措施。WTO争端解决机制没有对于在申诉、裁决和等待执行的“合理期限”内所发生的经济损失,进行何种程度赔偿的条款规定。胜诉方既没有对败诉方进行追溯惩罚的权力,还要承担诉讼期间造成的各种损失。第三,其他国家报复违约国必须经过WTO的授权,助长了某些发达国家挑起贸易摩擦的嚣张气焰。

3、全球化下的产业转移影响着中欧贸易摩擦

欧盟国家从“传统产业入手”, 把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些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转移”,随着产业的转移,导致了欧盟的“产业空心化”,造成了原本具有对劳动力有着较强吸纳能力的产业萎缩,从而致使欧盟国家的失业率增加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欧债危机的发生恰恰又加剧了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于是一些人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的外贸出口行业,一方面欧盟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出于技术保护而惜于向中国出口,另一方面,又以“产业空心化”为由对中国产品设限。结果就直接导致其贸易逆差的产生。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汇率决定与政策建议 下一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