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沟农场小麦高产创建的经验与做法

时间:2022-09-26 01:17:14

夹沟农场小麦高产创建的经验与做法

摘要 介绍夹沟农场取得小麦高产创建情况,详细阐述了夹沟农场小麦夺取高产的经验做法,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小麦生产发展,也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麦;高产创建;经验;做法;夹沟农场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090-02

夹沟农场位于国家农业示范区宿州市桥区东北部,土壤为砂浆黑土,耕作制度为一麦一豆、玉米,年降水量850~950 mm,年平均气温14 ℃。夹沟农场全场现有3个分场,计762 hm2,农户291户。场内基础设施标准高,灌排条件良好;农场职工种粮积极性高,物资投入高,科学种田水平高。场内地块地势平坦,成方连片,种植的小麦连续12年稳定在7 500 kg/hm2以上,2006年经省小麦专家组验收率先在全省突破8 000 kg/hm2,近3年小麦单产稳定在8 000 kg/hm2左右。

夹沟农场在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中,坚持政策引导,科技推动,示范带动,以狠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以狠抓小麦生产过程管理为重点,狠抓关键增产技术的应用为关键,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通过样板田,示范田等典型引路,大力推进了夹沟农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周边农村的小麦生产[1]。现将开展高产创建工作经验与做法总结如下。

1 取得的成效

(1)通过实施高产创建,职工的科学种田意识和水平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常规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关键增产措施重点加强,如深耕深松,秸秆还田,配方平衡施肥,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科学灌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如2013年夹沟农场小麦在经历苗期长期低温阴雨、拔节孕穗期多次低温冻害的情况下,小麦纹枯病等病害的有效防治率达到98%,低温冻害损失控制在15%以下(个别品种较重),经组织高产创建技术小组人员田间测产和实产验收表明整体上夹沟农场小麦单产、总产基本维持在常年的水平,是夹沟农场开展高产创建的典型例证。

(2)通过高产创建,推动了农场万亩示范片和周边村庄的小麦生产,特别是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新型农民阳光工程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等项目的综合实施,都极大提高了职工的科学种田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促进了小麦生产,在小麦赤霉病大发生、低温阴雨、多次冻害的情况下,夹沟农场万亩高产示范片的周边农村小麦普遍长势较好,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2 主要经验与做法

2.1 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高质量完成夹沟农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建设任务,聘请知名专家,并成立了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及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确保了高产创建的协调指挥和技术服务的有序顺利进行。

2.2 规范农场万亩高产示范片的管理,制定实施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是设计了场万亩示范片平面图,标明了示范片位置及毗邻的乡镇村等,在核心区场部科技园及二分场和示范区一分场、三分场建立了示范标牌;二是建立好高产创建示范片文件、方案、田间记录、测产结果、总结的立案建档;三是制定了《夹沟农场9 000~9 750 kg/hm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把材料发给示范片职工;四是建立“十、百、千”亩样板田、示范田。在科技示范园建立十亩样板田、百亩示范田,各分场建立百亩、千亩示范田,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建立数据库,向农业部全国高产创建网络信息与共享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2.3 推行麦、豆、玉米2季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培育良田

夹沟农场高产示范片在坚持多年来大豆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逐步全面推广麦秆秸秆还田,目前夹沟农场已有12台碎草器、25台旋耕机械,每年对2季还田的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补贴,灭茬碎草补贴225元/hm2,同时旋耕费用农场也给予375元/hm2的补贴,调动职工秸秆还田的积极性,既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又保护了环境。2012年经安徽农垦寿西湖农场测土配方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表明,夹沟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2%以上,在安徽农垦居于首位。同时全面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增施腐熟生物鸡粪等生物有机肥,不断培肥地力,培育良田。

2.4 在全场内采用“五有、五统”的管理模式,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2.4.1 “五有”。①有组织保障。在农场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一开展工作;场农业科农技人员负责具体技术上的指导。②有方案、责任明确。制定了夹沟农场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方案,同时也制定了考核措施,明确了奖罚办法,确保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③有典型样板田。每年在每个分场内建有样板田20 hm2,产量目标均在9 750 kg/hm2以上,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开展高产攻关的基础上2014年继续开展超高产创建,建有1块2 hm2超高产田块,目标产量10 500~11 250 kg/hm2。④有示范标牌。高标准高质量制作了示范标牌,明确了示范片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明确关键技术措施,扩大宣传效应[2]。⑤有优质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技术指导到位,辐射带动全场及周边村庄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2.4.2 “五统”。①即统一包衣供种。选择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小麦高产优质品种济麦22、皖麦52、连麦2号等,精选后包衣供种。②统一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促进了节本增效。如针对2012年4月寿西湖农场测土配方中心的检测结果,2013年在三分场(南)片增施了硫酸钾。③统一整地机播。全场土地每年约266 hm2进行了深耕25 cm以上,约530 hm2统一深松30~35 cm,切实打碎犁底层。④统一适期早播。样板田采用播量120 kg/hm2,大田播量180 kg/hm2。同时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播量适当调整。统一管理模式。在全场内全面推广统一播量、宽幅播种、氮肥后移技术、科学灌溉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3]。采用宽幅播种基本苗较少,群体动态比较合理,群体光照条件好,个体发育健壮,实现穗足、穗大、粒重、抗倒、增产。氮肥后移可以有效控制春节无效分蘖过多增生,促进根系下扎,增加穗粒数,提高籽粒产量;同时氮肥后移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淋溶。注意科学灌溉。根据土壤商情、作物需水规律及需水临界期坚持小麦“三水”:出苗水、越冬水、拔节孕穗水。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做好全场病虫害预报预测,开展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水平。重点做好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防治。⑤统一收购。家庭农场小麦产品,收获后直接进仓入库,杜绝因运输、储藏等原因造成产品的流失和损失,降低家庭农场职工劳动量和成本。

2.5 强化技术指导服务

建立农场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制定技术方案,加强协调攻关,深入开展田间调查,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特别是做好关键技术推广与应用。以2012―2013年为例:2012年9月25日在三分场南片举办2012―2013年度全场测土配方施肥暨高产创建现场会,2012年9月30日,夹沟农场在召开了2012年秋种工作会议暨2013年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会议,农业科有专门制定了秋种工作指导意见发到各分场。在秋种期间,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的农技人员有深入到分场与分场干部共同指导小麦播种灌溉。2012年11月14日和12月10―20日,场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又和分场干部对全场万亩示范片的291户家庭农场田间的基本苗和茎蘖数进行逐户调查,为分类指导小麦高产创建提供第一手资料。2012年11月15日,场高产创建小组组织外聘专家、场内专家、农技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实现夹沟农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有技术指导的要求。2013年2月28日,利用阳光工程的农业专项技术培训高产创建示范片职工112人。进一步提高了示范片职工科学种田水平,4月23―25日,夹沟农场又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及高产创建示范片职工培训,培训职工170人,把知识优势化为生产动力,为夹沟农场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活动提供智力支撑。2013年3月3―5日,统一完成了全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小麦化除、化控、纹枯病、红蜘蛛等进行了统防统治,3月23―25日进行了纹枯病的2遍防治。4月27日至5月12日完成3遍的“一喷三防”。

2.6 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高产创建典型示范与宣传,展示高产创建实施成效和工作成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技术人员,广大职工、企业及媒体共同关注小麦高产创建工作。每年4―5月夹沟农场组织地方农委、高产创建示范片职工进行中后期观摩。

2.7 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更好开展专业化服务

夹沟农场成立了桥区垦地农机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共有入社社员65人,各类大型机械67台套,主要从事深耕、深松、植保、机收等专业化服务。

2.8 落实高产创建补贴资金

建立高产创建专门账户,专人负责。对高产创建示范片的职工关键环节应用种子包衣补贴,对小麦中后期开展的“一喷三防”物化补贴和专业化服务的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宽幅播种等补贴,对科技园等样板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补贴,对示范片职工培训学习补贴。

2.9 夯实基础设施,确保高产创建示范片抗灾能力

先后扩建了二分场排涝站,扩建后的排涝站是原先排涝能力的2倍;对全场388眼机井进行了检查维修,新打机井12眼;改建了科技园的机电井维护设施,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进一步提高了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抗灾能力。

2.10 组织测产验收

按照农业部要求的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严格执行测产标准和程序,夹沟农场每年5月底6月初组织场内外专家、农技人员开展田间测产。

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由于夹沟农场地处淮北地区,土壤为砂浆黑土,秋、冬、春3季易旱,而且初春倒春寒时有发生,严重制约小麦的稳产、高产,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保持土壤有较好的墒情。夹沟农场目前最有效的灌溉方式就是机井灌溉,随着场内及周边劳动力减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逐渐加大[5]。目前只有科技园区20 hm2。实行了机改电灌溉,全场灌溉实现机改电后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降低了柴油等能源的消耗,保护了环境。此外,鼓励扶持农机合作社购置中后期大型植保机械,实行全程植保专业化服务,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高产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媒体宣传高产创建政策,宣传普及关键高产栽培技术,报道先进高产典型,展示高产创建效果,树立辐射带动样板。在全场范围内营造高产创建氛围,把高产创建活动化为全场职工的自觉行动,以夹沟农场万亩高产示范片为基础带动周边地区小麦生产,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6]。

(3)多组织市、县、农场等高产创建单位之间的交流活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王泽强.浅谈小麦高产创建的经验[J].种业导刊,2013(7):32-34.

[2] 李霞,车晋涛.泽州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做法与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8):67-68.

[3] 申振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做法与成效[J].种业导刊,2011(3):28-29.

[4] 李志苹,罗巨方,孙本义,等.小麦高产创建的经验和体会[J].种业导刊,2011(5):27-28.

[5] 杨佑强.景泰县小麦高产创建的主要做法与经验[J].中国农技推广,2011(11):11-12,28.

[6] 田文湘,徐勤青.开展粮油高产创建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农业信息,2010(6):45-46.

上一篇:榆林市榆阳区设施大白菜“2+X”肥效试验研究 下一篇:竹舟蛾防治指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