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就业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6 01:13:14

浅谈中职生就业力的培养

【摘要】提升学生就业力,是学校、学生、政府需要共同面临的课题,探索以实践操作、技能型为培养理念的就业能力的构成,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培养;就业能力

什么是就业力,不同机构对于就业力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国际劳工大会认为就业力是为了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进步,和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也有的认为就业力是为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能使他们胜任所选择的职业的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

从概念上可以发现,就业能力不仅是短期谋求一份职位的能力,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长期发展的能力。它不仅仅是获得一份工作,或是培养特质去适应某一份工作那么简单。而是致力于发展的视域下,真正致力于能力的增强。就业力不仅是个体适应和胜任某一职位和职业个性特征、技能特长等特质的综合,而是可以不断变化和提升的一种综合能力的表达。探索以实践操作、技能型为培养理念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构成,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力,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一、中职生就业力特点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性的定向教育,职业性反应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特性,而就业力的强弱更是标志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职业性特征。中等职业教育是从事某种职业能力的教育,职业能力和职业培养是技术操作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学校在教学上注重职业技能的实践,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不能按学科要求来安排,而是为了适应未来岗位的职业能力来确定,突出能力培养,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训练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完成上岗前的实践训练,实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双证书”的制度,以便毕业后就能顺利就业上岗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它以社会的职业需要和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为培养取向,因此,培养的人才比同类级别学校毕业生更具有实用性、技能性、基层性的特点,在专业技能层面,他们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都比普通高中学生强,因此更受企业欢迎。

在就业市场上大量本科生、专科生、甚至研究生就业困难,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这对中职毕业生形成了一定的就业压力,我国现有党政机关、国企吸纳的最低是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招收中职生也是以市场化用工和劳务工等几种形式招收,除定向培养外,有许多面向中职生的招聘职位,却有很多本科生参与竞争。我们可以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加强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设计,侧重职业能力培养,教育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和情绪运用能力,加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优势,受过专业技术培养,定位准确,安心一线工作,不易跳槽,流动性相对小,稳定性强。只要调整好自我认知能力,不要有自卑心理,就不会影响中职生的学习和成才。

二、中职生就业力的对策

中职生的就业能力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高就业率和低满意率以及高贡献率和低认可率的反差,是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的瓶颈,为改善这种状况,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从以下三方面调整。

1、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做好就业质量追踪

操作技术工人是“中国制造”的基础,是核心,学校培养出优秀的技术操作人才必须靠完善制度来实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协调,围绕中职生培养、就业的每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中职生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就业服务向职前、职后进行双向延伸,扩展到涵盖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就业质量追踪控制在内的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指导环节要建立政府服务体系,政府搭桥,企业参与的机制,让学生认清企业的用人需要和真实的工作场景;让企业了解学生的培养状况,提出可行的建议。就业推荐环节要加强政府帮扶、管理。一方面要帮助学校加强与企业供需对接,另一方面加强对就业推荐的监督管理,防止因不规范操作出现的虚假就业和盲目就业。还要建立全面就业质量追踪机制,对已经就业的学生进行追踪,了解学生对工作的适应度、满意度;对毕业时未能就业或就业后短期内转岗、离岗的学生要继续帮助、指导;同时做好信息收集、反馈、整理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总之,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政府、企业、学校的联系,为学生就业打通通道,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提升就业能力。

2、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升职业适应能力

“目标”是指经过努力,想要达到的程度或标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包含了对其人才培养质量和预期,隐蕴着目标设定者的人才价值观是教育实践开展的基调。尽管人们对于职业教育“育人”还是“制器”有所争论,但目前我国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目标中,技能学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的第一要素,在培养过程中被过分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则被忽视。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过程中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技能学习能力和责任意识能力等,其中技能学习能力是专业能力的一个方面,代表学习者在技术操作上达到了要求的水平,更好的适应工作的需求和变化,发展职业生涯更有赖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中职教育必须加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加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制器”到“育人”的转变,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提高职业就业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就业和持续学习能力

职业教育提倡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就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1)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技能竞赛能推动高端技能人才成长,符合高端技能人才兴企强国的客观规律。中职学校应密切结合专业特色,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石油物探学校利用自身培训基地的优势,把为企业一线职工的各项培训项目、现场操作、理论指导录制起来,分类制作成教学片,在学生学完理论课程与实训实习之间,通过多媒体教学,由教师放制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当今的企业前端的操作技能和先进的技术,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

(2)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职业素养教育既是一种知识构建,又是一种行为养成,在“德能兼修,知行并举”办学理念下,在教师不遗余力的传授有关知识和理念的同时,结合学校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今后从事工作所需要的职业道德技能,如:爱岗敬业、人际沟通、团队合作、时间观念、HSE理念等,通过举办各类竞赛、演讲等活动来提高学生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注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尊重、负责、关怀他人的社会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成为坚强、有毅力、有知识的操作技能型人才。

只有将教学工作和就业指导相结合,才能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的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操作人才。

参考文献

[1]【职业发展研究】情绪智力视野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张葳 2012.23

[2]【教育与职业】全程性发展性就业指导理论的基本框架构建.王丽萍2004.31

上一篇:城市综合体中的中小型影院设计探讨 下一篇:探究违章建筑的处置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