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为土地市场护航

时间:2022-09-26 12:44:52

法律,为土地市场护航

中心村建设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

1.中心村的土地权属问题难以解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理论上讲,实施中心村建设能提高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节约农宅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然而,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心村建设时,首先就面临着土地权属这一棘手的问题。规划的中心村都是打破村民小组组界的,许多还打破了村际界限。由于受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几十年一贯制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大部分归村民小组(相当于过去的队)这一级所有,承认并维护现有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关系,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土资源部《关于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中对此也有明确要求。客观上,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村所拥有的集体土地寥寥无几,除历史上乡(镇)、村办厂矿企业用地和乡(镇)、村的公益事业及办公用地(有些村的办公用地还是借用村民小组的)外,其余均在村民小组名下。而村民小组又将所拥有的集体土地以承包经营的方式承包给农民。《土地管理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均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规定,后者第九条还明确规定:“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这更增加了中心村土地权属问题解决的难度。

多年来,农民只能在其土地权属范围内享有宅基地,早已成为基层干群的共识,而打破了村、组界限的中心村用地,土地权属关系难以理顺。有些地方在制定中心村规划时,过于理想化,把3个~4个(甚至更多)行政村合并规划为一个中心村,根本就没有考虑土地调整和置换的可能性。

2.中心村基础设施投入难以落实

据调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少数中心村建设得较好,实施得也较快。这主要是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安置时划定的中心村,基础设施由上级政府统一负责,资金投入相对有保障。但其他的中心村大多仍处于规划之中,十之八九至今依然是“空心村”、“空白村”,只是规划图上的摆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属村组的厂矿企业很少,个体私营企业往往到城镇去谋求发展,即使在当地兴业,在经济上对所在集体经济组织也几乎没有贡献。因此,村组的积累几乎为零,许多村组入不敷出。中央一再强调减轻农民负担,搞基础建设要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前提下量力而行。这样一来,中心村的基础设施等前期投入所需资金没有着落,中心村的居住、生活条件没有保障,甚至连最起码的“三通一平”(水、电、路通和场地平整)都达不到。

3.中心村的适用性太差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耕种收割等大量工作仍然靠人力、畜力等。而规划的中心村覆盖范围一般都在5平方公里以上,有的多达10平方公里。如果进中心村,农民群众至少面临这样一些问题:第一,耕作半径过大,耕种、管理和收割不方便,农作物的生长与收成势必要受到影响。第二,家前屋后的自留地没有了,或者很有限,日常生活很不方便。若要调地,首先要得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然后要通过双方甚至三方以上土地使用者协商一致,面积、位置、质量等问题都是障碍。第三,中心村必备的条件不全,如有的连最起码的脱粒晒谷公用场地都没有,抢收极不方便。农作物收获时节,天气往往多变,若抢收不及时,辛苦一季的收成肯定会受到损失。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和缺乏刚性

对于中心村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因规划实施缺乏应有的严肃性,一些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局部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中心村的规划指标调整到各类开发区、园区及其他地方使用。部分生活宽裕的农民想进中心村建住宅却没有去处,只能还在凌乱的老村庄范围内改建、新建。这样的规划致使中心村迟迟难以得到实施。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房攀大、宅基地比多的现象较普遍,未按规划实施的新建房户很多。据调查:从1985年开始,特别在1990年~1995年,有60%以上的农民建新房。而且这些房屋绝大部分都是砖瓦结构,有的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自然更新至少需要30年~50年的时间。若要在短时间内让这些农户进中心村,农民损失太大,工作难度也太大,不切合实际。如果顺其自然,则至少需要两轮以上长期规划的时间才能解决问题。

5.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不够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而现实中,建设部门编制的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中心村位置不一,在农民建房办理手续过程中,在国土部门被叫停是必然的;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进行拆改建,村镇部门却不予办理规划手续。这让许多农民无所适从。

推进中心村建设的四点建议

1.妥善解决好中心村土地权属的调整问题

解决好中心村土地权属矛盾,落实好中心村建设用地,是规划和建设中心村的首要问题。考虑到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在全国广大的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短时间内中心村的实施不能带有过大的强制性。土地权属调整应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进行,万万不能强制命令,搞一平二调。乡(镇)、村在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集体土地流转时,可以考虑安排为进中心村的农户或人口统一调整和预留土地。长规划,短安排,规划一步到位,实施分步进行。同时,可以选择一些规模、位置、面积较为适中,交通、发展潜力等条件较好的自然村、基层村为依托建中心村。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需要可向外延适当扩充部分土地。另外,如能把一些闲置的宅基地、撂荒的承包地和利用率极低的土地依法收归集体,置换为中心村用地,难度不会太大。这样相对于另起炉灶规划和建设中心村而言,投资小,见效快,尤其是可以减少土地权属调整的难度和矛盾。

2.基础设施投入要有资金来源

基础设施投入可以寻求多种途径:第一,通过竞价择位的办法,筹措资金;第二,通过村内大户投资,由村组为之提供相关补偿;第三,国家和上级政府要加大支农扶贫力度,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改水和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和资金要向中心村倾斜。同时,国家应尽快出台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加强对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管理,让集体土地所有权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经济上得到真正体现,由此,也可以为中心村筹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3.把便民与适用放在规划和建设中心村的首位

中心村的规模不宜过大,耕作半径要适中,要实实在在考虑农民的利益,想农民所想,把方便他们生产生活放在第一位,不能增加农民的劳动量和生产成本。由于近年撤乡并镇、撤组并村导致大多数村的面积较大,要根据实际情况,不一定每个中心村的覆盖范围都要大于行政村。

为方便农民生产,做好收获季节的抢收工作,也为其他农副产品的集散创造条件,中心村要有一定规模的公用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在生产之余也需要有一定的活动和娱乐场所。笔者认为,中心村的生产公用场地可以与农民活动场地合用,既方便群众,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将中心村建成一个由“要农民进”为农民“自己想进”的去处。

4.提高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严肃性和协调性

一是中心村规划要和小城镇建设规划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要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观规划之中。在强调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县乡(镇)政府要强化对中心村的规划意识,增强依法行政观念。规划一经审批,就要依法予以公布,接受上级政府和群众监督,若确需调整,也应依法报原审批的人民政府批准。规划编修人员要实实在在地到每个拟定的中心村,在第一线向群众宣传法规政策,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村组干部对中心村的总体规划选址定点和规模格局等方面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二是建设部门与国土部门应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对待,切实做好规划编制衔接工作,保证村镇规划与土地规划协调统一。

三是为防止村镇建设用地规划指标被调整使用,应该从法律法规及规划管理的层面上来解决这一问题。要制定强硬的政策,从严控制,不得随意将规划中心村的指标、集镇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调作他用。

上一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明确四个问题 下一篇:流转之外的另一种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