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惩戒,让“老赖”寸步难行

时间:2022-09-26 12:02:24

信用惩戒,让“老赖”寸步难行

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八部门联合举行“构建诚信惩戒失信”首次会,向社会公布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并采取其他信用惩戒措施。八部门会签了《“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拉开了第一轮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序幕。

据介绍,信用惩戒的对象是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的所有失信被执行人,以及被人民法院发出限制高消费令的其他被执行人。首批推出的惩戒措施有三项:一是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二是实施其他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三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向相关职能部门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各部门收到名单后,在其管理系统中记载限制高消费和实施其他信用惩戒措施等内容的名单信息,或者要求受监管的各企业、单位、行业成员和分支机构实时监控,进行有效信用惩戒,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何谓“老赖”?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欠债不还钱的“无赖”。“欠债还钱”就是中国民间最悠久最朴素最直白的信用规则。所谓信用就是一种信守承诺的责任感,就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之后果负责的道德感。信用既是个人的一种品性,同时也是社会的一种德性。由于信用往往与利益息息相关,因而恪守信用也就是既尊重他人利益又维护自身利益,而以牺牲信用为代价攫取利益无异于杀鸡取卵式的自戕行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人们生活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在有关市场经济的各种口号中,“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无疑是最能彰显市场经济本色的口号。市场经济是最为典型的信用经济,信用堪称市场经济真正的道德基石。诚实信用不仅是社会的优良美德,同时也是法律之道德底蕴甚至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信用是公民和企业的立身之本,是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要从根本上解决愈演愈烈的社会信用危机问题,除了重视以崇尚“信用至上”为核心理念的道德教育之外,更为重要的还是应当建构维护信用的制度,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诚信奖惩机制。

愈演愈烈的“老赖”现象是社会信用缺失症的突出表征。欠债者花天酒地,讨债者濒临破产,“站着借钱跪着要账”,欠债者比讨债者还理直气壮,这种怪事折射的正是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和信用惩戒机制的短板。信用缺失乃是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一大软肋,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讨债骗贷等失信不端行为给社会和民众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深化经济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一旦对“老赖”动真格的,失信行为就会明显收敛。最高法公布《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出台后,威慑效果明显。据最高法官网共公布失信被执行人近5.6万名, 1669名失信被执行人因主动偿债而被从名单库中删除,近20%的被执行人积极履行了义务。

解决诚信缺失问题,还需要大力彰显司法的权威,用司法的威慑力倒逼“老赖”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和不愿失信。治理“老赖”,既需要建立健全信用惩戒机制,也需要亮剑刚性的司法制裁措施。对于严重规避执行的行为,可以依法适用拒执罪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根据规避行为的严重程度,明确所应适用的不同制裁手段,情节轻微的,依法适用罚款、拘留等民事强制措施。对情节严重的规避行为,依法适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等移送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从根本上讲,“老赖”现象需要社会治理。“老赖”规避执行不是一个孤立的司法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遏制规避执行的不良现象,也不能让法院一家孤军奋战,而要全社会总动员,法院和公安、银行、工商、税务、证券、土地管理、房产管理、车辆管理等部门密切合作,同时广泛发动群众举报和提供线索,形成打击规避执行的合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道德、舆论等手段营造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八部门联合《“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就是联手治理“老赖”现象的重要举措。

治理“老赖”现象需要八部门的联手合作,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像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一样,建立“老赖”规避执行线索的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和奖励公众积极举报“老赖”的财产线索和藏身线索等。只有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形成遏制“老赖”规避执行的合力,真正让“老赖”寸步难行,且无处遁形。

一言以蔽之,要通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失信惩戒机制彰显司法权威,倒逼“老赖”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和不愿失信,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真正实现守信者处处收益,失信者寸步难行,以及失信行为无处藏身。

上一篇:一个人的道路 下一篇:音实难知,知实难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