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社区 联动中国

时间:2022-09-26 08:19:30

互联社区 联动中国

一、社区信息化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推进社区信息化”的重大课题,要求整合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质量。因此,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对于提高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我国家庭信息化和个人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和谐中国和谐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今天,我国的社区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居委会人员少和居民多、任务重的矛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部门的工作任务都要通过居委会落实,基础统计数据也要从居委会产生,繁重的手工劳动压得居委会喘不过气来,而且还容易出差错。其次是工作关系不顺的矛盾,部门功能强大,社区功能弱化,各部门又缺乏必要的协调和配合,这种工作格局导致力量分散效益低下的弊端十分明显。因此,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把居委会干部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方信息系统和资源共享,促进政府部门与社区的条块结合,推进各项工作的业务协同迫在眉睫。

(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社区文化和服务内容及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建立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居民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维权意识大大提高,要推进政务公开,建立畅通的社情民意表达机制和回馈机制,方便居民与居民之间、居民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必须依靠现代信息化手段。

(四)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十分明显。社会信息化水平作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仅影响到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层次,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要,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现实生活中“数字鸿沟”的出现,给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社区恰恰处于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位置,是填平“数字鸿沟”的关键环节。

总之,社区信息化通过现代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改变社区管理和服务条块分割的状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利用覆盖城市的信息网络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和综合服务,向居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缩短社区管理和服务路径,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助,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和文化建设;逐步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多向性的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因此,社区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建设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

二、目前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001年,民政部制定了《全国民政系统信息化2001-2005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在全国实施“数字民政”和“便民”工程。其中“便民”工程就是以居民群众为服务主体,实现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信息化。从此,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广州、深圳、青岛等不少城市结合当地社区建设的需要,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区域联动,开始探索社区信息化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对各大城市深入考察及仔细论证之后,我们发现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目前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问题是:

(一)信息安全无保证。各基层自发多头建设,缺乏政府部门引导和参与,信息安全得不到保证。也因为没有真正替用户解决问题的责任人, 没有和谐互动的约束机制和宣传推广手段,居民的现实问题不但得不到应有的解决,反而使这种小规模社区平台很容易变成人们发牢骚、宣泄情绪的网站。

(二)覆盖层面窄,可持续性弱。在试点单位取得突破后,社区信息化就会进入在一定区域内推广扩展的第二阶段。然而从个案到普及,不是简单复制的量变过程,更是一个质变过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在社区信息化的第一阶段试点过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尚未建立;其次,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的存在,阻碍了社区信息化在更大范围普及的步伐。

(三)缺乏统一的平台建设。为了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踏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全国各地从1999年起就纷纷提出要建设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一门式、一口式的社区行政管理服务和社区生活服务。然而,经过多年的建设,能够整合政府所有办事项目的社区信息统一平台一直未能出现。

(四)政府单方投资难以为继。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阶段,建设主体、投资主体、服务主体都是政府。而且在使用信息技术前,由于缺乏基础数据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忙于应付上级差事,只是被动地给当地居民提供服务,既不考虑街道本身的特点,也不考虑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居民就很难得到优质的社区服务。

三、互联社区是破解社区信息化难题的绝佳途径

鉴于社区信息化存在以上瓶颈,为了响应“推进社区信息化”的号召,满足现实生活的迫切需求,宁波搜号网络

公司从2004年起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过认真的市场考察和多方论证,于2006年10月推出了能够整合社区信息资源的统一服务平台――互联社区。

这个互联社区信息化不是居委会电子化,也不是基层政府工作电子化,而是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起社区信息平台,联通社区居民、联通地方政府、联通电子商务和居民需要的所有公共服务系统,在沟通、共享、共建、共治的基础上,化解社区矛盾和纠纷,建设社区文化,实现社区参与和信息资源共享,为居民提供便利、实用、安全、充分的公共服务和商务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这些功能概括起来讲,就是一个“基于”,两个“面向”:基于社区的居民互动、社区活动、舆论规范、化解纠纷矛盾、公众监督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面向社区的政府行政服务和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如社区信息化养老、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等;面向社区居民生活需要的商业服务,包括社区周边服务、社区居民需要的电子商务服务。通过这一个“基于”两个“面向”,互联社区能够将小区的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以虚拟小区的形式为社区、物业、住户三方搭建一个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的自助式信息化服务公共平台。因此,互联社区是现实社区与网络社区的有机组合,而网络社区则是现实社区的映射和扩展。

2006年12月30日,互联社区在宁波市文教街道北岸琴森社区试点运行,2007年春陆续在文教街道其他六个社区推开。2007年10月,文教街道正式被宁波市信息产业局评定为社区信息化试点单位。2008年6月,互联社区项目列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 同时,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及国家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对宁波市文教街道作了深入考察,认为互联社区这个模式是现有社区信息化模式中非常完善全面的一个,也非常贴近社区信息化的概念。2008年10月,文教街道被宁波市信息产业局评定为社区信息化示范单位。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的专家不仅对互联社区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就进行互联社区产学研一体化运作,建立《社区信息化实验示范基地》达成合作协议,为互联社区在全国各级城市的推广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11月,互联社区项目又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实现合作,参与社区信息化《社区基础通用数据元》及《社区信息化术语》两项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

四、互联社区的主要特点

倾听民意,服务民生: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社区这个平台,便捷地传达信息,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加强与基层百姓之间的互动,随时知晓小区动态,了解社情民意,把各种矛盾解决在基层,大大拉近了政府和基层百姓的距离。

政府主导,服务外包:作为政府社区信息化的公益性项目,由政府主导,监督协调基层落实开通互联社区,由专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这种运作模式改变了过去政府单方面投资社区信息化难以为继的格局,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

资源整合,成本低廉:互联社区平台前期投资已经获得专项基金支持,整合各类资源,免费为社区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各社区加入互联社区成本低,建网速度快。

多方参与,多方共赢:政府、社区、企业、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互联社区的管理与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交流,和谐共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居民的需求,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专业技术,长效机制:技术支持来自清华大学及海外学子多年的研发成果,专业的技术保障为建立一套适合于中国社区的服务和技术培训的模式提供了长效机制。

五、互联社区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和谐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社区是社会的细胞,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构建和谐社区。这就需要一个能整合所有办事项目的大服务信息平台,政府、社区、物业、企业及居民都通过统一的入口实现即时信息共享和无缝链接,又在同一个平台各取所需,各享所得,再加上政府的权威引导和机制保障,可以确保政府、社区、物业、企业及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良性互动中实现社会和谐。

政府引导支持,确保信息的权威性。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社区管理和服务提供现代化手段,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看,社区信息化应是“政府搭台,各方唱戏”,政府主导搭建基础信息平台,相关部门、组织及社区居民在平台上开展工作,提高社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成为一个多方互动的平台。互联社区从推广之初就定位在政府支持参与下的网络项目,试点运作以来得到了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以街道、社区居委会及物业为主要负责人,建立以公告、资讯、业主信箱、居委会互动之窗、社区论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接车及社区呼叫中心116114多项服务内容为一体的功能版块,把居民的就业、生活、健身、文化、娱乐、休闲和人际交流的需求,通过互联社区这个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传达至服务主体。政府很多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如社会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等也通过互联社区得到落实。

服务跟踪建立互联社区的诚信度。居民通过互联社区提出的种种建议和意见,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网络管理员(每小区有一位居委会网络管理员和物业网络管理员)及时解答和落实。这就是服务跟踪机制。2007年4月21日,文教街道博士主任网上开通调研蹲点帖,短短一星期点击量近3000人次,显示了超高的人气,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欢迎。有一位署名“逆风扬帆”的居民留言:“江花小区周围一直到大闸路附近没有公共厕所,这样重要的设施竟然一直没能落实,我深感遗憾。”相关负责人回复:“大闸路附近修建厕所的申请报告我们已经报到市环卫处了,预计下半年能够实施,我们会加紧和市里衔接,争取年内拿下!所以‘方便’不方便的情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敬请谅解!”经过后续跟踪,11月1日,位于锦绣江花小区附近清河路上的生态公厕就免费对外开放了.

三级网络安全机制确保信息安全。互联社区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最直接的窗口,也是政府联系群众的“贴心窗口”。由于网络的公开性,信息安全是个大问题。为此,互联社区设置了三级保证。

第一级:网民自治。由社区和物业把关,在热心网民中选出一两位社区论坛版主协助社区和物业的工作,对居民发表的言论作引导和劝勉,对偏激型居民的发牢骚和抱怨言论及时阻止和化解,保证论坛的“干净”和良性运作。广庭社区的居民“网大叔”当上了社区论坛版主后,每天都上网,对居民提出的问题热心解答,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他来作中间调解,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第二级:社区和物业。社区论坛有相关责任人即社区和物业。居民们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咨询和要求通过社区和物业能够得到及时答复,不能马上解决的说明原因,反馈事件进展情况。居民们感觉到被重视的价值,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各种社区建设活动,使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互相监督达成共识,真正成了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梁;第三级:专业的网络公司。专业的网络公司主要是利用自身优势和科技手段,根据国家网络信息相关政策以专业化的技能对网络信息进行全天候监控,净化网络信息,辅助互联社区确保信息安全。

(二)整合各类资源,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如前所述,互联社区是个统一的大服务信息平台,各类主体通过统一的入口实现和谐互动。所以互联社区在设计时就在各种功能模块里为各类主体留置了入口,把各类资源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中来。在整合各类资源的过程中,互联社区坚持以需求为主导、面向应用为基本原则,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坚持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在社区服务的功能、模块、操作等方面既考虑到全面实用,又顾及到使用者的接受能力,在满足业务功能的同时做到操作简单、提示明了、帮助到位、便民利民,让想服务的人能够提供服务,让需要服务的人得到服务。

整合政府资源。居民通过互联社区对政府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运作一目了然。

整合社区资源。作为全国性运营的网络平台,互联社区建立健全全市社区、全国社区的共享网络平台和基础数据库,有效整合了基层社会管理和与社区相关联的各种服务资源。

整合物业资源。通过整合相关资源,互联社区能够对物业市场作全盘摸底和划分水平档次,促使物业公司更好地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整合市场资源。小区周边都有小商小铺,衣食住行无所不包,互联社区整合这些小企业,将其信息显示在网页上,并由网络中心与社区网络管理员不断补充更新,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多功能的大市场;同时,各类企业从中不仅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也宣传了自己的企业。

整合网站资源。社区、物业、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但是分布零散且单独运作。互联社区整合诸多网站,形成“网络超市”,以大服务平台的方式作统一运营,以规模经营出效益,以品牌推广树形象,极易推广和操作。

(三)专业化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往社区信息化一直政府是单方面的投资主体、建设主体、服务主体。这种以行政区划为依托的信息化运营忽略了市场价值和公益价值,缺乏推广性和灵活性。要保证社区信息化平台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久,引进有实际经验的专业网络公司负责系统平台的运营和维护,形成互联社区建设运行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变政府单方投资的格局。建立多方互动的社区服务体系,由政府牵头、支持,企业投资、构建和运营的“大服务信息化平台”。

节省人力物力,实现双赢。据计算,一个小区加入互联社区的成本只需普通网站制作成本的30%,并且建网速度快,一般三天时间即可开通一个小区。

开发延伸产品为互联社区增强后劲。互联社区的普及推广并非终点而是起点,我们在挖掘互联社区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在持续开发它的市场价值。以互联社区为基础,包括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物流系统、3D商务圈等增值产品的不断研发和上市,保证了互联社区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六、互联社区取得的成效―多方共赢

互联社区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多方关注,能否走得更远更持久是人们最关心的。从目前试点运作情况看,互联社区之所以能够持久发展,最大的原因就是多方参与,多方共赢。

(一)政府赢。互联社区对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稳定,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实现便捷高效的政府管理,无所不在的服务和政府管理功能的有机结合,各种政策、党建、政务都得到更好的宣传和落实,及时准确地掌握社区的工作进展工作动态,和社区的交流协调也更加方便,更多互动。互联社区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树立起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形象。

(二)社区赢。互联社区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委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反馈,不但建立了和居民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而且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办事速度和效率,工作成本也大大降低。各种通知、通告、活动宣传、社区新闻点点鼠标即可轻松实现,实时。居民对社区管理和服务者建立起了信任,实现了社区和居民之间的真正和谐。“网上警务室”使居民感觉更安全,实名制的论坛管理使居民更愿意和社区交流,“居委互动之窗”使居民更明确社区职责。另外,居委会之间也有了充分交流的平台。

(三)物业赢。互联社区促进物业管理及服务工作的规范化,解决问题更及时更有效率。许多帖子都是以“请问物业”等字眼开始。如小区里自行车停放问题,垃圾乱丢乱弃的现象,门厅入口处的卫生状况,水电费的交付规则等等,这些被物业忽略的小事,原先由于没有直接方便的渠道,居民们不得不承受久拖不决的后果。有了互联社区,小区的角角落落比装了摄像头还一目了然,每个居民都是监督员,随时随地都可以迅速反映,及时解决。

(四)企业赢。市场空间大大扩展,企业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利润点。互联社区是企业宣传的又一个窗口。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网络宣传产品,树立品牌,打响知名度。企业通过互联社区作宣传直接面对消费者,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互动性。

(五)居民是最大赢家。居民通过互联社区,与社区、物业对话更方便更直接,交流更多。业主委员会不再形同虚设,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邻里之间不再陌生,从网上到网下,促进了邻里互动和和谐。很多居民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装修感言,如一条题为《发几张我家的PP,欢迎来讨论哦》的帖子,挂上了不少照片,引来了很多回帖者的支持和建议,浏览次数不到两个月就高达6000多人次。还有一些居民在添置新房家具,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时候也开始向其他业主们讨究。总之,大大小小关乎居民日常生活的帖子成了论坛上的主流。

综上所述,互联社区,这一立足服务民生、倾听民意、拉近民心的新平台,已经在宁波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展望未来,互联社区本着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创新各种自助式功能,以信息化现代手段,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上一篇:送一送那片绿叶 下一篇:视频网站世界杯大战收官 原创节目成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