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时间:2022-09-26 08:14:34

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摘 要: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手段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师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九年级化学课中运用情境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083-01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发挥主导作用的最佳效果,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关注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制定教学程序计划、分析确定教学任务、评定教学结果,以及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等内容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是一项多因素、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教学方法的设计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就是教学方法。它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师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联系法、实验法、实习法;以探索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发现法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可能单一地将一种方法运用于一节课,也不可能每种方法都用,应该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九年级化学课程的设置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能够亲近化学,进而热爱化学。因此,开好这个头,使学习化学成为学生的主观需求至关重要。万事开头难,每一节课的开始都很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一个好的导入过程。

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境教学”。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化学作为一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我们更应在新课程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情境教育特有的功能,使教育教学成为学生的主观需求,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转换为“主动角色”。

一、情境设计的原则

1.紧扣主题。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应该与主题紧密吻合、具有全局性,它向学生提供了学习材料和环境。它应该贯穿整个课堂,并能成为课堂问题产生的源头,既使得整个课堂能够围绕这个情境展开,又使得教学任务得以轻松实现。

2.合理安排。教学情境的设置应该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既指设置的教学情境在时间上要合理,不能占有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指一堂课教学情境的数量,并非多多益善,如果教学情境过多,就会使整堂课显得杂乱无章,这样会减弱学生对情境背后知识的关注。

3.贴近生活。教学情境的设计应该具有生活化,普遍化的特征。

二、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几种常见方法

1.课堂情境实验化,增强科学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现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因此,实验不仅有教学意义,而且还有教育意义。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2.课堂情境问题化,增强趣味性。在课堂中建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矛盾运动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情境后,再讲解相关知识。

3.课堂情境多媒体化,增强信息性。多媒体技术因其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宏观模拟微观,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变静态为动态或对瞬间定格分析;模拟实验室中不能或不易完成的实验,使实验更加完整;各种场面模拟,展示感性材料,缩短时空距离。多媒体影像生动形象、图文并茂,为学生创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情境;优美的韵律、欢快的节奏,使学生为之动情,既集中了注意力、乐于求知,又巩固和加速记忆所学的知识。

4.课堂情境生活化,增强活动的真实性。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1.情境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标要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培养学生,由于情境来源的多元化及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完全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情境教学能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脉络。一个好的教学情境除了给学生讲述一些丰富的生活故事或生动的历史故事之外,也应该能够给学生一些问题,并力争使这些问题能够成为指引这一堂课的关键问题。

3.情境教学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今后能运用知识独立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就意味着需要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而情境对知识的迁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情境本身就是知识的一部分,学习者只有在真实情境下学到了知识,才会真正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价值,知识才能成为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总之,教师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构建好的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参考文献

[1]杨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兰州大学出版社,164—165

[2]毛乃佳.教育学理论与实践[M].兰州大学出版社,140—141

上一篇: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下一篇: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