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滏阳河灌区防洪减灾的对策

时间:2022-09-26 07:01:27

摘要:如今旱灾严重,但是也不要忽视洪灾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基于历史上邯郸市滏阳河流域防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该灌区防洪减灾提供对策:标准恢复滏阳河防洪系统;实行“防”治相结合;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机制;建立完整的防洪投资体系;建立提高人民群众的水患意识;建立一支快速反应的专业抢险队位。

关键词:滏阳河 防洪 治理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23-02

当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干旱,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因为现在干旱,就忽视防洪问题,我们不要忘了去年6月,我国南部地区遭受大暴雨的袭击,使该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受到巨大损失,预计,今年邯郸地区汛情也不容乐观。如何做好防洪减灾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是防汛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水利工作者首要任务之一。

滏阳河发源于我市的峰峰矿区,流域面积2747.7平方公里,在长165公里的河段就有4条支流汇入,源短、坡陡、流急,河道上大下小,极易泛滥成灾,建国后的1956年、1963年,就因两次出现较大洪水,而导致农田、城市受淹,大批水利设施遭受破坏。此后三十多年间,也曾多次出现洪水,对城市城乡安全造成威胁。

为避水害,我们曾多次对滏阳河进行大规模的治理,修建堤防、开挖支漳河分洪道、设置马头高萸、黄梁梦、永年洼等蓄滞洪区,对城镇、工业区和交通主干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然而,63年后到现在的几十年间,由于再次出现大的洪涝灾害,滏阳河防洪工程及设施的防灾减灾作用没能得到体现,工程的意义不被群众所认识,致使滏阳河防洪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加之国家投入减少,又一时得不一恢复,到目前,滏阳河河道淤积、堤防被毁、分洪口被堵、蓄滞洪区居民回迁等十分普遍,造成滏阳河行洪能力和抵御洪水标准的大大降低,如马头至斗亡牛河口,特洪标准为100秒立方米,现仅能过流76秒立方米,忙年河至张庄桥行洪标准为200秒立方米,现仅能过131秒立方米,滏阳河市内段行洪标准为40秒立方米,现仅能过流25秒立方米,支漳河分洪道行洪标准200秒立方米,现过流能力不到150秒立方米,永年洼滞洪区的滞洪量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的3000万立方米,都远远滞后于城乡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我市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96.8”洪水就是对我们敲响的如果在滏阳河再次发生类似63年的大洪水,损失将是极其惨重的。灾后重建也将是十分艰难的。重建滏阳河防洪系统、大幅度提高防洪标准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工作:

1、高标准恢复滏阳河防洪系统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叫做“大灾之后必有大治、亡羊补牢”,然而,对防汛抗洪这样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如要等到“大灾”或“亡羊”之后,再去“大治”,再去“补牢”,将要付出的是一个多么大的牺牲!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侥幸”心理。消除“麻痹”思想,将防洪工程建设做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保证,不仅舍得投入,还要早投、长期投,投的越早,投的越多,产生的减灾效益就越大。我市滏阳河防洪系统的恢复,当前应按着先恢复河道行洪断面、建设高标准堤防。配套分、缓、蓄洪工程的顺序,分年度、有计划地从邯郸市迅速向沿线延伸。

2、实行“防”治相结合

滏阳河及其在我市的几条支流,都发源于西部山区或丘陵地区,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低,水源涵养能为差,水土流失重,应根据这一状沉在各条河流的上游,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非工程防治措施,减少洪水产生的机率。

3、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机制

按照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把滏阳河防洪工程的日常管理与维修纳入河道主管部门的工作,从专业的角度,确保工程安全运用,发挥效益。将沿河堤防工程的恢复保护和抢险责任落实到当地政府,建立防洪工程大后方。做到防洪工程日常有人管,出险有人抢,主管部门和行政区域共同建设,确保防洪安全。

4、建立完整的防洪投资体系

滏阳河防洪工程建设是一项纯公益性的投,建设投人大,而直接经济收益几乎为零,如果单靠国家投资建设和管理,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依靠社会力量,逐步建立滏阳河防洪基金。用于防洪工程的管理、维护和兴建。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广州市向市民征收防洪工程费治理险工险段的成功经验,尝试向沿河企业和城镇居民筹资资金。而当前滏阳河治理和防洪工程恢复则可在政府适当予以补贴的情况下,强调这一工程的巨大减灾效益,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并可考虑申请贷款或发行债券,以尽快付诸实施。

5、建立提高人民群众的水患意识

自63年以来,滏阳河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洪涝灾害,群众的水患意识普遍淡薄,存在“淹比旱强”、“淹点没啥”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存在是造成澄阳河防洪工程倍受侵害的根源,我们要把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做为搞好防洪工作的主要内容,以我国96.8洪水灾害和今年长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为典型,今昔对比,深入抗洪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将《防洪法》有关内容和精神贯彻到干家万户。同时还要加强群众的防洪知识普及。使群众具备一定的抢险救灾和水申求生能力。

6、建立一支快速反应的专业抢险队伍

虽然我市在“96.8”抗洪抢险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教训之一就是缺乏一支快速反应的专业抢险队伍,滏阳河洪水是受山洪影响较大的河流,洪水来势猛、流量大,加之我市弯多线长、堤防薄弱,极易出现突发险情,如果险情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大大增加洪涝损失,而沿河群众抢险知识又普遍匿乏,没有迎战各类险工的经验,遇险后缺乏相应的对策,因此,组建一文具有丰富抗洪抢险知识、机动能力强的专业队伍,就尤为显得重要,对减轻灾害损失具有特殊的意义。

上一篇:科学使用家电:通向节能减排之路 下一篇:长河化工厂雷击事故调查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