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家电:通向节能减排之路

时间:2022-09-24 02:41:52

科学使用家电:通向节能减排之路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在国家电能消耗中的比重呈现上升的态势。不科学地使用家电的现象强化了这一趋势。这影响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该文从系统角度,分析了科学使用家电在节能减排中的意义,探讨了现实生活中不科学使用家电所带来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科学使用家电的方法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系统分析 家电 科学使用 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M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16-03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开启了家庭用电的时代。从这以后,一大批家用电器,如电熨斗、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等纷纷问世,这些家用电器提升了人类生活的电气化程度,将人类从纷杂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也为人类营造了更为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因此,世界家电市场发展势头一直非常强劲。仅就亚洲信息家电市场而言,美国家电协会(CEA)预测,2010年度日本、中国等亚洲地区市场平板电视等信息家电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091亿美元。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现有家电市场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发展速度上来说,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上升,家庭中的电器数量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家电下乡”活动,使得家电在农村家庭中也大量普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我国国内贸易家用电器企业销售额达到了2402.6亿元。由这个数据,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中国家电市场规模很大。

但是,广阔的家电市场和庞大的家电产业规模也同时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仅就家庭用电来说,2007年我国生活能源消费中的电力消费就达到了3623亿千瓦时。在巨大的能耗中,我们应当看到有很大的一部分能耗是由家电的不科学使用而带来的浪费产生的。2007年上海电力公司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居民家电全年仅空调、家庭音频及视频和电脑的待机能耗就有4.48亿千瓦时,而且这个数据还并未算上其他电能浪费情况。若就全国家电的电能浪费的总体情况做出数据上的估计,结果恐怕更为惊人。

那么,研究如何降低家电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电能浪费,就成为了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我国,有关如何降低家电能耗的“小窍门”、“小方法”在许多平面媒体中都被提出过,但观其主旨,这些文章大多是从技巧角度来教人们节约电能,而从系统科学角度出发,对人们应该如何统筹规划家庭中家电规模和使用的研究则是一片空白。

笔者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对人们如何更科学地安排家电规模、使用家电,家电商、政府如何引导大众系统地、科学地安排和使用家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期望人们能在享受家电带来便利的同时,能尽可能的降低能耗,实现实质意义上的低碳生活。从宏观意义上来讲,这也将对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因此,对家电的科学使用进行系统分析,其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

1、科学使用家电对于节能减排的意义

近几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于世界前列。对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缓解全球变暖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

“节能减排”一语最初出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文,其核心定义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由于在家庭生活中,家电(包括照明设施)是主要能耗单位,所以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体现在家用电器耗电量上。因此单单从家庭角度而言,降低家电能耗就可以直接达到家庭节能减排的目的。

那么,如何更科学地使用家电呢,我们必须明确“科学使用家电”这个定义。

在笔者看来,“科学使用家电”就是指在计划、购买、使用、管理家电的过程中,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家电性能综合考虑,使所有家电能形成一个有机组合的系统,充分发挥其最佳效能的过程。

那么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要做到“科学使用家电”,人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家电购买之前,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的综合情况,合理地规划自己家庭的家电数量。第二,人们应该对家电做出合理的系统安排,使得各个家电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物尽其用。第三,人们应该在使用家电过程中,不使家电的功率使用在无意义的地方,比如不随手关灯。第四,人们在管理家电过程中,不使家电消耗不必要的电能,比如待机用电。

由此,从定义、特点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科学使用家电无论是对家庭、家电商、国家乃至人类都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第一,家庭在科学使用家电的过程中,既能节约家庭能源支出,也可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低碳生活。第二,家电商可以通过引导人们科学使用家电,来推动节能家电技术创新,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第三,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人们科学使用家电,减少浪费,就可以节省相当一部分的电能消耗,这样做对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第四,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我们如今通过科学使用家电节省一些能源,无疑会造福子孙后代,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可见科学使用家电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2、不科学使用家电所带来的问题及其原因

虽然科学使用家电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但是遗憾的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经常看到不科学使用家电的情况,有时候甚至自身就不科学使用家电。所以,我们非常应该分析不科学使用家电带来的问题及原因。

(1)在生活中,人们购买家电往往缺乏系统的规划想法,这样就导致家电的配置不科学,出现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就是人们在购买家电的时候缺乏系统思维。一般来说,家庭购买家电的时候,基本都是想到缺什么就买什么,计划具有随意性。这样没有整体思考家庭情况就购买家电,显然会造成家电配置重复的问题,比如冰箱和冰柜、空调和电风扇、电脑和DVD就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功能重复,而这些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就会造成浪费。

(2)人们在使用家电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人们因为缺乏规划性,而导致使用家电无目的,这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在笔者的一位朋友的家中就存在着这方面问题。那位朋友家于2003年购买了一个消毒柜,可是直到笔者动笔撰写此文的时候,家里的消毒柜仅仅消过个位数次数的毒,而大多数时间消毒柜被用来当做碗柜橱,这其实上就是购买家电时对其使用目的的不明确,这就是不科学使用家电的一种体现。

(3)人们在选择家电和家电使用功能和时间的问题上,往往存在着随意性,而这些随意性又大多是因为人们缺乏系统思维而造成的。比如在室温30~32度,人们就根据自己的随意想法来安排使用电风扇还是空调。而如果使用空调的话,开多少度,开多长时间,人们往往不会有一个理性的分析,而是凭借感觉,使用时间随意,体感凉快就可以。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高压锅和微波炉(煮饭多久)、电脑和DVD及家庭影院、台灯与室内灯管(照明亮度要多亮)这样很多选择。

若在这种选择中缺乏系统思维,就会导致不必要的能耗。

(4)人们在使用家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无意义耗能的情况。比如不随手关灯、关风扇、关空调等等,这些情况使得家电的功率用在了无意义的地方,而这些情况又实在不少。我国能效标识制度自2005年开始实施。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委托专业调查公司2009年在北京、上海、成都、沈阳4个城市,对冰箱、空调和洗衣机3类主要用能产品能效标识认知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购家电时最关注的因素首先是价格,其次是品牌,而对能效比的关注程度普遍不高。虽然表示会在购买家电时参考能效标识的消费者比例占多数,但他们所知道的节能家电的好处主要是集中在一个“省”字上,而对其环保和健康等优点普遍认识不足。同时,知道能效标识最节能等级为l级的消费者比例尚不足五成。当然不同城市的消费者对能效标识的认知也有差别。出现这种对能耗的不理解乃至漠视问题,还是因为人们自身的节约意识不到位和不科学。

(5)人们在非使用家电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思维,造成管理失当,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能耗。回到引言中上海的那个例子,据上海市电力公司调查估算,每年由于避免频繁拔插插头的麻烦,或是为了保存对电器使用状态的设置,许多用户习惯不断开电源而仅用遥控器方便地关闭电器,使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据测算,居民家中一台彩电的待机功耗(单位时间发生的待机能耗)平均为6.9瓦,一套组合音响设备的待机功耗为8.3瓦,每套电脑系统的平均待机能耗约为6瓦。以上海地区每年7亿千瓦时待机能耗估算,如果平均每发电1千瓦时需要消耗468克原煤,那么将白白浪费30多万吨原煤。这些数据无疑令人触目惊心,也让人扼腕叹息。

3、科学使用家电的系统方法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各个要素综合起来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个要素以特定的结构形成联系,要素构成的系统因特定结构而有了特定的功能。所以,当我们总结科学使用家电的系统方法时,应该着眼于科学使用家电方法这一系统,来从各个要素分析各个方法,从而达到我们研究的目的。

要想科学使用家电,必须有宏观的系统指导思想,也就是哲学中所讲的方法论,这其中包括了购买家电和明确家电使用目的时的统筹规划思想、使用家电时的节约思想以及管理家电时的科学管理思想。正如方法论对生活的意义一样,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宏观指导思想,才能使科学使用家电的聚义做法落到实处,并发挥最大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分析系统方法在科学使用家电中具体的运用。

(1)要做到购买前科学对家电的统筹规划。人们由家庭中的人员数目、住宅大小情况、家庭经济情况这样一个顺序来决定家电的数量和规模。比如空调,先判断这个房间需不需要空调,然后根据12平方米的房间装1匹空调较为合适,18平方米的房间装1.5匹空调较为合适,28平方米及以上的房间装2匹空调较为合适来确定所需空调的功率,然后再经过去商场的对比来选择空调的品牌。

(2)要明确家电的使用目的,购买之前若做好规划工作,考虑不随意,应该可以明确地知道买此家电的目的,那么自然就不会出现目标模糊地情况。

(3)要明确自己使用家电的功能强弱选择和时间长短,做到这点应该参考有关文献和资料,根据个人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科学家电使用方法。比如空调,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知道,空调的温度不应该过低,若过低则耗电量增加。一般应设定在26~28摄氏度,因为这不仅是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更是空调的最佳节电温度。又比如洗衣机,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洗衣机的耗电量取决于使用时间的长短,一般合成纤维和毛丝织物洗涤3~4分钟,棉麻织物洗涤6~8分钟,极脏的衣物洗涤10~12分钟。

(4)要减少家电的无意义能耗,需要人们自身培养节能意识,比如个人经常找一些介绍节能的书籍来看,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另外,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利用各种机会来倡议个人培养节能意识,比如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积极组织了世界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

(5)要做到科学管理家电,人们应该培养科学的管理思维,以保证家电的效率为原则,尽可能除去所有致使家电低效和多余能耗的因素。比如说给冰柜和冰箱除冰,拔去不用电器的插头等等。

(6)依靠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来整含家电系统。在不远的未来,人们可以通过“物联网”这一互联网来更好地将家里的家电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物联网就是通过RFID、无线通信和云计算等技术,将物与物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监控系统,使得各个物品更智能地运转。目前,我国物联网家电产业刚刚起步,各大家电企业已经开始相关的技术研发,但缺乏相关的技术合作和政策引导,所以相关技术成熟的产品面世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4、科学使用家电的政策建议

科学使用家电,由于其意义涉及到家庭、家电商以及国家等等,所以科学使用家电也是一个公共事务,那么责任就不仅仅是家庭单独来承担的了。在这个公共事务中,政府和非政府环保组织也对引导公众科学使用家电负有一定的公共责任。

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在家电节能方面的政策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据《2010年中国消费者家电节能认知报告》,仅有14.5%的被调查者了解家电“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内容,说明政府这一通过财政手段推广高能效家电产品政策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有75%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国家推广节能家电的政策作用有限,价格等其他因素仍是决定购买家电的主要因素。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对公众科学使用家电需要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力量,用政策规范家电的节能标准,宣传科学使用家电的方法,并鼓励家电商进行技术创新,从而达到提升家电节能水平和民众意识,更好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具体来说,第一,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相关的政策法规。首先应规定家电节能的标准,如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编制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就应该提高各类传统电器的标准并且加入新型电器的相关标准,用以督促家电产品正规化、节能化;还应规定家电商在销售家电的过程中必须提供相关的使用参数,比如洗衣服要开多久,微波炉加热饭菜要加热多久等等。第二,政府应该设立资金来鼓励家电制造企业研发、销售新型节能家电,还有推进物联网的相关研究。第三,政府和非政府环保组织、家电企业共同宣传环保理念,让公众培养起科学使用家电的意识。

5、结语

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规模巨大、发展快速的家电市场。但长久以来,人们由于思维不系统、规划不科学、节能意识不高等原因,不科学使用家电而造成的电能浪费也非常多,这不仅仅是家庭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

在现实中,人们对有关科学使用家电的研究更注重于研究具体的做法,而以系统角度出发来研究这一现象的成果几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身在家庭中,笔者目睹了很多的不科学使用家电行为,未尝不为浪费的电能感到。经过这次研究,笔者认为引导和执行科学使用家电需要政府、家电商、家庭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从小处着手,从培养系统、科学的使用和管理家电的方法做起,由此来形成全社会节能意识的提升,从而使家庭实现实质意义上的低碳生活,并为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注释:

①2010年亚洲家电市场规模约2091亿美元[EB/OL].中国家电网, 省略/News/HangYe/2010.1/66204.htmI, 2010-01-06.

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④张欣平.居民家电“待机能耗”占用电量4%[N].新民晚报,2007-06-18.

⑤桑雪骐.能效标识认知仍待提高[N].中国消费者报,2009-04-01.

⑥张欣平.居民家电“待机能耗”占用电量4%[N].新民晚报,2007-06-18.

⑦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2010年中国消费者家电节能认知调查报告[EB/OL].中国家电网,省略/Product/AC/HangYe/2010-5/63887.htmI.

参考文献:

[1]吴国华冲国节能减排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孙东川等.系统工程引论(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吴功宜.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美]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11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红外传感器在节能水龙头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滏阳河灌区防洪减灾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