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礼仪实训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时间:2022-09-26 06:19:11

浅谈中职礼仪实训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摘 要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开设了开设礼仪实训课程,致力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服务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本文结合中职礼仪实训课的从教经验,分析了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诸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中职礼仪实训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 中职 礼仪实训课 教学有效性 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礼仪实训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中职礼仪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举止礼仪、装束礼仪、交往礼仪、职场礼仪等,相对应地,实训课有:站姿、坐姿、走姿训练,化妆训练,握手、鞠躬、名片与宴请礼仪训练,求职礼仪训练以及言谈礼仪训练等。此外,还有结合各专业特点而设置的实训内容,如房管专业售楼礼仪、酒店专业的接待礼仪、旅游专业的导游服务礼仪等。

2 影响礼仪实训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2.1 学生性格、表现欲等个体差异

中职学生生源情况比较复杂,学习态度、成绩、习惯、个性特点等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课堂学习和模拟实训的过程中,课堂参与程度、与老师的配合程度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格开朗大方的同学,课堂表现活跃,而相对安静的同学则会比较抗拒一些个人表现的环节,由此就会出现老师对实训教学较难控制的局面,进而影响上课的效率,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教学环境

很多学校建有礼仪实训室,但由于礼仪课程的教学需要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因此,礼仪实训教学仅仅是利用通用型的实训室还是不够的。为加强礼仪课程与将来工作岗位的完美配合,在实训课的教学设计中,要结合专业实训场所,对教学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和安排布置场景,潜移默化地为实际工作环境做好铺垫,便于学生置身场景中更能贴近工作实际,这样使实训课更有成效。

2.3 教师经验与能力

教师的教学和行业工作经验对实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影响较大。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就不能很好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融汇各种教学资源来对实际工作的多样化任务进行剖析、提取和设计,也就无法有效组织教学的情况;教师的行业经验不足,就不能将多项实际工作任务全面准确地引入到位。礼仪老师的教学经验可以不断积累,但由于面对的专业较多,无法具备不同专业所对应的各种不同岗位的行业工作经历,这对实训教学的有效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性格对实训课程效果教学影响也很大。老师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甚至个人魅力甚至言传身教的能力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4 师生关系

实训课程通常以学生为主体,多数时间由老师引导、学生支配,“活而不乱”是实训课程的最高境界。中职学生年龄不大,大部分同学对老师都很敬重,能较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主动按老师要求展开实训,这样就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师生关系不够和谐,同学不按老师的要求有条理地来完成实训活动,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师生之间要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与合作的紧密联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效果。

2.5 教学评价

现在评价的方法很多,对实训课程,其评价标准就更应该丰富多彩,重视过程评价,重视激励手段,重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和每一个亮点,让学生获得自信,有学习的动力。

3 提高礼仪实训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3.1 加强演示和示范

礼仪实训教学中要较多地用到演示法、示范法,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因此,学校最好能配备图片、视频、录像(如仪容仪表礼仪图片、仪态礼仪教学视频、宴请礼仪动画等)教学资源,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将抽象的礼仪知识与具体情境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老师要加强示范。如讲授化妆礼仪,除通过前面的视频播放外,老师最好能准备化妆品,找学生当模特为学生化妆,打粉底、画眉毛、涂睫毛膏……一步步亲身示范,老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做边学。通过示范,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礼仪对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好礼仪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3.2 加强礼仪与专业的结合,进行情景模拟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够模拟职业场景或情境,突出礼仪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练习方法。为了克服单纯训练的枯燥,增强训练的真实性和效果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各个专业学生设计各种模拟场景,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激发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创造性,不但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还有利于他们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际之中。比如商务宴请礼仪的教学,给学生一个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主人、客人,从准备宴请到发放请帖、会场布置、桌次席次安排及餐桌摆台、引领客人入席、席间服务等全套宴请礼仪,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通过这样的综合性的情景训练,增加学生对礼仪常识的运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准备。

3.3 实训教学、学校的专题活动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礼仪实训期间,会尽量使自身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规范要求, 但一旦走出课堂,就回归到了“真我”的状态。因此,除了在实训室的训练,教师还应该积极创造各种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并在立足校园的基础上,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向社会延伸,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学校也要重视校园文化活动与礼仪教学的配合,形成一定的有规律性的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有不同主题的礼仪主题活动,这样通过活动的开展、环境的约束来加强对学生礼仪学习的强化,让礼仪成为一种习惯。

3.4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学校要建立以竞赛项目为教学导向,体现专业特点的技能竞赛项目,加强学生学礼仪、讲礼仪风气的形成与培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技能大赛,但最能发挥作用的还是各学校组织的校本竞赛,应大力提倡此类竞赛活动的开展。

3.5 加强学生自查,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在检验学生的训练效果时,教师可以拍摄学生的课堂表现并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这样既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表现,还可以总结自己做得好的和不够规范的地方,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正,也看到榜样同学的规范操作,刺激他人更加主动、刻苦地练习,争取获得更好的录像效果,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肖丽珍,冯军.商务礼仪实训课程的设计探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10(4).

[2] 林瑾.浅议中职导游服务实训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职业技术,2010.4.

[3] 张玉红.旅游社交礼仪实训教学初探.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上一篇:海关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实践 下一篇:凌波多媒体网络系统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