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册(必修)文言文中“之”字用法商酌

时间:2022-09-26 05:42:01

《语文》第一册(必修)文言文中“之”字用法商酌

摘要:“之”字在古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本文就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一册文言文中所出现的“之”字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大家商酌。

关键词:“之”的用法 商酌

“之”字用法颇为复杂,在古汉语里它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用法,作实词的“之”可作代词和动词,而作虚词时它可作助词、连词、介词和语气词。本文就结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一册文言文对“之”的用法进行简单总结。

一、实词“之”的用法分为代词和动词

(一)、“之”作代词分为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1、指示代词:“之”作指示代词时,多用在名词前或者动词之后,译为“这样”,“这个”、“那里”“此”等,既可作定语,又可作宾语。

例如:①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②子犯请击之(同上)

③使杞子、逢孙、扬孙戊之(同上)

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⑤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劝学》)

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同上)

⑦申之以孝悌之义(同上)

⑧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节选)

例①句中的之指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例②句中的之指代“秦军”,例③句中的之指代“郑国”,例④句中的之指代“诸侯”,例①句中的之指代枯干,且在此作兼词,例⑥句中的之指代“千乘之国”,例⑦句中的第一个之指代“百姓”,例⑧句中的之指代海神若。

2、人称代词:“之”作人称代词时,通常代指第三人称,也可活用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并且代指的人称在文中并不一定有明确的交代。

①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节选)》)

②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③而臣衰,窃爱怜之(同上)

④为国不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勾践灭吴(节选)》)

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句中的第一个之译成“他”或“他们”,例②句中的之译成“他”,例③句中的之译成“他”,指代舒祺,例④句中的之译成“他”,指代子路,例⑤句中的第三个之译成“他”,指代前面提到的贤君,例⑥句中的之译成“他”,指代前面的徐公。

(二)、“之”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时,一般采用“之+地点名词”和“何+之”两种形式,译为“到……去”、“到……”、“往……”等意思。

此种用法在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文言文中未得到应用。

二、虚词“之”字的用法分为助词、连词、介词和语气词

(一)、“之”作助词有五种情形

1、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译为现代汉语中的“的”。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同上)

③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节选)》)

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同上)

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以上例①――⑦都译为“的”,均是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

2、主谓之间: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整句的成分或复句的成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同上)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哭泣(《触龙说赵太后》)

⑤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同上)

⑥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句中主谓短语“臣之壮也”充当句子的时间状语,例②句中的“邻之厚”不能独立存在,它只是整个假设复句的一个分句。例③句中的主谓短语“妻之美我者’作句子的主语。例④句中主谓短语“媪之送燕后也”做句子的主语。可见主谓结构中加助词“之”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充当复句的前一个分句,显得句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例③⑥句中,“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寡人之用心者”作为整句的成分。

3、宾语前置: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又因为通常出现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之前,故这种句型一般为:宾语+之+谓语。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节选)》)

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节选))

④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②句中,疑问代词何是动词有的宾语,前置于动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③句中,我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于动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④句中,鸡豚狗彘是动词畜的宾语,前置于动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4、定语后置:通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起强调定语的作用。这种句型一般为:中心语+之+修饰语或中心语+之+修饰语+者。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泾流之大,两 渚崖之间(《秋水》(节选))

例①句中,利作爪牙的定语,后置于名词,“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例②句中,大作泾流的定语,后置于名词,“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5、凑足音节: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时间副词后面起协调音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此时不必译出。

①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勾践灭吴(节选)》)

②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同上)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句中,之用在不及物动词闻之后,去掉不影响其翻译,有协调音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例②句中,之用在句末,去掉不影响其译,有协调音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例③句中,之用在不及物动词树之后,去掉不影响其翻译,是无意义的衬字。

(二)、“之”作连词

之作连词时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表示领属和修饰的关系。

①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③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句中的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构成偏正结构,表示“臣”、“内”的范围,例②句中的之连接主语和谓语,是主语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诃短语,在整个句子中充当主语,例③句中的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使所在小分句充当状语。

(三)、“之”作介词

之作介词时一般译为“对于”、“于”等,可用为状语或状语结构。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句中的之与于一起构成状语结构,译为“对于”,不过这种用法在第一册很少出现。

(四)、“之”作语气词

之作语气词时放在句末,表示一种咏叹的语气,这些都大多见于韵文中。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同上)

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例①――②两句中的之都是孟子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例③使作者在规劝学子要持之以恒,因此这三个例子都带有咏叹的语气,同时之还起了凑足音节的作用,使句子更完备,尤其是第三句读来更有韵味。

由此观之,“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多样,对其诃性的判断和定性将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

上一篇:数学课堂提问基于“有效” 下一篇:通过心理干预提升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