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茧症的CT诊断

时间:2022-09-26 02:11:39

腹茧症的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256-02

【摘要】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的CT表现,以提高CT对腹茧症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例腹茧症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腹茧症无典型的临床表现,但CT表现较具特异性,4例CT检查均见小肠聚集成团,外缘光整并膜性结构包裹,形似蚕茧,近段小肠肠梗阻表现。结论:CT检查对术前正确诊断腹茧症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腹茧症;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腹茧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病,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以来4例腹茧症患者的CT表现,探讨其影像特点,以提高术前定性诊断水平。

一 临床资料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7岁。既往均无手术史,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病程为9个月至15年,1例腹部可触及包块,3例门诊以肠梗阻收治入院。4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二期增强扫描。

使用美国GE-Hispead-FXI螺旋CT扫描仪,层厚5mm,层距5mm,扫描条件采用电压120kv、电流180mAs,增强扫描使用碘海醇高压注射,总量90ml,注射速率3.0ml/s,动脉期延迟时间25s,静脉期延迟时间60s。

患者常规取仰卧位扫描,扫描后图像输入工作站。

二 结果

本组4例患者均见肠管盘曲聚集,周围可见膜性结构包裹,厚度基本均匀,增强扫描有延迟强化,部分包膜与小肠界限不清。包裹内的肠管固定,呈“拧麻花”状表现,十二指肠及近段空肠扩张积液。1例可见少量腹水,1例可见肠管管壁增厚。

本组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小肠全部或部分被一层白色坚韧的膜性结构包裹,包膜厚度0.3-0.5cm,肠管固定,推压不移位。包膜内部分小肠扩张,近段明显,粘连成角。病理:膜性结构为致密纤维组织,伴或不伴局灶性炎症反应,小血管增生。

三 讨论

腹茧症在临床上较罕见,由Foo首次命名,其特点是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致密灰白色、质韧硬厚的纤维膜包裹,形似蚕茧,故名腹茧症,又称特发性硬化性腹膜炎、小肠禁锢症、小肠纤维膜包裹症等。

影像学检查对本病具有重要的价值。立位腹平片可正常或表现为肠梗阻征像。消化道造影是腹部包块内折叠、聚集的小肠排列成“拧麻花”状或“手风琴”状。CT检查有助于腹茧症的术前诊断,显示为小肠肠袢盘曲聚集,被增厚的纤维包膜包裹或分割,包膜可见强化,肠系膜挛缩,近段小肠可见扩张、积气积液,部分病例可见腹水及肠管间积液。本组4例CT均显示膜状结构并经手术证实。CT还能判断受包绕的肠管部位及肠梗阻的程度。为腹茧症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据此,可认为CT扫描可以作为术前诊断腹茧症可靠的影像检查手段。影像上出现局限性或全部小肠肠袢被明显膜性结构包绕时,可以明确腹茧症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Foo Kt,Ng Kc,Rauft A,et a1.Unusual small intentinal obstruction adolescent girk:the abdominal cocoon,Br J Surg[J],1978;65(5);427.

[2] 纪建松,王祖飞,涂建飞,等。原发性腹茧症的CT诊断。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9,12(2);206-207。

[3] 朱先进,段建英,王武,卢延。腹茧症的影像诊断。中华放射性学杂志,2007,41(10);1085-1086。

[4] 谢文新,扬志云,陈德新,等。CT诊断腹茧症一例。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597。

上一篇:肺心病小板指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癫痫小儿患者的91例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