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2022-09-26 02:09:50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初二阶段是初中学习的关键。开始初二英语教学没几天,我发现学生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原本初一的学生举手发言还算积极,可是到了初二,举手回答的同学远远比初一少了。是难度提高了,跟不上?还是害羞了,怕出丑?我用周记的方式请同学们剖析自己,并向有着丰富课堂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们请教和探讨,也上网查找了一些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在经过全方位综合考虑之后,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1)学生态度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考虑的内容逐渐增多,往往产生一些无谓的负面想法,比如怕回答错有失颜面,因此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较初一时减弱;觉得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只要会了,举不举手还不是一样;存在懒惰和侥幸心理,觉得反正会有其他同学给出答案……渐渐形成了事不关己的想法,对学习的危害性相当大。

(2)老师自身方面:如果我设置的问题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并且学生很感兴趣,那么他们一定还是乐意来举手回答的。问题出在我对问题的设置太简单了,学生会觉得不屑或者没有必要举手回答;太困难了,又不知道如何着手,怕一旦错误便被老师批评或者同学嘲笑。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有了如下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实践改进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改善英语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促使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人生作好铺垫。

1.沟通情感,培养兴趣

学习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而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和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特别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意义。

学生对英语学科本身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随着年段的增高而更趋浓厚,决不是靠老师单方面灌输知识所能办到的,而是要通过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多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应用,特别是艺术得体地启发诱导,使学生自觉地吸取知识经验,形成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从英语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外,还应该指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经受困难的磨炼体验成功的欢乐,这样坚持不懈,潜移默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且是师生双方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中重视师生双方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设法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可以较理想地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对于老师来说,要做到教学情感的最优控制,可以采取“赏识教育”,以形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目标。一般来说,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往往直接关系到对这个科目的喜爱和投入。所以教师要在感情上多付出,对学生多鼓励,少责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爱心,这样他们才会大胆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依照教材及教与学要达成的目标,逐步形成系统地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创设情景和激励情感相结合;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别对待相结合;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力图设计好教学内容,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动活泼容易接受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参与语言实践。

2.渲染气氛,引发兴趣

一名擅长课堂组织的教师,完全应该能够做到尽可能多地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适时的手势来组织教学。要善于使用微笑教学,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情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面带微笑地进入课堂会缩短师生之间感情上的距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思维。所以营造一种活泼自由的课堂气氛至关重要。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够好时,除了使用批评这种方法外,我们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幽默的方法去处理。

教师本身潜在的亲和力,温馨的微笑,风趣幽默的语言,都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在看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出现疲倦情绪时,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安排,临时插入小游戏或者小笑话,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新一轮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思维积极,发言大胆,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3.教学灵活,保持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优劣,对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很大。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强,因此,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延长和巩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在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因此,对课文的处理和问题的设置,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深入浅出,兼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而兴趣又能逐步升级。少设置过易和过难的问题,难度控制在“跳一跳,摘苹果”的范围内,多提开放性和发散性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积极思考,表达和展示自我,让层次教学得以正常进行,更为重要的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初二阶段最容易出现的两极分化,并且培养良好的学习自信心,这对其将来的深造无疑是最重要的。

4.学生为主,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参与中学以致用。在课堂上,学生如果一味地看、听,就会太单调、枯燥,容易疲劳,而且不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学习所得和展示才能的机会,也会让学生失望,打消其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当好“导演”“裁判”,要让学生当演员唱主角,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眼、动脑、动手,真正做到精讲多练,把教师讲的时间让给学生练。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地开口说,动手做,积极地动脑想,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课的趣味性。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学好英语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在老师的正确指导和鼓励下,学生将会发现学习英语已成为一种令人惬意的习惯。总而言之,只要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英语教学就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减少初级英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 下一篇:如何培养中学生学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