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共生课堂 彰显数学本色

时间:2022-09-26 01:24:51

构建共生课堂 彰显数学本色

【摘 要】建立共生课堂,注重师生结合、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结合、教材与非教材的结合,彰显数学本色,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本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059-03

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困惑,在逐步积累和实践中,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逐步趋于理性,注重从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发,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无论是演绎激情,还是注重教材、教法创新,总是要为探索一种自然、朴实却又开放、创新的共生数学课堂而努力。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本课堂,彰显数学的本色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共生课堂

一、情境创设与数学学科的共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亮点。但是,创设情境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也不能偏离数学本质。数学教学情境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生活经验合理创设,而不是书上写什么就设计什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1. 情境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共生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情境的创设,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不由自主的氛围中投入到数学学习。

例如,教学“旅游中的数学”这一节课时,正值“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可以结合身边著名的景点天台山创设如下情境:“同学们,红安是著名的红色旅游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你知道红安有哪些红色旅游景点呢?”(学生介绍)“现在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个景点。”(播放天台山风景片段)通过播放身边的旅游景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出问题“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决定到天台山搞一次旅游活动,有哪些同学愿意参加?去旅游时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从而引出旅游中所遇到的租车、购票、购物等一系列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就学得相当主动与兴奋,在模拟旅游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

2. 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共生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创设情境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真实的生活背景设计教学活动,情境来源于熟悉的生活,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认同感和求知欲,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从而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教学“比例尺”,学生已经认识了比例尺,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问题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我的家乡在著名风景区天台山,欢迎同学们到天台山来旅游。这里有一道关于天台山的数学题,一起来研究一下。从红安经过七里坪才能到天台山,信息如下:红安到天台山的实际距离约是34千米,图上距离为17厘米。七里坪到天台山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这段距离是几千米?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研究当中,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既锻炼了能力,又激发了创造性思维。

3. 情境与学习高效性的共生

要考虑到情境的典型性,即能不能从情境体现出数学知识,而不能让额外、复杂的东西代替数学知识。创设情境不要过于包装、绕圈子等,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如教学“对称”时,教师可以出示学生常见而又喜爱的剪纸图,把许多非本质的东西去掉了,像剪影一样的轮廓图更便于学生把握对称的本质。再如“平移和旋转”,如果做一些花哨的动作来研究,就不容易让学生发现旋转和平移的本质,理解不到位,甚至干扰他们的思维。如果选择风扇、钟表上的指针这些情境就非常典型,容易发现旋转的特点,理解什么是旋转。

二、文本教材与非文本教材的共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特级教师顾汝佐说过,“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之一,但不是不可改变的经典,毕竟是人为编造的,过去教师要重教材、教教材,这肯定是过时的,现在把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活的我就用,不要就放弃。”这两段话悟出了同一个道理:就是从教教材中走出来,要活用教材。必须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开发和利用教师、学生、文本、周边环境等课程资源,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了解、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明确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及知识结构等,以便更好地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正比例”时,一般总是按教材的呈现顺序进行教学。

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接着,让学生写出几组相对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并求出比值,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值,你能发现什么?(这一问题没有任何探究意义,学生只是机械地根据结果进行归纳,毫无生成)学生很快会发现总价与数量比的比值(也就是单价)总是一定的,在此基础上揭示正比例的意义。

这一环节,教师沿着教材脉络进行教学,学生完全按着教师的预设进行,被动接受知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导致他们对正比例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时对教材稍稍进行调整,出示以下两种表格:一种比值一定,一种比值不一定,通过两种表格的直观对比,让学生填表,学生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掌握了正比例的特征。

甲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1:

乙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2:

(生独立完成表格)

生:老师,表1容易找到规律直接完成,表2不容易填。

师:表2为什么不好填?

生:因为乙文具店彩带的单价是不一定的,所以不容易填。

师:那表1的空格可以直接完成吗?

生:可以直接填写。

师:为什么能直接填呢?

生:因为甲文具店彩带的单价是一定的,都是3.5元。

……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上面几个量的关系:=单价(一定),从而总结出正比例的意义。

这里,在“表1好填,因为甲文具店彩带的单价一定,表2不好填,因为乙文具店彩带的单价不确定”的强烈对比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彩笔单价的“不确定”和“确定”的直观对比,更加突出了正比例的特性,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学生不仅掌握了正比例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正比例意义构建的过程。

因此,教学时要认真研究教材,以教材为依据,摒弃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但不能过于追求再创造,完全超越教材,更重要的是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合理组合教学内容,做到文本教材与非文本教材教材的共生,使之符合学生实际。

三、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共生

课堂是一个灵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处于动态、发展性的变化之中,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习惯与兴趣,等等,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尝试、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数学知识。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师生在轻松愉悦、合作探究、情趣横生的氛围里开展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抓彩”,随机应变,捕捉学生的各种精彩瞬间,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切记为了怕课堂出错,扼杀了生成性资源,避免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成为两张皮。要善于根据课堂生成把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新的火花、新的思想,让课堂亮点纷呈,促使课堂不断发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例如,教学“平均数”时,课堂上,前面的教学中规中矩,一切都在预设之中,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移多补少”和“先加后除”两种方法,紧接着进入练习,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按照预设基本完成,笔者也轻嘘一口气,然而“意外”却发生了:

笔者首先出示了一个小组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数据如下:116个、144个、135个、125个、138个、122个。接着,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学生估计的平均数都在116至144之间,于是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你们估计的平均数都在116至144之间,不会比116小或比144大呢?”学生说道:“因为最小的数是116,多的要补给它,所以平均数要比116大;最大的数是144,它要补给少的,所以平均数要比144小。”

接下来,在学生计算这个小组同学1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时,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正如所预料的一样,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用“先加后除”的方法。这时,第3小组的石榴和张梦娇两位同学在小声地交流着,他们的交流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于是,笔者走到他们身边,问:“你们在交流什么呢?”他们说:“这些数不需要计算,把135里的5给125,144里的14给116,138里的8给122,这样就都是130个了。”是呀,多么有创造的想法呀!笔者给予他们赞许的微笑。

在随后的集体汇报中,第3小组的同学也展示了自己的方法,大家纷纷为他们鼓掌,笔者也暗自窃喜。这时,熊威同学站了起来,问:“如果数很大,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这一提问完全出乎笔者的意料之外,是视而不见,稳步推进,还是及时捕捉,有效利用呢?短暂思考后,笔者选择了后者,并马上追问:“你认为谁的方法更简便呢?”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有的说:“像这一题所给的数据较少,数据之间比较接近的时候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更简便。”有的说:“当数据很多,数据之间相差较大时,用先加后除的方法更好。”还有的说:“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处,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具体题目而定!”在辩论对比中,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平均数的认识,都能用合理的方法求平均数。

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产生新的想法、新的思想、新的生成。意料之中的课堂固然稳妥,但缺乏智慧的碰撞。课堂中精彩的生成,有的在预设中,有的在意料之外,教师要重心下移,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面对课堂上的“节外生枝”“突况”不能视而不见,反而应该非常珍惜,及时捕捉,进行智慧的引领,预设与生成共生,由此,课堂教学会出现别样的精彩。

四、主导与主体的共生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营造氛围,使学生投入地学;给出足够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能学习;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主动地学;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教学中,教师要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课堂活动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需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统一。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合作者,更应当是引导者。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之后,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会受到“长×宽”或“边长×边长”的负迁移影响,误认为是两条邻边相乘就能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笔者设计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测量它的有关数据,并尝试计算它的面积,学生果然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底×高”,一种是两条邻边相乘。此时,笔者并没有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同学们,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会有两个答案呢?到底怎样思考才是正确的呢?”学生4人一组讨论,发现错误的原因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立足学生思维的实际,充分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两种答案,产生矛盾冲突,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检验,自己发现错误原因,切实体现了学生“学”为主体,达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共生。

五、师与生的共生

构建共生课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情相互交融,因此,数学教学要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做一项重要任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查和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要把学生当做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个体,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时,示范、引导学生书写“15”,一位学生对老师的书写不太满意,就大胆说:“老师,您写的‘15’不美观”。此时,笔者并没有视而不见,而是面带笑容说:“谢谢你,那你能不能告诉老师哪里写得不美观,怎样写才更漂亮呢?”学生说:“十位上的‘1’斜一点就好看了。”“那你允许我再写一遍好吗?”在全班学生的注视下,笔者重新写了一个“15”,比原来的更加规范,美观,结果学生情不自禁地给笔者报以热烈掌声。这一教学过程,尽管就是一个小小的书写,但教师始终真心诚意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并没有草率地对待学生的评价,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充满着浓浓的师生情,彰显了平等、有效、共生的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无论怎样变化,为学生负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质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为构建一种自然朴实而又开放,创新的共生数学课堂而努力,注重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尊重学生最原始的认知特点,这样才能彰显本色课堂,凸显数学的价值。

上一篇:用素材,做到新颖独特 下一篇:有一种姿势叫『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