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化融合于书籍设计

时间:2022-09-26 01:24:39

民族化融合于书籍设计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不断影响着书籍装帧的形式和发展走向,书籍的发展也步入了新时期。我们不仅在思考:而今世界在缩小,我们的眼界在放大,书籍设计随着地域差别、民族差异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未来发展在何方?我国的书籍发展何去何从?如何把传统元素运用到书籍设计中?带着这些问题各国的设计师们都在寻找书籍设计新的闪光点。在日趋大同的书籍设计环境下,当今世界已经悄然刮起一股民族风,各国的设计师都在挖掘本国、本民族元素以期运用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而今天我们怎样把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书籍装帧设计中去,是中国书籍设计工作者所要深思的问题。中国著名的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在跟随日本著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学习期间,杉浦老师一再强调:汉字文化是你们的精髓。吕敬人先生这样评价自己“一个很有文化自豪感的人”,他把中国元素大量的运用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从而总结出“承其魂、托其体”的结论。

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样一个说法,指的是绘画的一种意境,疏密关系和谐得当,把观者带进意境中去。把这个观点引入书籍设计中去同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廖洁莲老师设计的《纸白》一书就大量的运用了反白的效果,使书籍给人一种洁雅、清新、富于想象的感觉,给阅读者带来愉悦感。把中国人的内敛、含蓄、儒雅尽表于书籍之中。

(一)疏。我们可以理解成书籍版面中的“空”,指在书籍版面设计中使用大面积的留白,使阅读者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二)密。指书籍版面排版设计中创作者把版面中可以利用的空间都利用上去,与“疏”达到一种“空”和“满”的视觉感受。

疏密关系合理的运用能够使书籍设计在视觉上达到和谐,使读者在阅读时张弛有度。中国有句古话“师法自然”,是以大自然为师加以效法的意思。书籍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把自然的、合理的元素运用到书籍中使读者有回归自然的感受。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其实就是师法自然的一种写照,由此我们可以把书籍设计中的这种疏密关系理解为“意念反白”。

二、材料有性,设计无边

“三分设计,七分材料。”由此可见材料在书籍设计中是何等重要。

(一)传统的书籍以纸张材料为主,结合工艺使成品与设计结合达到最佳效果。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纸张已经不是书籍的唯一材料,大量的综合材料的介入使书籍形态呈现多元化。目前运用在书籍设计中的材料有:布料、皮料、金属、五金、聚乙烯材料、化工材料、木料、石料、植物纤维等。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思维把书籍材料运用的可谓无所不能,使书籍形态丰富多彩。同时对设计师的综合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传统意义上的书籍设计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这就要求书籍设计工作者不断的推陈出新,创造更多的优秀书籍作品。

(二)工艺的变革。传统的印刷工艺和新技术共存。数码印刷、丝网印刷、UV效果、起凹凸效果、烫金银效果、模切、镂空效果等技术得到广泛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印刷逐步过渡到数码印刷时代。

1.数码印刷。是指印刷技术的数码化,泛指印刷全过程的部分或全部的数码化。例如:激光照排、远程传版、数码打样、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化工作流程、印厂ERP等都属于数码印刷的范畴。从印刷是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一次加工多次输出的需求将对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2.数码系统。数码印刷系统是印刷全过程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涵盖了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化工作流程、数码打样、按需、快速印刷等技术,是印刷行业适应信息时展的必然产物。现代印刷设备正向多色、多功能、高速化、联动化和自动化现明显的差异,这一新情况的形成,对油墨的特性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印刷工艺还要求油墨具有耐热、耐光、耐酸、耐碱等性能,当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后,墨层要鲜艳夺目,达到不变色、不淡化和不透印等良好使用特性。而包装印刷产品还要求油墨印在承印物上后,应具有较好的耐摩擦特性。印刷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提高印刷效率和解决书籍印刷产品质量问题。

3.对设计师的素质要求。设计师需要对印刷工艺有较深的了解,只有把设计与印刷工艺完美的结合才能够创造出完美的书籍。

三、元素可驭,运用适当

书籍设计中可用的元素无数,且有更多的元素被设计师们创造出来,在如此之多的元素中如何驾驭元素是书籍设计师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就中国元素而论可以总结出如下优秀的传统元素以供设计师使用: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吉祥纹案、水墨、中国传统建筑、瓦当、陶瓷、刺绣、钱币、剪纸、园林、传统文化、茶、汉文字等等。在中国历史浩瀚的文明中还有些元素尚待我们设计师去开发和加以利用,以此推动中国书籍更快的走向世界。

四、艺之无法、形之有道

(一)书籍设计的整体性。书籍的设计与书籍出版中的其他环节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具体体现在艺术构思、工艺选择和技术要求等方面。即:书籍形式与书籍内容的统一、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设计创意与书籍主题内涵的统一;在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必须体现配套、互补、协调的原则。

(二)书籍设计的艺术性。书籍设计应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不仅要求书籍设计充分体现艺术特点和独特创意,而且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要体现书籍的内在内容、书籍的性质和门类,更要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

(三)书籍设计的实用性。实用性原则要求书籍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层次读者使用不同类别图书的便利,充分考虑读者经济上的承受能力与审美需要,充分考虑审美效果,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导向作用。

(四)书籍设计的经济性。书籍设计不仅需要考虑书籍阅读和鉴赏的实际效果,而且必须充分兼顾经济效益的比差:一是所需要资金投入与可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比差;二是设计方案导致图书定价与读者承受心理、承受能力的比差。

上一篇:金属材料工程实训教学创新 下一篇:中美金融资产证券化管理体制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