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的思考

时间:2022-09-26 12:30:45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的思考

摘要: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被看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监督手段。全面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构建,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研究了构建会计监督体系,对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会计监督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会计监督;会计监督体系;管理体制;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1 会计监督体系问题

1.1 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备,监督功能缺失

我国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现行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审计不规范。我国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挂靠在各主管部门,事务所与挂靠的主管部门在人事管理、资金投入、收益分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种体制不利于保证社会审计的独立性。政府监督存在重复进行和职能不到位的问题。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重复检查,增加被查单位负担,有了问题却相互推诱。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了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

1.2 会计系统缺乏监督职能和监督动力

在现在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下,国企经理人员掌握着企业经营管理权,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在企业管理系统中运行,负责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会计人员是由经理人员聘用的,其权力是由经理人员赋予的,会计人员在企业组织体系中与经理人员处千不同的权力层次,在行政职能上不具备监督经理人员的权能。在监督动力问题方面,会计人员和其他职工一样,是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从理论上讲应该具有监督经理人员的动力,但现有的制度安排又使其不得不放弃监督。

1.3 缺乏会计信息公开制度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公开性,影响了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判断,降低了银行信贷决策和政府决策的效率;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完全性,也使得报表使用者无法合理地区分国有企业的好与坏,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监督效率。我国审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凭证逐笔审查其真实性,对资产逐项清点,要求做到账实、账款、账据、账账、账表五相符。然而,由于会计原始凭证数量庞大,来源复杂,逐笔审查实际很难做到,只能采取抽查和重点调查的方式。

2 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目标

会计监督体系建立的具体目标有:(l)通过会计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保证企业会计信息本身的真实、准确和实时,解决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2)在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之后,会计监督体系还要保证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够得到充分和及时的披露,以杜绝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尤其是针对上市公司,保证所有证券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建立在一个公平的基础上。(3)监督手段应以事前预防为主。(4)对重大异常现象和违规行为有快速、有力的反应能力。

3 对会计监督模式的构造

(1)监事会模式对于企业监事会这种监督模式,具体的做法可以在国有控股公司总裁下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该内部审计机构负责组织对整个控股公司范围内的国有企业进行会计监督和财务监督。对于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监督要以经常性监督和定期性监督相结合,国有控股公司总裁下设的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外派代表进驻企业监事会,代表国家出资者行使会计监督权和财务监督权。此外,代表国家出资者的定期监督则采取由国有控股公司总裁下设的内部审计机构定期组织审计或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2)会计委派制模式。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加之经营者直接控制着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经营者以牺牲所有者利益为代价,所以,现代企业制度下,既要给经营者合法的、独立的经营权,但也不能放松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3)财务总监委派模式。对于特大型、大中型企业可以试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可以由国有控股公司直接委派,或由国有企业董事会聘任,报经国有控股公司批准。

4 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4.1 外部监督体系

外部监督体系需要通过中介服务机构的审计和评估,来保证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政府职能部门也是企业外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上市公司,其外部监督体系中还包括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即需通过加强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来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及时、规范;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工作,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做到事前预防,同时加强证监会的全面监控能力,对出现的重点事件和重大情况进行迅速和有力的调查处理,涉及违规的,一经查实,要做出严厉的查处。

4.2 内部监督体系

内部监督体系的作用是通过一整套严密规范的会计制度建设,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加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和相应的法律责任,来保证由高级管理人员向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所依据的各项制度,完善企业内部对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各公司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相互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表。

4.3 经营者会计监督

经营者会计监督则可以按不同层次进一步分为单位负责人的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和单位其他部门的会计监督等。单位负责人可能有为了自身利益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再加上单位负责人具有控制会计政策选择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独特权利,更为这种动机创造了有利条件。管理会计人员由经营者委任,管理会计内部化为经营者服务,由经营者进行约束,而财务会计外部化,财务会计人员由经营者以外的部门委派,这样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由代表国家所有者利益的部门委派。

4.4 建立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首先,制定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的制度规范,约束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公开和报告的行为,使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成为公开可以获得的信息。其次,选择或建立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公开的渠道,如专门的网站。再次,建立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数据库,并予以公开。最后,开辟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讨论区,允许公众公开发表质询和研究报告。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企业因不同目的而随意调整会计报表的问题。

5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针对当前会计监督控制中所出现的普遍问题来看,在加强会计监督职能的同时要加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建设等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会计人员处于财务管理中心的位置,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的优劣,所以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建设,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还有就是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这个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时的发现问题,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积极推进会计监督体系和财务管理水平一体化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竹泉,安春娟.会计监督概念探析与制度创新[J].2004.

[2]陈国挥,陆建桥.企业产权组织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监督[J].会计研究,1996.

[3]夏冬林.充分披露、完全信息与国有企业会计监督[J].会计研究,2002.

上一篇: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下一篇: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区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