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成就课堂精彩

时间:2022-09-25 10:32:30

细节,成就课堂精彩

一棵树最能体现其生命活力的是繁茂的枝叶,一堂课的精彩莫过于生长期间的闪光细节。在捕捉教学细节上,反映着教师的睿智和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细节的敏锐地发现,常常成就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瞬间。

一、精彩源自“情境创设”

古人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境创设是采用一定的手段营造一种愉悦的宽松的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当中不断创设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苏教版《广玉兰》是一篇状物的散文,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来感悟不同姿态的广玉兰的美的。老师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告诉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一棵广玉兰树下,你看到了什么姿态的广玉兰花?有的学生说广玉兰像婴儿的笑脸;有的学生说像害羞的小姑娘……各种姿态的广玉兰从学生们口中蹦出,此时再朗读课文,学生们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水到渠成。

教学为学生品味感悟语言创设了情景,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学生在读中交流,交流中品悟,内化积累了语言。情景的创设,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语文学习的“场”,在这种“场”境氛围里,学生融入其中,有利于学生的感悟与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而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感受语文学习兴趣的回归。

二、精彩源自“抓住留白”

为了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课文中的有些内容在描述时只用简短、精练的词语概括,或者省略掉不做具体描述,让读者自由想象揣摩,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留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品读感悟。

例如,苏教版《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内容太少而且浅显易懂,学生一眼就能看懂、读懂。文中群臣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念头,只用一句话便简单地带过去了。一位老师在此安排了想象说话环节:如果你也是群臣中的一个,当吴王决定要攻打楚国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们很快进入角色,提出了合理建议。学生通过对话更明白吴王攻打楚国这一决定是错误的,从而更加衬托出吴王是个一意孤行的人。在整个交流环节中,扮演大臣的学生发言更积极一点,大家都抢着要发言,要劝阻吴王。相对来说,吴王倒被问得哑口无言,甚至节节败退。吴王再次强调他的命令――谁再劝阻,就处死谁!至此,这一人物形象就很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了。

三、精彩源自“巧用资料”

用好教科书,落实好教材是对每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当教师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文本,深入挖掘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用自己的智慧精心选择与适当使用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并将它们有效地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去时,才能真正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例如,苏教版《詹天佑》一文内容离现代生活比较远,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熟悉,难以明白:为什么一些帝国主义国家要阻挠清政府的修筑计划?他们最后提出的条件是真的希望清政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吗?为什么说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若这些问题学生弄不明白,学生对课文内容很难理解,对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很难体会。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这一难点的,他在教学时补充介绍了相关资料――帝国主义阻挠的原因:一方面是客观原因――中国没有出色的铁路工程师,技术落后,人才短缺,资金缺乏等,学生通过阅读资料,知道了当时詹天佑接受任务时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另一方面是主观原因――帝国主义希望通过夺取铁路修筑权来控制我国的北部。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到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谁拥有了铁路修筑权,谁就拥有一系列的权利。正是为了不让帝国主义的阴谋得逞,为了为中国人争一口气,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铁路的任务。通过这些资料的补充,学生理解了句子含义,深深地感受到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资料的运用应该立足文本,补充文本空白,为学生提供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支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阅读重点,突破阅读难点,更深地思考文本内涵,领悟文本的精神内蕴;资料的运用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

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精彩源于细节。细节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好坏、优劣。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涵智慧;细节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深刻。课堂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教学才会那样饱满;那样激情跌宕;那样熠熠生辉。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

上一篇:公共资源交易阳光运行 下一篇:坐起报警器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