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IC卡检测的必要性探讨

时间:2022-09-25 09:34:07

城市公共交通IC卡检测的必要性探讨

摘 要:随着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项目的推进,IC卡的互联互通问题逐渐呈现,如卡片和终端的谐振场强不匹配,卡片和终端的时序不匹配,不同收单机构终端的交易流程不一致,算法选择不一致等等。因此通过专业手段和技术对IC卡进行互联互通的测试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城市公共交通IC卡检测的必要性。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IC卡;检测

中图分类号:U49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242-01

1 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行业背景

公共交通一卡通项目,作为2015年交通运输部在全国两会上宣布的贴近民生的10件实事之一,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15年5月,交通运输部了《关于促进交通一卡通健康发展加快实现互联互通的指导意见》,为推进一卡通互联互通提供了政策依据。为确保“一卡通”行业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组织制定了城市公共交通IC卡系列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的标准号为JT/T 978-2015)。该技术规范于2014年3月试行,2015年5月28日正式颁布,7月15日正式实施,为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规范保障和技术支持。

2 IC卡行业检测现状

在国际金融IC卡领域,EMVCo六家成员单位(Visa、MasterCard、中国银联、JCB、American Express、Discovery),都有自成体系的认证流程和专业试验检测机构对卡片、终端等进行检测,出具行业认可的检测报告,作为发卡机构、收单机构选用相关产品的重要依据,也是卡片、终端和系统能够互联互通的重要技术保障。

在国内,目前人民银行、住建部、社保部和卫生部对于相应行业IC卡相关产品均建立了试验检测体系,负责进行检测的机构分别为国家银行卡检测中心、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

但目前住建部、社保部和卫生部的检测体系,都是基于ISO体系下的检测,并以接触式卡片为主,暂不具备交通运输行业要求的非接检测和电子现金应用检测能力,不能有效为交通运输行业服务。

在公共交通卡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全国共有254个城市发行公共交通卡,发行总量约为3.5亿张。面对数量如此巨大的公共交通一卡通卡片和终端,其产品质量、性能要求及使用稳定性等相关问题,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尚无专业从事对该类设备进行检测的机构,反映了交通运输行业在这一领域的缺失。

3 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面临的问题

3.1 技术缺陷方面

自1998年中国上海发行第一张一卡通以来,中国一卡通行业经历了从M1卡向现在CPU卡过渡的阶段,就近20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机卡兼容问题始终未能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

卡片和终端的谐振场强不匹配。

卡片和终端的时序不匹配。

不同收单机构终端的交易流程不一致,算法选择不一致。

上述问题在目前交通运输部进行的全一卡通互联互通的入网测试过程中也已经显露出来。

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交通一卡通行业从一开始,没有按照建立卡组织的方式进行运作,同时住建部建立检测体系的依据是ISO技术框架体系,技术要求相对比较宽松。

中国银联成自2002年成立14年来,依据国际上成熟的卡组织运作方式,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银检中心,对银联认证相关产品进行检测,特别是银行卡在从磁条卡向(非)接触式CPU卡演进的过程中,中国银联采用了EMVCo的检测体系,该体系在ISO体系的基础上,对技术指标及互联互通的交易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技术缺陷问题。

JT/T 978-2015技术标准充分借鉴了中国银联的PBOC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个别符合交通行业特殊应用的交易流程。

因此参照银联及银检中心的成功经验,交通行业在建设城市公共交通IC卡检测能力时,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以及考虑到今后业务扩展的可能性,宜采用国际EMVCo的检测体系。

3.2 行业需求方面

衡量公交一卡通产品质量,涉及到的检测内容包括电气特性、通信协议、应用及交易流程部分,这些更多的是金融交易方面的内容。交通行业内通常的试验方法、检测设备无法胜任这些检测内容。以目前金卡公司初步建立形成的level 2检测能力、兼容性检测实验室和建设中的level 1实验室,以及江苏省公司近期与fime合作建立的检测实验室情况来看,行业内的检测认证工作正在慢慢起步并逐步走向正轨。

4 结语

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建设是交通运输部贴近民生的10件实事之一。其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在IC卡实现全国不同终端、不同支付环境的应用中,能否做到稳定交易,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于公交一卡通项目的认同。

公共交通一卡通项目检测能力建设完成后将会填补交通行业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便于一卡通建设更加快速平稳的推进,有效提高居民出行便捷性。

另外,以城市公共交通IC卡的检测能力为基础,可以拓展至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设备的检测。因此从行业角度分析,该项检测能力建成后,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爱英.智能卡技术――IC卡、RFID标签与物联网(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上一篇:浅析氨基乙酸生产工艺设计 下一篇:50万吨/年国富炉项目工业化试验运营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