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中运用多元组合式教学方式的研究

时间:2022-09-25 08:09:31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中运用多元组合式教学方式的研究

摘 要:对高职生生源质量滑坡、学习技能积极性下降的现状而言,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承担计算机基础职业教育的重任,教师尝试使用多元组合式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试用。实践证明,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元组合式教学方式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使用和掌握。

关键词:多元组合式;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

一、现状分析

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制转为大众制后,大学的门槛降低,学生的质量有所下降,尤其是高职生生源不断下降,而企业招工一味地要求高学历,出现了焊工也要大学本科的怪现象。通过几年来高职院校入学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到在学习态度方面,由于在初高中时就没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总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己确实学不好大学课程。实际的表现是,学生不能自觉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地发现课程的内在联系。而现在大部分院校针对高职生的实际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就无法完成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更谈不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计算机基础这一公共课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对于我们转变理念、改革教学模式、研究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实践证明,采用多元组合教学方式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将多元组合式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相结合,探索计算机基础课改革道路

1.教学目标的多元组合

高职生的培养与当前企业对员工的诉求相对应的前提下,办公自动化这一基本技能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社会信息化历程促使“培养和提高学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职院校树立新的里程碑――对学生进行“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的科学教授,开拓教授计算机课程新的发展道路――“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

2.教学内容的多元组合

以往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仅仅围绕计算机基础概述,认识操作系统,Word,Excel和PPT这几部分展开,而现在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使得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于一个员工的办公要求,提高在校学生办公自动化水平被提上日程。为此,我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扩充,除了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基础,增加了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三个部分,并给出相应的补充课程。

3.教学手段的多元组合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发和完善包括教学课件、电子化讲义、案例库、教学网站等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系保证组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实施。

但是这些绝不是体现在某种应用的简单堆积。我校将其以“教学课本―辅导教学光盘―互联网教育平台―技术平台”四位一体的体例显现。将各类讲授本领构成一个有机的团体,为展开多元化的教与学的关键部分给予有力的支持。

4.教学方式的多元组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以语言传递信息、直接感知、实际训练、欣赏活动、引导探究为主的五大类常用的教学方法,力图将讲授过程与课题实践密切结合,将讲课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应用起来,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动手实践相联系;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摸索在新形势下标新立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学会计算机知识,还能联系实际掌握使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

联系计算机基础的知识模块,灵活地将各种模式融入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

(1)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高职生知识储备不足,自学能力差,对于新的东西理解的比较慢,这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文科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水平上略低于理科生。考虑到这样的差异,并且研究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手段,比如在一个班级里对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的要求就是尽量把课堂的知识接受了,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学目标要订的高些,不仅让他们把课堂知识消化,还要引导他们结合其他知识点任意发挥创作。这样的做法可以达到既照顾了差的学生学习了课堂知识,还可让学习能强的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从而慢慢地调动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中主要是一些概念和原理,我们将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应用在这部分。在课堂上,教师只需给他们设定一些需要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以进一步增强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例如,电子计算机及其发展这一节,给学生设定这样的问题:“电灯的发明者是谁,计算机的发明者是谁?”一般都能回答出前者,答不出后者,这样就可以引出计算机的发展在整个历史中还是很“年轻的”,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不过70年。

(3)案例教学方法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学习资源。在教学前,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好奇,让学生自己搜素和组织相关素材,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实例。例如,在学习用Word来制作网页时,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有特点的网页拿出来展示,然后大家共同讨论,准备素材,布局页面,局部设计详细到讨论涉及的每一个参数设置,充分地将Word的设置格式、应用对象等知识要点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融会贯通,达到对知识点学习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再单调。这种案例教学方法由于采用具体的例子,真实贴近实际生活,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加之其采用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的集全体之力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

(4)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中,我们往往将企划拿来,让学生了解办公软件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是怎么使用的。我们将企划设定为一个任务,学生利用给定的资源围绕这一任务开展学习活动。例如,讲解PPT相关知识的时候,正准备学校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可以将这个比赛带到课堂中来,以职业规划大赛为主题展开案例,先给出素材,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拿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制作方案,然后再把完整的案例方案拿出来与同学们进行分析探讨。任务驱动法给予学生互相合作、积极介入、发现新兴趣的机会,使学生处于一种思考、探究的状态。我们将这种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广泛使用,使课堂教学过程摒弃枯燥,迎来活跃,摒弃“被动教”,迎来“主动学”,改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氛围。

三、实施多元分组教学方式的效果评价

这几年,我校一直致力于对计算机基础这一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使学生能够增强主体意识,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并且学会积累学习经验,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能够在这次教学改革中对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更全面、更高的认识。通过实施多元分组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很多益处,由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校是一名合格的高职生,学会技术的同时学会做人,在社会上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为高职院校打造出品牌学校,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许萍.行为引导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胡钦太,杜炫杰,叶惠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1(05):75-78.

[3]李志亮,林宏康,罗芳.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71-73.

上一篇:三层电梯的PLC控制 下一篇:英语听力教学中图式理论的融入与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