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摄影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9-25 06:28:41

浅谈摄影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创造性思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摄影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照相机的原理和结构的认知等技术性的指导,应以“摄影”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要立足于“创新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造就创造能力,善于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去面对各种事物。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观察;想象力;实践

谈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对创造性思维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创新思维比模仿思维更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一般来讲,以模仿思维为主的常规思维方式,比较适合已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人们的思维活动通常是在模仿以前的成熟经验或他人的成功方法,这种做法可以帮助人们节省思考摸索的时间和精力,少走弯路,从提高思维效率的角度来讲无可厚非,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一旦进入未知的世界,由于人们没有可参照的模仿对象,它就不再适用,这时候人们就需要启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适应陌生的环境,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创新思维。

艺术创作中的创造性思维,是所有艺术工作者所经常谈论与研究的课题。当然,摄影人也不例外。从当前摄影艺术教育现状来看,要想今后培养的摄影专业人才能够适应未来摄影艺术发展趋势,最关键的还是必须从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开始。若想成为一个称职的摄影艺术家,只具备专业技术和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审美的高度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创造性思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在各个领域都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艺术领域、如果缺乏了创造性,基本上就无法创作出脍炙人口、独具匠心的作品!

随着摄影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现代摄影教学已由以往单一的技术性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意识等富有创新性能力的台阶上去。摄影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照相机的原理和结构的认知等技术性的指导,应以“摄影”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要立足于“创新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造就创造能力,善于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去面对各种事物。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不仅仅满足于摄影技术的传授,而对摄影艺术的形式、本质和特征;对摄影艺术的构成、组合和表现手法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因此,如今的摄影教学除了教授基本的摄影技术外,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摄影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必须建筑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这一点正好体现在各高校纯艺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上,为使摄影教学活动卓有成效,需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改变教师一灌到底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摄影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教师除了讲授一般的摄影理论和技巧外,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非常大,需要他们全方位综合运用自身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爱护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支持大胆拍摄,学中拍、拍中学,逐步总结提高。

现在就结合摄影实践谈谈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学会观察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罗丹的名言说明艺术家具有感受认识客观事物的洞察能力。作为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进他们喜欢的,容易接近的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激发灵感,作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进行拍摄,拍摄时尽量多接触拍摄主体,用各种感官去认识、辨别拍摄主体的特征,引导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使学生对拍摄主体的认识能够逐渐由感性上升至理性,这样学生在拍摄时才会觉得有事可拍,有感可发。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必须克服“一叶障目”的观察习惯。任何一个观察对象的本质都不是外露的,往往比较隐蔽。事物各部分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有紧密的内存联系,观察时,既要看到事物的全貌,又要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区别和本质特征。只有通过全面而又深入的观察,来提高观察的准确性、深入性和全面性,洞察事物之细微,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所谓深入观察,就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观察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从而进一步挖掘出表象里所包含的意义。关键还要在于从比较中观察。事物的特点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不同类型的事物可以进行比较,同类型的事物也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特征就出来了,事情也就容易把握了。

2 发挥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点明了想象力是一切思想的原动力,也是知识的一种创新。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奇妙丰富的想象过程。人们总在不断探索和了解自己未知的领域。而想象力永远都是创新与创造的原动力,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冲破束缚,扩展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推动创新发展。很多新的想法和形象都是在平时的观察和研究当中自觉潜移默化,再通过联想、异想等脑部思维活动达到飞跃,形成与众不同的想法。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开发作用,它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拍摄主体进行生动形象的表现。创新的思维方式使摄影在表现形式上产生了新的创造性和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找出了新的突破口。从而造就了全新的思想和审美。创造性想象不是对现成形象的描述,而是围绕一定的目标和任务,对已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和改组,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要培养这种想象力,一方面要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另一方面要养成对知识进行形象加工,形成表象的习惯。

摄影艺术创作中,突破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当摄影人接触到被摄体的时候,其创作思维应尽可能地向外扩展。在许多相同的场景里如何才能独具匠心,不进行一些扩展想象是不行的。让思维超越常规,找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和思路,赋予其新的创意和内涵,这样创作出的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境才会表现出作者独到的艺术见地。一幅摄影作品,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否新颖独特,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是否有所突破。突破的含义是多面的,包括一般性思维的常规突破,对陈旧观念和陈旧理论的局限性突破,对事物反映角度的突破,对光运用的突破等等。而这些突破性思维是扎根在知识与经验上的想象。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这就要求从事摄影艺术创作的人具有各方各面的知识,学生知识面可以加入更多的人类历史、考古、各国的神话传说、动植物学、自然科学、医学、等人文、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将会为为今后创作作品时头脑中的联想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灵感是摄影在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中最自由、最活跃,也是最佳的心态,情绪极为高涨,想象极为丰富而又明晰,思维极为准确而又神速。发挥想象力并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因此,只有具备丰富知识,增加日常积累和生活体验,才能为想象力的自由驰骋打下基础。

3 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

上述观察力、想象力是属于认识层面的创意能力,而实践活动则属于行为层面的创意能力。缺乏任何一个层面,都不能保证创意的成功。可以说,实践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思维的载体,是训练的基地,是创造的摇篮。摄影创作就是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让他们提高在思维上去把握创造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做到创新思维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呢?我认为首先应学会学习和思考,只知学习而不思考,我们只是储备知识的机器;只知思考而不学习知识,我们最终会走进思维死角。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我们才会迸发新的灵感,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其次是课堂和课外互补。课堂学习的时间与内容都很有限,如果我们只局限于课本,只学习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我们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通过课外自学,既可扩大我们的知识储备,也可提高我们的个人修养;然后要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作为大学生,我们既要深入研究本专业的知识,做到精通,也应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做到全面。不同方面的知识在一起往往能碰撞出灿烂的火花;最后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摄影实践。在了解一定知识及形成相关理论后,我们需要一定的实践活动来检验我们的创新思维成果。如果空有理论而不在实践中检验,那么创新思维只能止于口头和书面,当然,我们也需要用实践成果来验证我们理论的可行性,检查其中的漏洞并修改,以使其符合实际。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才能改变以往只有想法,不敢付诸行动的情况。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才能找到自己作品中的缺点,并在今后的摄影中加以改进。

摄影艺术是一片广阔的艺术天地,摄影活动并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摄影教学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融入到摄影教学当中。才能创作出更新的作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不断从其他的艺术门类中学习、提高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巧妙运用视觉艺术语言,不断地探索、才能开阔摄影人的艺术视野,赋予作品新的创意和内涵。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真正的创新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摄影作品,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彭国平.大学摄影基础教程[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1.

[2] 尹秋颖.浅析摄影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

[3] 肖跃.高校摄影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东北师范大学,2011(5).

作者简介: 贺毅(1973―),男,湖北宜昌人,硕士,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现代传媒系讲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与摄影教学。

上一篇:试论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特征 下一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