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点题

时间:2022-09-25 05:53:19

写作时,点题意识十分重要,如果在文章关键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不仅能揭示文章的中心,梳理全文的脉络层次,更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做到点题,我们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在哪里点题,其二如何点题。

一、点题位置

理论上讲,只要能点题,什么位置都可以,但是由于考场作文的特殊性,以下三处是作文的关键点,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忘记点题。

开头:开门见山,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文脉,同时设下悬念,为全文定下基调,引人入胜。记叙文《再靠近一点》这样开篇:“父亲,我想再靠近你一点,更近地感受你的气息。”文章起笔就点出全文要讲述的对象,语言表述简洁且直切要点,不拐弯抹角,入题快速,同时在瞬间把女儿对父亲的深情点明了,使文章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再如议论文《修身岂为天下知》这样开篇:“古代贤人在《礼记・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修身就一定要平天下吗?身怀技艺又何必闹得天下皆知?”文章首段点题非常巧妙。巧用反问句式,明确无误地告诉读者:修身岂为天下知。

中间:层次间的过渡句在文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还起着点题和升华的作用。如记叙文《再靠近一点》一文中有这样一句:“‘靠近一点!对,再靠近一点!成了!’每每面对事情心生退缩之意,这熟悉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鼓舞我奋力向前。”它既是对上文细节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下文故事的一个开启,同时再一次让读者明白,这句话在“我”人生历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再如议论文《心入之,必成之》在引入星野道夫在阿拉斯加拍摄出杰作的事例后,有这样一段话:“诚然,成就作品之极致与造就心灵尽善之心已属难能可贵,但站在巨人肩膀、文化脊梁的高远之心会比目光触及更远。”这个过渡句有一石多鸟之效,不仅总结上文,点明题旨,同时又勾连下文,引出余秋雨《文化苦旅》的事例。

结尾:点睛之法,卒章显志,最为常见。这既能让读者充分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又能在结构上收束全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散文《忙》是这样结尾的:“墙角处,阳光下,藤椅轻轻摇晃,只有它不忙。”这个情景式结尾让人拍案叫绝,借藤椅之悠闲自在,写人物之繁忙劳碌,点明题旨。再如议论文《慎独》这样结尾:“慎独,慎独,方能遗世而独立。”主题词反复,简洁明确。

二、如何点题

1.记叙文和散文写作中,可以在细节描写之后作渲染来点题,也可以通过作品人物之口描述情景呈现细节来点题。如龙应台散文名作《目送》的结尾:“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里的点题,既在一个情景描述中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人世间普遍存在的离别后人内心的无奈与凄凉,使人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应该怎样去对待自己的亲人、爱人和孩子。

2.议论文写作中,可以用富有形象性的诗化语言点题,也可以用富有哲理的态度鲜明的议论句点题。由于文段有多处需要点题,所以点题时应采用不同方式,或句式变化,或手法多样,不可一成不变,僵化教条。如议论文《修身岂为天下知》除首尾点题外,另有三处明确点题。第一处:“只是为了名贯天下,生命势必会丢失许多意义。”用肯定句从反面指出如若为天下名则人生危害多。第二处:“修身不一定要平天下,忠于本心才是他们的‘进’与‘行’。”换用否定句明确点题。第三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不为天下知,不为世人誉,在一方陋巷回味生之甘美,终觅得初心,修身至极。”点题运用形象化语言,如诗如画,让人回味无穷。

事实上只要有强烈的点题意识,文章中许多地方都是可以随意点化、巧妙勾连的。特别是考场作文,非常需要醒目的能直接与标题和题旨挂钩的词语和句子的出现。

上一篇:从超级稻新纪录看袁隆平的执着精神 下一篇:议论文写作之论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