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20例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25 05:33:41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20例临床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60-02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辨证指导下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可以取得与西医相当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辨证施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疗效

肺气肿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狭窄、远端气腔过度充气、膨胀,引起肺容积增大、气道壁破坏等病理改变,随着肺气肿病程的进展,患者常出现咳嗽、气喘、气短,甚至发生呼吸困难等,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其正常工作和生活。我院探讨了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咳嗽、气喘、肺部湿罗音等临床表现,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和其他慢性气道疾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为(65.73±11.25)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为(7.12±2.04)年;其中男性84例,女性5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为(66.08±11.57)岁;病程2.5~14年,平均病程为(7.36±2.11)年;其中男性82例,女性5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包括休息、吸氧、控制感染、镇咳、解痉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

风寒郁闭型患者方用麻黄、桂枝、紫苏、杏仁、橘红、桑白皮、甘草等。外寒内热型患者方用麻黄、杏仁、生石膏(先煎)、白前、前胡、甘草等。痰浊壅肺型患者方用射干、麻黄、干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制半夏、五味子等。肾阳衰微型患者方用人参、白术、附子、麻黄、桂枝、甘草等[2]。上药1剂/d,水煎两次合并煎液,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服药期间戒烟戒酒,忌食辛辣刺激性。

1.3 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停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

有效: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停药后偶有复发;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服药时稍有好转,但停药后立即复发[3]。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如同一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几种不良反应,以症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计一次。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上一篇:中西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46例体会 下一篇:中药敷脐疗法在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