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实效的提高方法初探

时间:2022-09-25 05:05:27

阅读教学实效的提高方法初探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的阅读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没有摆正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没有实现三者真正的对话,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和感受;教师串讲串问,过于重视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以考点构架课堂,将所学课文按考试阅读模式训练,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等方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扎扎实实抓好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呢?

一、重视基本能力,避免教条分析

1.读是上好阅读课的法宝

首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只有让学生读完了课文,他们才会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才会有对文本初步的理解,这是学好课文的第一步。其次,研读文本时,要让学生细细品读,反复读,达到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学会读的目的。比如在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与欣赏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试读、小组的朗读、全班交流中的朗读等朗读形式的“立体”运用,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朗读,享受一种成功的喜悦,并会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达到了理解诗歌的目的。再次,在积累阶段,要重视“背读”。几千年传统教学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多积累。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积累,每堂课我们让学生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名段,日积月累,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一渠“活水”。

2.重视“咬文嚼字”式的语言文字训练

咬文嚼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石。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从咬文嚼字入手去培养学生的语感。阅读课上,教师教给学生的不能是空对空的感悟,而是在学生真正理解了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后的真正感悟。试想,学生连字词的意思都不理解,又何谈体验与感悟呢?

3.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

一位外国教育家说:“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披文”就是读进去,教师只是在学生不易看出来的要紧处、关键处、精彩处做些适当的点拨、讲解。“入情”则是悟其义,悟其情。科学家研究证明,通过形象来认识事物是最有效的认知方式。语文教学具备了鲜明的形象性,才能最有效地使学生真切感受、体悟,引起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物的关注,进而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立足课内,带动课外

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语文教学要立足于教材课文,又不能死读课文。学生的很多知识来自于课外阅读,而这些知识又在阅读教学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新课标向学生推荐的名著篇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外读书,切忌“放羊”式地完成阅读任务。如讲授《长江三峡》之后,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郦道元的《水经注》;学习《直面苦难》之后,向学生推荐周国平的《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样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不仅巩固了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检查课外阅读效果,促进发展

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随时了解、检查学生的阅读质量。一般来说,读书是很难检查的,但是检查不是考查,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在每节课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一个书中的故事。这样就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联系起来了。再比如,让学生写摘抄笔记,写读书心得,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评比。当然,在这中间,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上名著导读课,让学生先对名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精读。同时教师的精要指导,可以让学生从一个相对正确的角度上学会读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找学生谈话,询问阅读了什么书,让学生讲一段书中有趣的情节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检查了解之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读得又多又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读得少或不读的学生进行启发帮助,正面引导。

三、把学法指导引入阅读教学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发展性和基础性,即通过教育,为学生的生活和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启迪我们,阅读教学改革必须重视“怎样学”这一层面,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法和学法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1.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体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学生的个性体验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特点,而且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教育的实施方法。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

2.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示范,学习过程的指点,学习规律的揭示,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说教师是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但这个伙伴应该做到“高于学生之上,融于学生之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解答学生的疑问,矫正学生存在的偏颇认识,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取得最优的阅读效果,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观照阅读文本。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待到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逐步让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阅读能力。语文教师要在深刻领会课标理念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各种方法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真正完成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全面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224005)

上一篇:与小狗阿红散步的日子 下一篇:有气都去消气吧